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浮世绘的远征:“东方式”艺术在西方_浮世绘-影响-作品-创作

编辑:陈耀杰 来源:中国美术杂志
 
19世纪中后期,对所谓“东方”和“西方”的想象与误读成为了东西碰撞的第一步。西方对东方艺术形式进行接

19世纪中后期,对所谓“东方”和“西方”的想象与误读成为了东西碰撞的第一步。西方对东方艺术形式进行接受与吸收,这种被影响并非只源于某种纯粹的东方形式,同时也夹杂着变体后的“东方式”艺术风格。

这一时期,在向西方国家的传递中,浮世绘木刻版画所展现的风格最为突出。

TBRNpsmc6kv7y5hPWZxiZBTWvZMk0lxfQWXfDSMJ.jpg

〔日〕葛饰北斋 《神奈川冲浪里》版画 25.7cm×37.8cm 1829—1833年

事实上,影响西方的浮世绘风格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日本风格。而是夹杂了中国艺术、西方透视以及日本社会风尚的混合“东方式”风格。

因为在19世纪中后期——浮世绘发展的繁荣期,很多浮世绘画师都有意无意地借鉴了中国画风或西洋画风。

FKNOYs5DXe6DO5FlZckM9xX9Z9tiC2yOdlQfKQEY.jpg

〔日〕歌川广重

“东方式”的特点可总结为:

(1)绘画与雕刻的结合;

(2)色彩与线条运用的结合;

(2)蕴含了透视立体概念的平面处理作为主要的构图因素;

(4)从产生过程来看,具有绘幅小、数量大、创作快的特点。

这种“东方式”风格的传递具有一定的多面性,这种多面性可以在西方变革的艺术风格与形式的不同侧面中得到印证。

01

通透的色彩

众所周知,印象派艺术家受到浮世绘的极大影响,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色彩上。

bgpCo8sry9Cp3Fs0G23XYKc8tq1b9siSjZsNqLcV.jpg

〔日〕歌川广重 《名胜江户百景——龟户梅屋铺》版画 36.4cm×24.4cm 1857年 日本浮世绘博物馆

在浮世绘的研究中,颜色是通过各种绘本的发展与不同颜色颜料的吸收而获得的。在木刻套版技术上,色彩只能做到块面着色,基本不会形成堆叠的色彩和混色,颜色密度较为通透。

套版着色的方式使颜色的整体性较强,容易在画面中保持和谐。因为整体的颜色种类是根据套版的分割获得的,通常早期浮世绘每幅作品上的颜色不过五六种。

hHeoxpEnvaDFlCNAu2eL9BvLq9xyhc4ck0ODfwSj.jpg

〔荷兰〕凡·高 《开花的梅子树》(仿歌川广重)油画 55cm×46cm 1887年 荷兰阿姆斯特丹凡高美术馆

浮世绘传到欧洲的时候,西欧人是否真正了解浮世绘木板套色的制作工艺与步骤无从知晓。但多数艺术家都曾从浮世绘作品所呈现的色彩去临摹学习。

浮世绘鲜亮清透的色彩,是画室油画的褐色系画法所达不到的,而这正好也成为激发印象派的契机。

02

分割的结构

浮世绘作品总有一种极强的结构性特点,这在浮世绘后期的风景画作品中有着极为突出的表现。而这一时期即是19世纪中叶,比20世纪初西方立体派形成的时间还要早。

这种几何结构的概念在不同画师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体现。

例如歌川广重运用的是S型、菱形、圆形、三角形的架构分割画面,以透视法极度拉伸的方式进行景深的平面化,从而达到一种画面的“结构化”特征。葛饰北斋则体现得更为透彻,其中不乏阴阳“正负形”的概念。

tO0c0J9G5etiSfwEJBbf4ZqNHZF2NMlooEPyXF1G.jpg

〔日〕歌川广重 《名胜江户百景——大桥骤雨》版画 61.5cm×44cm 1857年 日本浮世绘博物馆

以作品为例,《江户百景》中的构图体现着极强的几何状结构。《富岳三十六景之神奈川冲浪里》也被认为是极为标准的黄金分割构图,甚至还影响了西方现实主义的代表居斯塔夫·库尔贝。

可以说,浮世绘所描绘的内容是现实的写照,但是在画面构图与分割上却更具有几何结构性因素。

03

装饰性平面

欧洲新艺术运动也与日本浮世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英国艺术家奥博利·比亚兹莱创作的黑白插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女人,而女人的发饰、穿着、衣纹等都可以看到日本风格的影子。穆夏《四季》中的女人也具有浮世绘中女人的形象特点。

QbTGQiF6sfk8CbB4aSMlAWe2ellp4EWjeC6DwjMv.jpg

〔英〕奥博利·比亚兹莱 王尔德戏剧《莎乐美》插图 1892年

然而,虽说浮世绘对新艺术运动的影响颇大,但是这种黑白间色的风格,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日本“光琳派”绘画,如尾形光琳的日本画风尚。

qiIhWuZuQWv9NjuRm7L2DzOgEuICXIA72SmhL1wD.jpg

〔日〕尾形光琳 《红白梅图屏风》 双扇屏风 纸本彩色画 156.6cm×172.2cm×2 1710—1716年 热海博物馆

由于日本风俗画中最重要的“浮世绘”也受到了同期日本其他绘画的影响,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新艺术运动与欧洲装饰风格是吸收了一种综合的“东方式”的艺术风尚。

04

创作的体态

葛饰北斋作为著名的浮世绘画师,他的创作同时具有表演性与动态感。

bC1HnUb8cyDe2vhFu0472UwASe7C2qnJfEKhF5UI.jpg

〔日〕葛饰北斋 《凯风快晴》版画 25.7cm×38cm 1800—1849年 印第安纳波利斯美术馆

通过对葛饰北斋创作和绘画的记录可知,在运动中形成作品是他制作大尺幅创作所惯用的方式,这甚至可以被视为东方式的“行动绘画”。

正如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行动绘画——在绘画创作中加入艺术家的创作动态痕迹。这种行动上的绘画在19世纪早期的东方国家早已有了先兆。

05

情感表现

在表现情感方面,以蒙克为代表的表现主义也多少隐含有浮世绘画风的影响。

Uhp0qCRiyUw9oxeoNRWXNWRJgPCWR8wOIlb5YjIx.jpg

​〔挪威〕爱德华·蒙克 《呐喊》蛋清木版画 91cm×73.5cm 1893年 挪威国家艺术馆

浮世绘作品中高耸的树木,不仅用于画面的结构与分割,更营造出了一定的情绪与心理倾向。这本是出于对神祗的尊敬与体现神祗的威严之感。

但这种画面结构对情绪的体现,在形式传递到蒙克的作品中时,被放大表现了出来。

由东方向西方的传递,并非某种单一内容或形式的问题,而是夹杂了东西方已有的混杂成分以及多种东方艺术的元素。

虽说对印象派影响最为巨大的是浮世绘,但是反向而观,浮世绘版画及其所承载的“东方式”艺术形式的西方传递是一种多方向多层面的延伸。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影响,作品,创作,印象派,浮世绘,影响 作品 创作 印象派 浮世绘
下一篇:厦门漆画艺术赴日展出获认可_中日漆文化-中国-中日-展览||上一篇:古人的春运:慢悠悠的路途,沉甸甸的乡愁_春节-轿子-官员-交通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