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陈彧君:“每一个我们”共沐雨水_每一个我们-的是-创作-展览

编辑:陈耀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月11日的雨来得很是时候,艺术家陈彧君2019年首次个展“亚非拉的雨水”正好在这个雨夜开幕。展览在

1月11日的雨来得很是时候,艺术家陈彧君2019年首次个展“亚非拉的雨水”正好在这个雨夜开幕。展览在位于上海弄堂里的仁庐举办,13件作品从楼前小院延伸到三层小楼,雨帘隔绝了外部世界,让作品在空间中“膨胀”起来。

雨水在陈彧君的理解中,是一种有着双重特性的象征物,雨季时被嫌弃,干旱中又被需要,但不可否认的是,雨水是一种恩赐,有了它才有了万物的生长。更重要的是,同一片雨水下,覆盖了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民族。

在这次展览中,共沐在一片雨水下的,是陈彧君以软陶模型为起点,运用先进的3D雕刻技术创作而成的系列雕塑“每一个我们”。

如同雨水可以有不同的解读空间,雕塑也可以有不同的身份,陈彧君特意以两两组合的形式为雕塑命名,院落里的《航海者与国王》是观众会看到的第一件作品,随后还有《诗人与酋长》、《非洲神兽与维纳斯》、《母亲与圣徒》等等。陈彧君说:“在同一片雨水下面,虽然每一个角色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是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他们都是一样的。不管动物也好,人也好,其实都是一种生命。生命本能的生长力和对自然的感应力,还有追求未来的欲望,我觉得都是很本质的能量。所以我的雕塑其实是想去建构这样一个跨种族、跨宗教、跨地域的社区。”

雕塑创作对陈彧君来说算是新鲜尝试,他是绘画出身,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先后执教于综合艺术系和油画系,2014年辞职从杭州搬到上海生活、工作。

“雕塑是有技术壁垒的。”陈彧君说,在传统学院,雕塑要比绘画多学一年,就是因为需要技术上的训练和积累。好在科技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壁垒。2017年上半年,陈彧君开始创作尺寸较小的软陶模型,2018年,在仁庐的牵线搭桥下,陈彧君和意大利的雕塑工作室开启合作,将软陶转化成雕塑。“今天我也得益于有这样的3D技术,它可以把小模型通过3D扫描变成数据,然后通过机器的手臂放大,这样的话,其实中间很大的一个环节,是由科技来帮我解决的。”他依然保留着教师的本能,认为这些最新的技术很有可能会大大改变传统学科的训练节奏。

技术解放的不仅是双手,还有思想。他认为,“如果在技术上解脱的话,那你可能有更多的时间花在观念和最后要表达的东西上面。”

2018年12月左右,机器已经将雕塑的样子做出了百分之七八十,绘画出身让陈彧君对细节更苛求,他仍然亲自前往意大利完成最后的百分之二十多。在打磨这最后的部分时,他拿捏作品的质感、比例,体验石头的状态,感受微妙的细节。最终成型的雕塑并不像传统肖像雕塑那样是对生理结构的精细描绘,相反,“每一个我们”的面目是模糊的。“每个雕塑其实都有自己的一种姿态,这种姿态会暗示他的身份和人生态度。所以我也没有刻意去掉一些可能会产生干扰的细节,而是更强调当观众面对这个雕塑,面对这样的一个姿态和他的一种模糊神情的时候,会去想象他是什么状态。其实我不想把所有的答案都放在面前,而是希望有一个空间,让观众通过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角色。”

陈彧君将创作的过程看作是与雕塑的交流,“我和雕塑是处在对峙的状态里面,由此可以深入他,我希望观众也在这样的一个情景里面去跟他对峙,然后形成自己的一种感受和理解。”

从“木兰溪”到“临时家庭”到“亚洲地图”,陈彧君一直关注家乡莆田、东南亚地区乃至亚洲的区域社会文化景观,而“亚非拉的雨水”则将视野进一步扩大。在艺术家看来,创作观会随着生活和个人意识的变化而流变。“比如说这两年到处跑来跑去以后,其实我发现很多东西是一样的。以前我们会觉得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在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有很多差异性,但其实包容性大了以后,有些因素你会把它规避掉,到最后也总还是能发现一些人类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展览还隐藏了一件“作品”,即陈彧君赋予巧思的展览标题,中文名是“亚非拉的雨水”,英文名却又是“Caravan of Wanderer, Worshiper, Lover of Leaving”,两者在字面意思上并不相同。陈彧君说,他想了很多标题,但都觉得太具体地指向某一种东西,而他并不想要这种确定性。“这个展览的主题我觉得刚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不同的范畴,亚非拉的雨水是环境,Caravan of Wanderer, Worshiper, Lover of Leaving是具体的人物,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同时它们也是相互对应的。”陈彧君说,“其实这样的题目对我来讲,也像一个创作,展现的是一种思维宽度,或者是相对关系。”


关键字: 内容标签:的是,创作,展览,陈彧君,每一个我们,的是 创作 展览 陈彧君 每一个我们
下一篇:陈振濂谈中国画色彩观的哲学性(下)__“色不碍墨”与“墨不碍色”_正色-观念-游春||上一篇:新华社三问美术校考报名拥堵事件:报名外包有猫腻吗?_艺术升-服务外包-拥堵-统考-服务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