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维度.位移”Hea当代艺术实践集合在北京成功开幕_王春辰-艺术-作品-艺术家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2019年5月26日“维度.位移”~Hea当代艺术实践集合在北京HEA1023成功开幕。嘉宾云集,高

xLXb8gOXtrechyrgqxx1094ciQNoWa4ydQKjwi4r.png

2019年5月26日“维度.位移”~Hea当代艺术实践集合在北京HEA1023成功开幕。

嘉宾云集,高朋满座,众多良师益友及艺术爱好者,媒体参加了开幕式。

此次展览,策展人吴以强汇集十多位艺术家作品在HEA1023设计美学艺术空间做了一次大胆的精彩绝伦的当代艺术实践集合!是当代艺术与设计美学结合的新典范!

lMYBZvmYFy6OXrLYdSRxBReeApBSIqoHoZxDgBwB.jpeg

“维度.位移”~Hea当代艺术实践集合,14位艺术家的探索与发现分享给大家。

Hea1023空间所处的高碑店是经典家具和个性化产品设计的集结地,同时也是各类突出实用功能综合文化社区,品质和格调正在提升和转变。李成伟先生打造Hea1023艺术空间,对接当代艺术前沿的实践,优化整合财富精英资源,力图通过艺术的直接干预与参与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品味。Hea1023空间内外设计的先锋性和运营定位的时尚路线,使得空间成为了高碑店的亮点,也是北京家居设计行业的转折点。

与设计单位、产业实体联合共生,一直是我个人的一个愿望。多年来一直有与设计公司接触,愿望相一致,就是没能落实下来。这次与成道设计的李成伟达成一致,把各自的动机合并一起成就Hea的价值放大,合作推动艺术实践的探索发现的价值,于是有了第一个推动~Hea1023当代艺术实践集合。

IhmG4tOzzBu5v2Uk0tVvTJQylPgGSL1Z9GsnlCJf.jpeg

前言

在日趋多样化的当下艺术场境中,有这么一些艺术家,他(她)们打破国、油、版、雕那种按媒介分类的界线,用综合性的材料、技法实践新的艺术形式,并追问美的意义、生命的价值、文化的责任以及自由的可能,从而建立自己的艺术领地。

“维度位移——Hea艺术实践展”选取的这十多位艺术家,既没有抱着所谓传统不放的愚守,也没有追求高技派的虚幻狂欢,他(她)们着眼于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当下社会的混乱语境,勤恳地探寻跨界域的形式、日常材料的新语义及价值转换可能。用综合性的材料、手法及形式构建新的视觉维度,打破单纯绘画的二维平面结构和传统雕塑的材料应用界线,重塑新的材料与形式语义。

尤为重要的是,他(她)们没有停留在对材料与形式的单纯追求上,而是借由那些日常性的材料和独特的形式建构思考与追问,通过对过往文化意义、审美趣味与当下社会价值观的自我质疑,企图对当下的人文思想与艺术现状有所补益,并与同时代的艺术家和过往的自己拉开距离,完成自己的艺术理想和文化愿景。

如果说纯粹形式与综合材料探索建立了一种新的视觉维度的话,那么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人性思索与社会思考,则在完成一种思想的位移。绝不停留,也绝不回到原点,形式创新与思想推进是当代艺术家的必然责任。

“维度位移”,是一个新结点,也将是一个新起点。

我们期待在对过往的总结与反思中会产生更多、更新的形式探索和语义转换可能!

郭志锋

2019.2.18

nBtdy3lqyK0LfQSp4KVnddJJvKgKj0w3kclODxPq.jpeg

策展人吴以强接受媒体专访对维度位移作了深度解析:

