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践行省十三届四次全会“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着力打好文化旅游发展这张牌”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增强我省文化自信,青海省博物馆在省文化新闻出版厅、省文物局的指导下,牵头组织策划了“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汇集青海、陕西、甘肃、四川、宁夏、新疆、西藏七省区文博单位200余件文物精品,生动反映唐蕃古道的繁荣盛况及其对沿线地区的重要意义。
唐蕃古道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古道之一,全长3000余公里,跨越了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区),是唐代以来中原内地去往青海、西藏乃至尼泊尔、印度等国的重要通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唐蕃古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汉藏人民友谊的见证,也是一条文化传播长廊,更是民族交往、贸易往来、宗教传播、维系民族情感与区域联系的纽带。迄今,这条道路仍在保障国防安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考虑到唐蕃古道重要的历史地位并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青海省博物馆基于以下几点因素,积极组织筹划了此次展览。
一是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挖掘、研究、展示、宣传唐蕃古道文化,从多角度来印证青海在中西文化交流通道中的历史地位与重要作用。
二是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就唐蕃古道的申遗做出安排部署,国家文物局提出了将唐蕃古道的申遗工作整体纳入国家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申遗规划中的建议。青海省博物馆组织发起唐蕃古道沿线地区联合筹办展览,将唐蕃古道线性文化遗存全面、系统的进行展示和宣传,助力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申遗工作。
三是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此次展览是青海省博物馆倾心奉献给广大观众的文化大餐,用展览的方式,高科技的手段,将曾经发生在这片热土上的历史故事,以看得见、摸得着“零距离”的方式展现给观众。这条充满岁月印记的古道,不仅是促进商贸往来的经济之道,在中西方经济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是民族团结之路,史籍记载与民间传说都印证着古道沿线各民族友爱团结、合作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史实;它又是文化交流交融的互通之道,增强沿线各民族的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同时,它又是一条国防安全之路,维系着祖国西南边陲的稳固与安宁。我们要充分挖掘古道文化资源,通过对外展览展示与宣传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四是职责所系、使命所系。从唐朝都城长安,经今甘肃、青海,通达吐蕃都城拉萨的驿道,称为唐蕃古道。其延伸至印度与尼泊尔,被学者们认为是丝绸之路的组成部分。因此,这也是中原地区西通南亚,联结中亚、西亚的一条重要国际通道。而单就国内而言,唐蕃古道全长3000余公里,其中有一半以上路段在青海境内,青海省博物馆组织策划此次展览,体现了博物馆作为传承、展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平台的社会职责,以七省区文物资源向观众全面系统地展示古道文化,这不仅是青海文博单位,也是古道沿线文博单位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是集古道沿途各博物馆的文物资源联合举办的,为达到提升各方合力打造古道文化的共识与群策群力办展览的目的,青海省博物馆在上半年就积极组织召开了“唐蕃古道沿线博物馆文物联展筹备会”,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地文博专家专题研究讨论展览展出的形式、文物展品筛选、展览展示手段等内容,确保前期协调准备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为保证此次展览的专业性、学术性、严谨性,青海省博物馆组织召开了“唐蕃古道沿线博物馆文物联展文本大纲专家评审会”,组织专家对展览文本大纲的内容进行仔细推敲与反复论证。此外,根据各参展文博单位馆藏古道文物资源与此次展览的契合度,青海省博物馆多次派专人跨越千余里赴陕西、甘肃、四川、新疆、西藏、宁夏等地开展点对点的文物借调与押运工作。
关键字: 内容标签:青海,文化,文物,,青海 文化 文物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