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纯真的总是孩子的声音,最深远的总是诗歌的传唱,儿童的诗是童年的诗,是诗的童年,它符合儿童形象和审美特点,河南郑州小才女陶锦樨,寄托诗歌表达心中所感,童声稚语之间流露出纯真质朴的情感。
陶氏有好女,其名为锦樨,年少有才情,善赋节气诗。陶锦樨是郑州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六年级6班的学生,在辅导老师闫万杰的指导下,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诗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由中华节气入手最是相宜,而陶锦樨的节气诗歌颇具古风,值得一读。
春 分
梨树开满花,
柳树吐新芽。
春风又拂面,
沐浴艳阳天。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分作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作诗一首可谓巧妙。而春分之后有清明,清明作为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反复利用的题材,陶锦樨自然也会作诗一首。
花 祭
又是清明雨纷纷,
两行热泪倍思亲,
不知谁能代我言?
梨花片片祭亡魂!
这个孩子年仅12岁,却写作出如此诗歌,诗句对仗工整,情感真挚,迎合清明这一主题,其中蕴含情感令人动容。
清明过后是夏至,作为一年中日照最长的一天,如若下雨则别有一分精彩,陶锦樨便以此为题,编写出不一样的诗篇。
夏至听雨
夏至雨绵绵,
声声敲心田,
似珠从天降,
落入我心田。
夏至未能享受的阳光,在小暑得到补偿,又一首节气诗让陶锦樨创作出来,小小年纪有如此笔触已难能可贵。
小暑热闹
烈日炎炎当空照,
草肥叶茂比花俏,
南风吹得人心燥,
盼得大雨将暑消。
小暑之后又有端午,作为常被触及的节气题材,陶锦樨演绎出不同的风采。
端午祭
五月五日端阳到,
家家户户艾香飘。
忠魂赞歌汨罗起,
丹心碧血粽里包。
诗歌从来不仅仅束缚于庙堂之上,心中所感皆可为赋诗,黎民百姓皆可作诗,而作为明日之星,少儿之诗亦不可小觑。少年强则中国强,有如此能诗做赋之幼女,中华文化可兴矣。
关键字: 内容标签:小暑,清明,春分,儿童,诗歌,小暑 清明 春分 儿童 诗歌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