维度,其实很难解释的。维度,它是数学的一个定义或者说是一个物理学的阐释,从数学和物理学的角度来讲,对于这个做艺术的人来说就非常困难,因为,一维比较容易理解 二维、三维比较容易理解,但加进时间轴以后,四维就变得复杂了。到了五维以后,那几乎是理工男的事了,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是线性逻辑,可以纵横交错。这对于文艺人群,就是文科或者说艺术这类的人群来说,就非常困难。对就大众来讲,也是非常困难得的,不容易理解特别难以理解。而我们这里说的维度呢,并不是指这个呃物理学或者数学意义上的理解,我们所说的这个维度,是哲学的,实际上是个尺度,也是个坐标。我们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坐标,哪一种文化都有它的必然的价值观和它的一些显现的生活习俗和形态,我们的言行、举止、行动,包括一些社会活动都在这个维度里边,这个维度它本身也就是一种尺度,对人是有要求的,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维度,它实际上就相当于是一个无形的一个构架,这个构架说大的去它是一个世界,如果从内心的角度来讲,人都是向往自由的,从自由向往来讲它是比较冲突的,它就是一个牢笼啊!所以,我想艺术家所做的工作就是需要去寻找共性维度的边界,然后从维度当中跳脱出来。维度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他就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所处的文化的背景,这些都是构成维度的重要的内容。我为什么要做这个维度这个展览? 我觉得对于每个人来说,我们被限定的东西太多了。美术史实际上是一个线性逻辑过程,它就像那个多米诺骨牌,一块牌推倒另一块,直到走到今天。以线性逻辑来看,就是这么一个关系。从古罗马二维平面绘画到文艺复兴那个时期的追求三维空间的真实呈现,直到印象派以后就解构了,照相术出现以后又解构原先的那种模拟现实真实的那种经验。说白了就是整个美术史就是一个维度变更、变异,是个位移的过程。这种进步就是由于人们对现有的存在的、美学的维度或者是说对于艺术认识认知的维度发生了转折,慢慢的递进然后突破出来,就推动了美术史,促成了艺术进步。今天对于中国来讲,我觉得位移这个词非常重要。我们每个人都是去被媒体塑造的,我们经历教育,有自己固有的文化习俗和常规性的东西,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用知识和概念去固化、强化自己。好好想一下,我们身上的很多东西都是属于外界加给我们的,都是些概念或习惯性。我们很多的行为、语言,包括我们所做的事情,包括做艺术,我们经常会在设定自我的一个习惯性当中。那个所谓的自我,实际上是虚构的。自我是虚构的话,那这个维度是可以转移的,维度是可以变更的。我们要去解放我们的思想获得自由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去替换它、置换它,而不是在原有的框架里面去调整,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能解放出来的!维度位移,它非常重要,对于各个行业,对于艺术尤其的重要要,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位置去重新看待我们的生活,看待我们的习惯,审视我们自己,尤其是我们身上固有的那种自我的概念,还有就是那种习惯性,我们按照习惯去做,那使得我们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少,然后,我们不断强化自己,那个所倡导的东西就显得平淡无趣,乏味,缺少一种变化性!而这个世界都是充满变化的,维度目前来讲,在中国正在发生的很很大的一个变化,在全面的发生位移,尤其对于八零后九零后,这种位移就特别的明显了。加进了比如说宗教思考、哲学的思考,空间和宇宙的看法。所有的这一切可能都会让我们有可能突破常规,去修正自己,然后能够找到共性维度的边界,不断切换、转换,最后实现一个自己的维度,创造自己的维度!你突破这个维度和创造一个维度,那就相当于你获得了自由,而自由这个位移这个展览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坚五年要执行的原因,我们从整个展览作品语言的去把握,去除绘画性的,根本上是去除绘画性、文学性的、叙事性的,作品的本身回到了制作技术层面。技术和制作去服务于观念,然后让技术和制作去阐述观念,把应该显示出来的品质呈现充分。这是最重要的!这个空间是一个私人的、美学的生活体验的这么一个空间 它不同于美术馆,也不同于也是机构,也不同于画廊,当代艺术作品能够和时尚空间和时尚人群联系在一起,这个环境和空间就非常恰当,也比较能够把艺术作品的当代性与时尚性充分的体现出来,这个展览从布展还有整个作品的选取符合空间品质,与空间相适应、相匹配的,就是整个作品的格调和空间的格调有一个很好的呼应。我希望以后越来越多的艺术作品和艺术作品的展览能够和空间发生关系、和当代的设计发生关系。设计空间,塔是直接从西方,可能从纽约、从伦敦、从巴黎直接就移植过来了,空间塑造不缺少当代性,作品适合不适合这样的空间,我们应该问自己,我们的作品是不是有当代性?为什么我们作品不能放到一个标注当代文明的空间里边,这是需要去问的!每一种空间、每一种设计所选取的作品是不一样的,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一点,就是说,如果说我们的空间是很当代的,但我们的审美仍然是一个农耕文化的,这是不行的!这个穿衣服一样,就刚开始的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明星穿衣搭配都是成问题的,他们通常是随着港台或者欧美的那种流行然后去胡乱搭配!经过这么三十年以后发现,现在年轻人都会穿衣服,包括乡村里面的孩子也很难从服装上区分出是农村的或者哪哪哪的。

