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复制本宋拓蜀石经赠予仪式在成都举行_后蜀残石经-成都-中学-赠予

编辑:刘龙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为活动现场。 岳依桐 摄中新网成都1月17日电(岳依桐)“玉垒苍苍,锦水汤汤。德教化蜀,山高水长

ZOUOuu50GHzS82RTi6jFpF5JEvpXjF1Amko3TdZl.jpg

图为活动现场。 岳依桐 摄

中新网成都1月17日电 (岳依桐)“玉垒苍苍,锦水汤汤。德教化蜀,山高水长。”伴随着成都石室中学众学子朗诵《石室诵》的声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国家宝藏》公开课之走进石室中学暨宋拓蜀石经(复制本)赠予仪式”17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成功举行。

四川博物院推选的“后蜀残石经”亮相《国家宝藏》第二季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四川人民来说,“后蜀残石经”和“蜀石经宋拓本”都是珍贵的文物,对于研究四川的文化教育史也具有重要价值。

5a99XK0VRYIYmQXQuJsIwe6yhiqF7mbEkId7zyiI.jpg

图为活动现场。 岳依桐 摄

据悉,“后蜀残石经”原本并不“残”,而是一套整体完整、经文详备的石经。最早的“后蜀石经”为五代时期后蜀宰相毋昭裔主持刊刻的儒家经典石经,立于文翁石室,也就是现在的成都市石室中学内,为学子们研读摹拓。

毋昭裔之后,宋人续刻,历时近200年才集结了儒家十三经,奠定了儒家经典十三经的格局。蜀石经不仅刊刻经文,最为珍贵的一点是还刻有注释。它还以拓印本的形式影响全国,在宋代广为流传,而千余块“后蜀石经”因南宋末年的战乱而散佚,现仅存几块残石,顾名“后蜀残石经”。

GPUzddmk0Ud0Q0qTXAk0WAI4KWvnZkGF81SPsXmp.jpg

​图为赠予仪式现场。 岳依桐 摄

据悉,今年正值成都石室中学建校2160年,《国家宝藏》节目组希望通过赠予仪式,让“蜀石经”重回石室,也让文翁重视教育、传承文化的精神通过成都石室中学绵延不断地传递出去,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成为历史与文明的守护者。

活动现场,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和《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于蕾还先后上台,为同学们讲述了节目录制背后的故事,号召同学们一起学习历史,传承巴蜀文化。


关键字: 内容标签:成都,中学,赠予,国家宝藏,后蜀残石经,成都 中学 赠予 国家宝藏 后蜀残石经
下一篇:南广学院艺考笔试火爆开考_人山人海场面壮观_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秩序井然-文化||上一篇:纪念周恩来总理珍品展在武汉举行_绝大部分系真迹原件_展览-知名人士-艺术大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