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辽博与『博物馆经济』_国宝-辽宁省博物馆-博物馆经济-摹本-展览-中国古代

编辑:陈耀杰 来源:沈阳日报  
 
2019年春节期间(初一至初六),辽宁省博物馆(以下简称“辽博”)共接待参观市民4.5万人次,平均每

2019年春节期间(初一至初六),辽宁省博物馆(以下简称“辽博”)共接待参观市民4.5万人次,平均每天约7500人次,这是辽博有史以来接待海内外游客最多的一个春节。

为了能够一睹国宝的风采,从大年初一开始,展馆外的游客就顶着寒风排起了百米长队。同时,辽博的火爆也带动了周边商圈,其附近的某五星级酒店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现象,辽博用“博物馆经济”带动了沈阳的消费市场。

乘飞机坐高铁 只为来辽博

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辽博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型综合历史艺术类博物馆,是辽宁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与展示机构。目前,辽博馆藏数量近12万件,以藏品序列完整、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

2019年春节,辽博仅除夕当天休息,大年初一(2月5日)至初六(2月10日),辽博正常开馆。共举办了龙泰宸宇——故宫养心殿文物特展、传移模写——中国古代经典绘画摹本展、中国古代碑志展等多个展览,举办了近10场互动活动

很多外地游客甚至乘飞机、坐高铁来沈阳,就为了看辽博的一场展览。

这个春节,沈阳的气温非常低,甚至达到了零下20度,但是参观者还是不惧寒冷,来到辽博。据辽博工作人员说:“据统计,初一到初六,平均每天的参观者约7500人次。另外,节日期间,有近百名志愿者放弃休息到博物馆为观众义务讲解。”

面对每天7500人次的参观数量,辽博方面也是谨慎对待,贴心服务。

辽博保卫部工作人员说:“因博物馆内展出大量珍贵文物,包括汽油、酒精等在内的液体不允许进入馆内,参观者自带的饮品需在安检门处试喝一口。同时,博物馆各楼层皆为游客提供专门的休息区。”

欣赏国宝 体验高科技

央视《国家宝藏》的热播为辽博带来更多人气,不少参观者因为是该节目的粉丝,此次借回家探亲之机,专门留出时间来辽博新馆看国宝。

《王氏一门书翰(万岁通天帖)》《顾恺之洛神赋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这三件国宝级的展品,同时出现在传移模写——中国古代经典绘画摹本展中。据了解,此次展览共展出35件手卷作品,通过选择部分宋、明画作原件与当代名家摹本对照展出的方式,令观众在体会传世经典画作艺术魅力的同时,了解当代名家对经典绘画审美的深刻认知和对传统绘画技法的独到解读。展览中的作品,件件都有故事,件件都是国宝级别。

来自湖南的游客李佳说:“这三件国宝都在央视《国家宝藏》中出现过,我们来沈阳一次,就能看见三件国宝,真是不虚此行。”

为了适应年轻人,辽博还通过高科技的手段,让参观者走进历史。在中国古代碑志展、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中,辽博增加了自主开发的互动项目,参观者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充分感受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展览的形式和设计方面,辽宁增加了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布景箱,突破了原有的单一文字和图片说明,让观众更加形象地理解其中晦涩难懂的知识,有助于观众对展览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


关键字: 内容标签:摹本,展览,中国古代,文物,国宝,辽宁省博物馆,博物馆经济,摹本 展览 中国古代 文物 国宝 辽宁省博物馆 博物馆经济
下一篇:大运河上的流动书法博物馆_遗址-文化遗产-北京-碑刻-遗产||上一篇:趣味盎然的吴昌硕博古图_款识-寓意-器物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