经过这么二三十年以后,人们会穿衣服了,但是经过这么二三十年的人们要从空间选择艺术作品要和衣服完全一样,我觉得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需要更多的空间开放,更多当代艺术作品植入,让人们知道我们现在的空间里边应该是有现代的作品 ,作品符合我当下需要!而不是是我们个人的喜好,我们的个人喜好有可能是背离当代文明的,是与当代的城市文化不相关的,我想就是我的这个展览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当代艺术和当代空间发生联系的这种展览会越来越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啊,空间也是需要穿衣服的,空间也是需要搭配的!特定空间只有一类或者几类作品才能够激活这个空间,突出这个空间的灵魂,从而彰显主人的气质,品味和他的修养!好的,谢谢大家啊,谢谢!

e220iOQ3cPRIbQgFYzcsaByYLrb4OZ6A9pVao8Cg.jpeg

xICVqdtJOJTsYBSDZaiuDumyKXLV5dvyuMohuGxE.jpeg

开幕现场

VmMc67GRjW79iQ5DgMuplNTy0c7zxceJ6bexMLWO.jpeg

策展人吴以强与艺术顾问苏丹在展览现场

aW1iJbNZ0aHQ7DnzLzJObySI3ZT3lgENWIdBXkAR.jpeg

媒体对学术主持王春辰的专访:

这个展览很有活力,保持了吴以强做展览一贯的那个特点。这些艺术家,他们创作的基点、思考的出发点,都有很强的现实感,也有很强的针对性。不是一般的、只是个人的一个工作室的一个自我消遣。往往他们要针对问题,针对很多问题。这个展览是挺让人感动的,为什么呢?今天的艺术家能够去认真的思考一些问题,又用这个自己独立的艺术方法去表达,而且这种表达都有很强的社会性,也有很强的当下性。这一点其实是挺不容易的。里面有很多的作品看后让人能够有所感受,刚才,我跟艺术家交流也说:又一批新人出现了!这些正当年的艺术家也就是三十多岁,四十左右,最年轻的也就二十多;这正是一个大好的年纪,虽然说生活在不同的地区,或者是处在一个边缘的状态,很多人还没有受到更多的关注,甚至很多人的名字大家还不知道,这种情况下能够坚持做这样的展览,以一种集体的方式来表达对我们今天所处世界的理解、关注,甚至提出很很严肃的问题,展览当中有很多的作品可以看到那种碎片化那种不可名状的状态,甚至还有生存的种种困境,作品反映出那种纠结;有些作品看起来相对安静,但还是有很强的指向、所指!这样的展览、这样的作品是有意义的!非常积极的意义!这些人,其实正是这个年龄或者就是这一批人,他(她)没有包袱,没有那种功成名就的负载,所以可以大胆的创作,更加坚定地往前走,更能让自己的创造力、思考力释放出来。就像刚才大家所说到的能够思考,今天中国的艺术是最需要有思考的人,最需要用一种思想的力度,切入到我们当下的生活,或者说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或者作为一个艺术家和今天发生关系,应该去表现!这个展览秉承了他们一贯的风格与追求,能够以这样的一个集体的方式去展示一种艺术的力量,艺术的存在!这非常难能可贵,而且不断的积累!应该能够成为在北京这样具有集合能量的一个群体,这是我看到的,也是希望要持续去做的。就像刚才从广州来的朋友说:在北京还是不一样,还是能看到艺术家的这个集体的力量和艺术家的那种特点和充满活力的这种状态。这个展览就展示了这种特征。在这样的一个生活化的空间里展示,恰恰也说明我们今天的艺术需要在我们的生活空间里表现自己,不要让艺术和生活脱节!和社会脱离!这是最需要的,也就是说艺术的真实性大于艺术的美学!在今天来讲这是最需要的一种转变。祝贺这个展览,也祝愿这一批艺术家持续去做,因为未来需要这些人,当下需要这些人!那些浮在表面上的有些人,也应该反省一下!我们怎么开展,怎么继续去把艺术做下去!

