开幕式现场
上海璟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于2019年6月4日,在位于黄陂南路700号的上海璟通艺术中心举办一场名为“读瓷:华夏器韵—熊开波陶艺作品展”的展览,本次展览由上海璟通艺术中心艺术总监熊景兰女士组织策划,是继年初《读瓷•当代陶瓷璟通现象——傅申、陆蓉之、陈强、肖谷四人展》后的又一大力作。熊开波作为璟通众多合作艺术家中的一位,本次展览也是继他2014年“与泥同行、泥中有我”个展之后的回归和延续,是“读瓷”的再度诠释和思考。
陶瓷,经由水火土锻造而成的古老手工艺物品,不仅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厚度,更裹挟着华夏族群社会生活历史的记忆。源于这份浓厚的记忆沉淀,找寻和复兴关于陶瓷记忆中的那些经典,是璟通的夙愿,引导更多的人能用“品读”的方式了解陶瓷、亲近艺术则成为我们筹备每次展览的初衷。
展厅现场合影
作为一名极其勤勉的研究型艺术家,熊开波不仅能娴熟地独立完成从泥料选择、釉色配比,到成型装饰、入窑烧制的全部制陶工序,亦能对“价值”二字给予寻常手艺人少有的见地和注解。在他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作品应该置于国际舞台上拥有民族性,放在历史视野中具备当代性,而在同时代作品中不失独特性。这三者的巧妙融合是他作品风格的集中呈现。独特的陶艺风格、对陶艺价值的高度领会,使他被吸纳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学会(IAC)会员,屡次入围国家级艺术作品展览,多件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并成为首位荣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及滚动扶持的陶艺家。他的作品获得顶级国际陶艺展——第十届世界陶瓷双年展的邀请,并成为中国唯一受邀参加实地展览的陶艺家。他的作品也逐渐被众多国际艺术机构和陶艺主流媒体关注,国际唯一顶级陶瓷专业A&HCI期刊《Ceramics:Art & Perception》刊登了其作品,并在编者按中用“远古的回响,现代的旋律”褒扬了熊开波的陶瓷创作。国内外专家的赞誉和国际顶级艺术机构的认可,不仅是对熊开波陶瓷创作中展露的独特艺术语言和创新性的肯定,也是对他作品里厚重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赞许。
展厅现场
和所有当代陶瓷艺术工作者一样,想要在传统与当代的夹缝中有所突破绝非易事。纵观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常年的思想积淀和技法修炼,讲究细节又不失大度,更将雕塑的造型手段融入器皿之中,由此形成并确立了他富有个性的意趣和艺术风格:作品简练而不简单,器物有用而表现无用之美。
展厅现场作品
当我们注视这些作品时能够感受到艺术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匠心坚守。因为在这些器物里,上古陶器的气韵和青铜铸造的精神恰如其分地交融于一体,古代器物所呈现的那种“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大拙之美被巧妙地凝练为更为强劲的“华夏气韵”,这股气韵来自于泥的砥砺与火的凝炼,更来自于一位纯粹艺术家对自身培根铸魂的勇气。
请细细品读这些具有远古气息、现代律动的陶瓷作品所传递的饱满浑厚的艺术张力和质朴内秀的深情意蕴。
展厅现场作品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华夏,展览,瓷器,熊开波,上海璟通艺术中心,艺术 华夏 展览 瓷器 熊开波 上海璟通艺术中心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