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举办了一场让文物活起来的——“火树银花夜,巧手闹元宵”活动。尽管天气寒冷,但没能阻挡大家参与活动的热情,参加活动的现场观众有300多名。
宝鸡高新一小的同学们轻松欢快的开场舞蹈,拉开了活动序幕。主持人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并通过知识问答,让孩子们了解元宵节的相关知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猜灯谜,活跃了活动现场的气氛。做花灯环节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青铜器博物院特地为孩子们准备了青铜器主题的特色灯笼,这样一来,玻璃展柜当中的国宝何尊、鼎、簋、爵等就都变成了孩子们手中元宵节的花灯。火红的剪纸、可爱的造型,青铜主题花灯和生肖主题花灯将神秘厚重的青铜器与宝鸡民间灵动轻盈的剪纸技艺完美结合,让文物活起来、火起来,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
活动现场不仅有白发苍苍的长者、咿呀学语的孩童,更有三口齐上阵的家庭队伍。在博物馆的老师指导下,一个个精美绝伦的青铜灯笼、福猪灯笼在学生的手中逐渐出现,一名8岁的小朋友第一个制作好了鼎灯笼,他说:“原来爸爸妈妈买的都是塑料的灯笼,这次自己做形状不一的青铜灯笼,锻炼了自己的手工能力。”一位妈妈感慨道:“这次活动让孩子在青铜器博物院切身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浓浓的年味,欢欢喜喜迎中国节,让下一代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每个孩子脸上洋溢的开心笑容,也温暖了活动现场的每个人,提升了博物院的年节喜庆氛围。本次“火树银花夜,巧手闹元宵”活动的举办,丰富了市民的年节文化生活和出行选择,也给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成长和锻炼的舞台。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通过趣味盎然的猜灯谜和做灯笼活动,青铜器知识和传统节日习俗得到了普及。博物院里过佳节的社会教育活动让古老的青铜器不再与现代生活隔膜,让传统文化与下一代不再陌生,在寓教于乐中,元宵节的习俗得到了继承和弘扬。本次活动也通过宝鸡电视台得到了央视新闻移动网的直播和报道,截止发稿,直播浏览量已达5.5万。(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关键字: 内容标签:灯笼,博物院,元宵节,,灯笼 博物院 元宵节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