大家还知道在今天,艺术不光是艺术家自身去创作,也需要这个一些机构、独立的空间介入到艺术的创作、创造价值,这次展览的空间叫HEA1023,一个很有感觉的空间,他把自己这样的一个空间的进行了改造,进去的很生活化的,外观做了这样一个门头,本身就是一件作品,体现单纯、整齐象征某种追求,对于某种目标的追求!一个门随时可以敞开,随时可以去展示他和世界的关系,所以这个门就是一件作品。希望,这个机构持续支持和艺术互动!

gwI4E5Wwc05h2uqHKsxn0CgHgIfrNaKUKmIfLZbD.jpeg

HEA1023艺术空间的创始人李成伟:

我是李成伟,是Hea1023艺术空间的创始人,最初计划是在空间一层展示自己收藏的一些艺术品。偶然一次机缘和吴以强老师接触,拜访他的工作室,而后看到了他的作品,聊到展览这一块儿。我在好多年前的就收藏了吴以强老师作品,但那个时候还不认识吴以强老师,是通过别的朋友手里收藏的。有那次机会接触到他,及他的朋友圈,看他做了不少展览,我觉得特有意思!在春节的期间聊到这个空间展厅,那时候空间还没装修完,然后想这块可以做什么。个人喜欢艺术的东西,我想把一层作为活动的展示空间和二层空间个人部分艺术收藏结合起来,不断的做些展览、做很多活动,与不同的策展人合作,这样可以认识到很多不同的艺术家,让我们接触到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这样的话,我就能从中挑一些我比较欣赏和喜欢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

我觉得艺术对我,从设计的角度上来说,对我帮助太大了。举个简单例子,墙面挂一件艺术家的作品,他一下子能够提升整个空间的气质,这个绝对不是说重装修或者重设计能达到的。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一大批客户群体,他们非常欣赏我的设计。很多设计师不具备这个或者有可能还没意识到这点,就是会用到很多艺术品。我把公司命名为HEA1023,是想作为共享空间;把很多好东西给大家共享出来,包括艺术品。然后我通过活动,通过展览我的空间不断会有艺术家参与进来,不断有这些艺术作品在我空间里展示。这样的话,来的朋友也好,或者来了我的客户也好,有了具体实例。举个特简单的例子,这段时间来了很多朋友对我的空间感觉特别好,他(她)们觉得说装修有多好,也没有觉得花了很多钱,而是整个气质、整个氛围很好,这画不错,那个雕塑不错!艺术品需要一个过程去改变他们那种对艺术品的片面认知。当然好多朋友,比如说喜欢这个,喜欢那个,也想在装修中搭配或者也想放在他自己空间里。通俗点讲还是因为价格的问题影响,他们停留在装饰画这种概念里。的确他们对艺术作品还需要一个了解,更多的了解。我能为大家做的是,不断的去和我的客户不断地讲,这是极具品质的艺术品!软装这块,他家有装修,你叫他在墙面敷上十万元石材,还不如十万元买张画,哪怕一个白墙也有了味道;第一能体现品质,第二来说的话它还有很多升值空间。艺术品的认知,目前已经有很多客户通过到我这里来体验?感受,已经逐步有这个意识了,只需要个过程就会把艺术传递到我身边的人,传到客户那里去。

选择艺术品这件事,目前来说,我还没有特意去想过这个问题,我是想通过我自身的这种所谓的资源、所处的这个圈层推介优秀的艺术家,推荐优秀艺术作品。通俗一点儿,还是跟定价有很大的关系。我现在的朋友也好,客户群也好,层次多样,也有客户会买很很贵很贵的画。我空间里边儿的画,它还是一个适中的概念,即使个别特别昂贵的,也是一个欣赏提升气质方式,但受众人群很窄。

目前现有的空间里边的这些艺术品,百分之八十到九十是我比较喜欢的,接下来会围绕着这种方向去做,软装设计思路是我自身喜欢的东西就要带给客户,会去引导他去喜欢。我做这个行业这么多年了,慢慢也形成了自己的个性风格。能找到我做设计基本上还是比较喜欢我挑选的这些东西,因为他们没法自行鉴定。比如我喜欢你这样的风格,或者比如说他(她)比较喜欢夸张的、或者比较抽象、或者色彩浓烈的这那种种……我认为艺术品就是一种感觉。比如说我一眼看过就特别喜欢,如果他的价位在我目前能驾驭的尺度,我都会想办法把它拥有,艺术品一旦我收藏,流通性都会非常好,我知道我的客户他的需求是什么。我现在收藏的艺术品,也有各个价格段位,从低到高的,我会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客户把它给流通变现。展览,目前理想的状态,一个月时间,大概有一期到两期这样,这个空间将不断有艺术品进来,会根据艺术品进来的层次,我会让我身边不同的这个圈层的朋友进来,我会以“宴”的这种形式,冷餐也好,主题趴也好,通过活动去引导他们对艺术的一种认知。

