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春走基层:浙江省博物馆里的明星讲解员_文物-浙江省博物馆-金桥-志愿者-文物

编辑:刘龙 来源:都市快报
 
很多孩子的文物与艺术启蒙,都是从博物馆、美术馆开始的。而在馆藏展品与观众之间,讲解员就像是老师一样。

很多孩子的文物与艺术启蒙,都是从博物馆、美术馆开始的。而在馆藏展品与观众之间,讲解员就像是老师一样。

春节前两天,有不少提前放假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博物馆里看展,我也是其中之一。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的西湖美术馆,正在进行一场重磅跨年大展《法老的国度——古埃及文明展》,每天都排长队。

到了展厅,还没来得及看展,就被一位志愿者讲解员吸引了,她气场强大,一直是现场C位。她在哪里,哪里就围满了人,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目不转睛看着她,听得如痴如醉。

最关键的是,偌大的展厅,她完全不需要任何扩音设备,也能Hold住全场,一场展览讲解下来不亚于听了一次精彩演讲。

这位明星讲解员叫金桥,去年刚退休,退休前是浙江省广电集团的一名新闻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发音,稳健大方的台风,一看就知道是专业的。

金桥说,她加入浙博志愿者队伍时间并不长,去年《越地宝藏》大展是她的讲解“处女秀”。做好一个讲解员,要求其实蛮高的,首先要看很多书查阅很多资料,“因为每次面对的观众都不一样,有些观众的文化水平也很高,指不定会被问到什么别的领域的问题,都要答得上来。”

这次的“埃及展”因为涉及到外国历史,要讲给很多小观众听,就需要结合下同时期的中国历史。“比方这个古埃及时期的罐子,它对应的就是我们的良渚时期,上一回《越地宝藏》展,同一个柜子放的是良渚玉器。”金桥说。

2004年,浙博一年接待的观众是20万至30万人次,到去年统计的时候,进馆参观的观众人数就达到了402.6万人次,这是浙博历史上首次突破400万人次大关。

杭州人对艺术越来越重视和热爱,越来越多人愿意走进博物馆,这同时对讲解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能大家觉得,讲解员只要把现成的讲解词背下来就好了,其实不是这样的。一般策展方会先把展览大纲发给讲解员,之后每一件具体文物背后的故事,都要靠自己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再用自己的讲解方式来阐述。有时候,一件文物的资料,就可以看一整天。

因为是主持专业科班出身,金桥还要定期给讲解志愿者培训普通话。

金桥说,她并不特别。在浙博像她这样的讲解志愿者有100多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公务员、大学老师、建筑学博士,也有在校大学生等等,根据每个人的个人时间安排,服务不定期,但其中有四五十人平均每周会来做一次讲解服务,风雨无阻。

春节假期,越来越多普通人选择走进博物馆过个文化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讲解员,观众跟博物馆里的文物距离更近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金桥,志愿者,文物,博物馆,文物,浙江省博物馆,金桥 志愿者 文物 博物馆 文物 浙江省博物馆
下一篇:“五四宪法”历史陈列馆这个春节很热闹_五四宪法-寒假-游览-每天都有||上一篇:用文化诠释“年味”深长 宁波博物馆春节内容多_展览-宁波博物馆-观众-展览-梅花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