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留法艺术学会的艺术精神_留法艺术学会-“先驱之路”-留法-成员-自己的

编辑:刘倩 来源:中国文化报
 
长久以来,“艺术精神”一直是学界热论的话题,从东方的庄子到西方的康定斯基,从近代王国维到当代宗白华、

长久以来,“艺术精神”一直是学界热论的话题,从东方的庄子到西方的康定斯基,从近代王国维到当代宗白华、朱光潜,学者对“艺术精神”的理解和研究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涉及的领域包括美术、文学、建筑等艺术的各个方面,艺术精神也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当下的艺术创作有着积极意义。

对中国艺术界来说,留法艺术学会既是一个艺术团体,更是一个孵化器,从这里走出的艺术家对中国20世纪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留法艺术学会成员发扬爱国精神,刻苦学习、努力探索中西融合的艺术道路,努力建构“自强不息、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把艺术融入生命、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感,为中国艺术开辟新天地的历史使命感,在当下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

翻开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档案,那是一页页沉重的历史。在112位成员中,更多的是如刘家峪、郭应麟、刘曲樵、路毓华、周思明、唐亮、毛宾等不被公众所了解的艺术家,甚至还有一些如刘深山、朱志清、方墉、王衡芷等除了姓名我们一无所知的前辈艺术家,但是他们都曾经为了寻求现代艺术的真谛前往异国他乡,探索振兴中国艺术的道路。他们执守着各自的艺术理念,无论是学成后回到祖国或是留在海外,都通过艺术创作和教育传播艺术理想、培养艺术人才,都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实践和理论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和贡献。

滑田友曾说,中国留法艺术学会是“我们穷艺术家组织的一个团体”,成员们大多是在食不果腹、半工半读的状态下坚持学习。尽管如此,他们仍自强不息、刻苦攻读,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同时,学会成员还积极参加各类沙龙展览,仅仅在1933年至1934年的一年时间里,就有19位成员作品入选各类沙龙展。据不完全统计,20年间他们在法先后获得各种奖项(包括参加各种沙龙展览)超过500项。除此之外,他们还以撰文、译文和发表作品的方式,向国内介绍欧洲的绘画和雕塑,打开了一扇中国人认识西方艺术的窗户,在中国播撒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种子。而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也成为世界现代艺术在国内的重要传播者,对推动中国现代绘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爱国奉献”一直是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的遵循,他们所具有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感人情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936年世界学生大会在伦敦召开,留法学会推选代表到伦敦会议现场发表演讲,散发传单数百份,引起了大会的热烈讨论和赞同,通过了要求中国政府积极抗日的主张,同时又组织绘制抗日漫画册,寄给国民党政府。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前夕,大批中国留法艺术学会会员陆续回国,投入到保家抗敌的历史洪流中,同时也成为中国美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的积极推动者。而留在法国的十余名成员,也通过举办中国书画展览义卖、出版抗战救国专刊、购买救国公债及长期认捐等各种形式支持国内抗战,表示“抗战一天不停,捐款一天不止”“略表分羹共餐微意于三万里外”。

其实,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在成立之初就发出了“青年艺术家已决意要导引中国紊乱着的艺术事业运动在一个明确的标的上。自然,我们正在沉默努力的时候,用不着自己的鼓吹,更用不着别人的赞扬。至于我们的结果,且待将来的事业来解答你们罢”的宣言。学成回国的学会成员从投身艺术教育的滑田友、王临乙、吕斯百、周轻鼎、吴冠中到“敦煌的保护神”常书鸿、“美术考古的拓荒者”王子云等等,他们在各个领域为新中国的艺术事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旅居法国的潘玉良、常玉、周麟等学会成员,也用自己的艺术实践积极探索中西合璧的艺术道路,他们的艺术成就越来越受到法国主流艺术圈的关注和认可。同时他们也持续把中国艺术介绍给西方并产生影响,成为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今天看来,中国留法艺术学会建构的艺术精神,不仅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更具有现实意义,它影响了中国美术的格局和历史进程,对当下反对浮夸和自我标榜的艺术风气十分有意义。当代艺术家要学习前辈们的艺术精神,为新时代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作者系安徽博物院副院长、“先驱之路”留法大展策展人之一)


关键字: 内容标签:留法,成员,自己的,艺术精神,留法艺术学会,“先驱之路”,留法 成员 自己的 艺术精神 留法艺术学会 “先驱之路”
下一篇:文旅融合让博物馆里的新年更有味_18天153万人喜逛“2019武侯祠成都大庙_春节-武侯祠-庙会-博物馆-文化-游客||上一篇:杭州国画院举办己亥新岁特展_浙江杭州国画院-“迎春献瑞”-美术馆-迎春-山川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