我已经花费了一年多又好几个月时间装修这个空间。HEA1023这个空间到底传递什么?我们团队已经想了两个月了。美学共享空间,我们只想了一个共享这个词儿,美的东西我认为还是比较广,所以这个需要我们艺术家,不断切入进来。因为我接下来的这个在设计方面来说的话,我设计每一所空间我都会把艺术品嵌入进去。这些艺术品如果装进去,需要与艺术家协商,看能不能谈成一种共赢模式,换种方式合作。你比如说在这个空间做展示,一年给你多少费用,就跟我最初我做软装合作家具这一块儿一样,比如说以租代售或者可以退这个东西,很快我们所有的产品所有的家具都运到客户那里。大家能看到就是这些东西,不存在明年不行了,或者落伍了!我所选择的那东西绝对不会说十年二十年,很多东西已经经历百年或者延用几十年的风格,艺术品刚好跟我目前想做这个项目比较吻合。

接下来HEA1023这里,不定期或者一个月一次两次展览,多接触一些艺术家。 我本人本身就是做软装设计,然后我会把这些作品怎么运用到我将来设计的空间里面。今年我预计的话,大概能接触到300到500个艺术家。汇聚到这个空间里,划分每个艺术家风格之后形成一个数据,然后再设计空间里面,都用到软装设计里面。今年共享艺术品是我的大方向,。

维度位移这次展览,对空间有传递学术性的作用,我觉得非常好,然后从艺术家中学到一些对当代艺术的一些知识,将会运用到设计工作上,我觉得对我帮助特别大。我希望接下来与吴以强老师多多接触,也会和吴以强老师策划不同的主题性的展览。

