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安徽启动2000场乡村春晚演出_文化活动-民俗-乡村春晚-春晚-文化-民俗

编辑:罗书银 来源:中国文化报
 
本报讯(驻安徽记者郜磊)“呈坎乡村振兴喜气洋洋贺新岁农家日子红火欢歌阵阵过大年”。1月25日,

本报讯  (驻安徽记者郜磊)“呈坎乡村振兴喜气洋洋贺新岁 农家日子红火欢歌阵阵过大年”。1月25日,这副大红对联高挂在安徽黄山徽州区呈坎村的乡村大舞台上,“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2019年安徽省乡村春晚首场演出在此举行。由此,安徽今年遍及全省的2000场乡村春晚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2019年安徽省乡村春晚首场演出围绕“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主题,由民俗展示、广场舞展演和舞台文艺演出三部分组成,村民编、村民演、演给村民看。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中国文化网络电视和中安在线等网络直播,103万人在线观看。

当天的民俗展示不仅有徽州民俗叠罗汉、舞草龙等,也有划旱船、打莲湘和跑驴等传统项目。广场舞表演有《张灯结彩过大年》《欢歌潜口》和《黄山人家》等节目,均由当地乡镇农民舞蹈队演出。乡村大舞台上的文艺演出也是由当地农民唱主角:呈坎村非遗传承基地的姑娘和小伙子奉上了表演唱《石匠大哥》,反映了徽州能工巧匠的辛劳和智慧;当地民歌手演唱的《葡萄架下》,表现了徽州妇女劳动和收获时的喜悦;呈坎村村民还与黄梅戏专业演员共同演唱了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据了解,安徽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安徽各地丰富春节期间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文化迎春 艺术为民”为主题组织开展乡村春晚。根据工作方案,安徽各县(市、区)将陆续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和有条件的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群众自编自演乡村春晚演出;节目内容要充分反映现实生活,重点是乡村振兴新变化、文明新风、身边好人好事等,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以包括歌曲、舞蹈(广场舞)、戏剧、曲艺、小品、民俗、非遗等在内的多样化的形式为群众进行展演展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春晚,文化,民俗,非遗,文化活动,民俗,乡村春晚,春晚 文化 民俗 非遗 文化活动 民俗 乡村春晚
下一篇:山西公安境外追回国家一级文物“晋公盘”_公安厅-公安机关-全省||上一篇: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会议召开_文化旅游-综合执法-文化市场-行政部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