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曾抒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天津市塘沽画院高级创作员,专业油画家。
莫道桑榆晚
——曾抒嘉的油画艺术
侯金利
对于怎样将油画融入中国文化的语境中,用自己的解构方式,创造出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曾抒嘉是动过不少脑子的,他清醒地知道材料和技法只是用来表达内心感知的一种媒介,只有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中找到相互交织的契合点,才能发现自己的发展道路,而这个契合点恰恰被他在上世纪介绍到中国的罗马尼亚画家柯尔纳里乌,巴巴与中国画的夹缝中找到,那就是“写意”。
《盘锦红海滩》30×40cm
加之对材料技法的驾轻就熟,以及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使得他的作品一经面世便不同凡响,并有十几件作品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学会等举办的国家级美展。
在曾抒嘉的众多油画作品中,我尤其喜欢他表现藏区与街景写生的小幅油画,那种技巧的娴熟、张弛有度的用笔,以及对油彩质感的掌控,无不体现出一位成熟画家的老道与修养。
《故里春深》100×80cm
曾抒嘉是那种生来就不愿随波逐流的艺术家,他笔下的小画自有其独特的审美追求,他似乎对所描绘客体的内在精神拥有惊人的洞悉力,并能准确将其融入油彩中,塑造了自己画面独有的气质,这让我们从他的作品中总是能够感受到、触摸到一种清纯的气息、一种求新的力量,理性中饱含激情,质朴中又见真诚。正如毕加索所说:艺术来源于激情,激情来源于爱。他的一位画友曾这样评价:他的作品无论人物画还是风景花草都体现出内在力量,绘画可以有万种表达,但最终要传递情感,使画面呈现自己的绘画语言,并有了自己突破性的尝试。
《三月凉山》135×90cm
我始终认为,一位画家的成功从来就不在于其作品是否参加过何种规格的展览,更不在于在何种展览中获过何等奖项,而在于其是不是秉持自己的审美追求,义无反顾,百折不回,穷其一生创造性地发现属于自己的图示表达,制造出不同于他人的美学标本。这样的艺术家是令人尊敬的,曾抒嘉做到了。
《郎木寺初雪》40×50cm
我曾经问过曾抒嘉:“绘画对你究竟意味着什么?”他回答:“没退休的时候,自己老是觉得画画就是我的工作,是饭碗,其间,不管是评职称还是参加展览似乎都脱不开这样一个负累。退休后方使我恍然大悟,我越来越觉得画画其实就是我的生活,是我活着的一种方式,我想象不出离开绘画的日子怎么过,说白了,画画是我的命。”
曾抒嘉现已年届古稀,仍以旺盛的精力天天坚持画画,这实在令人感动,他认为对艺术的追求永远在路上,让我们衷心祝福他。
【本文作者为天津市滨海美术馆副馆长、画家、美术评论家】
《古楼新市》30×40cm
《津门故里》40×40cm
《西街印象》30×48cm
《青州老街》
《小城正月》60×80cm
《千年磁器口》40×50cm
《厦门老街》30×40cm
《甘南集市》80×60cm
《七月黄河口》40×30cm
《雪山儿女》40×50cm
《转山朝寺》40×50cm
《松花江上》40×50cm
《晨炊》40×50cm
《窗前》40×50cm
《僾尼少女》80×60cm
《阳台》80×60cm
关键字: 内容标签:画画,画家,老街,人物画,绘画,书画,画画 画家 老街 人物画 绘画 书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