KCKt59YY7lM1p4kvI4YTl4Jpi4S33VQ1nWl76Cuz.jpeg

学术批评郭志锋发言

CZx2VLZBhD0I64CJ8JW0Aid69ij2VMHXRPfEuQtq.jpeg

开幕嘉宾田军发言

UKb5oq8Fb3MCma4MxgapkNvEplEEsYUnkgKjPkYX.jpeg

开幕嘉宾周相春发言

CNEniX5hxAQm21eV5FeHVdQn1PUARpMnXpugtFep.jpeg

开幕嘉宾周相春发言

CbcWxwmvucauS5n56GVude5b9tBpS0Dzp0Fvja5D.jpeg

开幕嘉宾艺术家朴雄珪发言

W4fGNE4pstqfb7dCEKmNiX2GubsWhsuMzd8VKwqJ.jpeg

开幕嘉宾史蒂文发言

4dAT00fe1kdVfVzKF7bLT6iDETB5QxgMtBzaCllX.jpeg

uQCnnZocCOkVyxIjBNCG5lJ5aCt9oCW5IYtwhDbl.jpeg

SvVoFwzQkJyBuu0XzEKR0Cvb41CSvXwUyXk2vvT1.jpeg

开幕嘉宾与艺术家合影

bu91d9cTuk34IbcNFgvoJUyophOvR3paZ11XeDWx.jpeg

展览现场

27lP7AaSDhZ9SoXi9BF6dpJhwzou99iNJkQwoiqt.jpeg

展览现场梁圣淇雕塑作品

pe5u0RajtXe8puiDw0MQJnW9rSJVKHYMBuSbtU5m.jpeg

展览现场

EQD133sxMc9ZUer7gMUxUZ2XEkpdilowqJpBShsc.jpeg

展览现场吴以强作品

baN06El7mHRq4Rew9KPsYX73R5DVqQDaZYqYxD31.jpeg

展览现场宋鬼聿作品

VKtiMUc0HCbJ4CoUq2V8eYlBOqYEvumVg1ZHEhNd.jpeg

ZKqlQyKQkp00yJjDVh1EUIV5p8jVMXmBHezEzQEN.jpeg

vMXrsF6A07VzH8ESMdapz9rQ1nyjNJu8QKnvtDJN.jpeg

展览现场杨中伟作品

eSsr6EkwWdNvFmkZo2ByrHDJiw7iQ40M2oTI9P37.jpeg

iWVu9J1u6Yu6y4rAPnEOlFPt0lU2fBRZ5lL78hUz.jpeg

展览现场张珊珊作品

z3tAwjc1Viif6vGQoxzUbAUp9F0RJSdlYeIibZXu.jpeg

uexY1wFcTI1kNBitDCo0BK4XA8pk4z2F02hL1M7r.jpeg

展览现场武妍希作品

pJjb4SfqCi6LoV5siA67iTzbxPoZsTkzIYQ9MsrH.jpeg

3RNRsWdCJAlS4q8X9GxZLk8dP4FOSc1UM4MUky95.jpeg

展览现场郭志锋作品

TsCTW83ClDRiyzxYcugaPmIn2aKLS0BxtXyYbesq.jpeg

qN47hys4kHY22AiOsYyWL3MyIi1ANN03ziRbjDyV.jpeg

展览现场枫翎作品

spVpI4u7IuMseB240hdfgDXXwhRnmOYbW8Y6OkRe.jpeg

a1BxXQj8oXfXbGk52DW1An1J3OhAUUK417SQuKrT.jpeg

展览现场王中举作品

GXIgZKVc2nzAHo001ZDEsQ2mAxB9ZKJrJSeMtku7.jpeg

展览现场朴雄珪作品

ZCYDD4IcKAzK5aBYz2LAH5JdKMJMbQo8pFacaFpG.jpeg

0JCKZsi3tfMQkJE5i5KDHutPA9tIxfp1Q1UNeixM.jpeg

mz7RepmEavF9g5KPaWCM6MzWLA2eMOyNXVvfubcQ.jpeg

展览现场

xgtKvqvVmZ0SDA7TpKtfe2jEerCvfnI91SRviHYV.jpeg

2UlHBXzhR0datmpBrTDEi9HDpKxHTUks44I1IewB.jpeg

展览现场傅文伟作品

AOcVLj9nRY5cVbu2LUuD2WUIT74Xm9Rvin6hRpgm.jpeg

展览现场

EwRWZmx1qM2e0Z6onwjq4oTgqDbQX8jmnR83n1tE.jpeg

展览现场李卓暄作品

YJwD8LO7fP2357Ztf7oX2GpDZlObl46VVrIL6ndI.jpeg

展览现场杨坚作品

17QFD5K2sUUAVsYWkVTrmKjY2YdVyfwNXr0lF2xs.jpeg

13wfRv9cTnqnWxFh8hwOmuSQQbroKMlGkBzTuvmg.jpeg

9Pld2owiXVNYNvUANgMmurraJ96O4T0D00Y7j8l6.jpeg

B68yOyclhbLNGfbjUet6WtvmqjE2OZwYWpn0Z8bq.jpeg

HEA1023展示空间

“维度位移”——Hea当代艺术实践

展览策划:吴以强

学术主持:王春辰

批评:邵其兵  郭志锋

出品人:李成伟

艺术顾问:苏丹   陈庆庆  周相春

展览统筹:朱盼盼(手机:18600750599)

平面设计、多媒体支持:林恩景

媒体支持:新浪当代 东方艺术•大家

展览支持:Hea1023空间

参展艺术家:枫翎 傅文伟 郭志锋 梁圣淇 李卓暄 朴雄珪 宋鬼聿 吴以强 武妍希 王中举 杨澄 杨坚 杨中伟 张姗姗

pcHpYdzbKglBoJrQmqwFdJfav8ukw2XKThGwPy41.jpeg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家具街80A  Hea1023

展览开幕:5月26号下午3时

展期:5月26日~6月26日

主办单位:Hea1023设计美学艺术体验空间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作品,艺术家,当代艺术,王春辰,艺术 作品 艺术家 当代艺术 王春辰
下一篇:让生活邂逅艺术_第二届北京城市艺术博览会六月开幕_房间-艺博会-展位||上一篇:”宽唐画语“蔡小枫、傅小宁夫妇联展(无锡站) “以画会友”低碳启幕_蔡小枫、傅小宁夫妇联展-美术馆-无锡-苏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