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杰·艺术简历
陕西渭南人,博士学历,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画院访问学者,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西北大学中国画研究院画家、研究员,陕西国画院画家,中国水墨画院画家,香港特别行政区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美术家协会主席。
多幅作品及论文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界》、《艺术市场》、《文化月刊》、《艺术教育》、《美术报》、《中国艺术报》等国家经济专业核心杂志,并有专题报道。部分作品被美术馆及人民大会堂收藏。入展国家级展览20余次,10余次获奖。
出版专著、合集《中国美协会员名家小品选》(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王俊杰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画传统与精神研究》(人民出版社)、《秦风漠韵——西部人文风情绘画研究与创作》、《中国美术大系·王俊杰》、《王俊杰中国画集》、《当代中国人物画名家精品·王俊杰水墨人物》、《中国当代名家系列丛书·王俊杰》、《感悟生活》、《走进生活》、《画院精英刘大为工作室人物画选》、《当代画坛》专集、合集等百余本。
《黄河谣》230cm×500cm
叙事抒情 讴歌生活(转自人民日报)
——王俊杰人物画赏析
文/程秉洲
王俊杰先生,是活跃在当今画坛上的中青年画家,艺术学博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理论功底深厚,学术著作颇丰,有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与见解。他绘画领域较宽,以画人物和马最为出彩。
《秦韵》
叙事抒情,夹叙夹议。他的人物画作表达的都是一部记叙诗。他常常深入生活,仔细观察、体悟,发现生活中的快乐与美好,并以速写的形式,把瞬间心灵的碰撞、稍纵即逝的动人场景,变成永恒的画面。这些真实的场景,通过艺术的再现,变成一个优美的记叙文,记录下豪迈、雄伟、阳刚之气;记录下喜悦、兴奋、畅快的场景;记录守望、期盼、喜出望外的心境。这些叙事诗一般的画面,叙事抒情,夹叙夹议,引人回味、遐思。
《到黄埔去》180cm×200cm
凝重厚实、墨润华滋。他创作的无论是重大历史题材,还是现实生活的场景,都从大处着眼,又精雕细琢。《到黄埔去》、《从遵义走向胜利》、《沼气池竣工的喜悦》、《好后生》这些历史题材的作品,他不仅仅查资料,而且现场地听老革命、老同志回忆那些峥嵘岁月,怀着对领袖人物、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注重刻画人物的形象,更注重这些民族的脊梁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思想的内涵塑造。
《从遵义走向胜利》520×192cm
抓住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闪光点,从一个侧面来表现那些英雄人物崇高的信仰之美、人格之美、坚毅之美。以传统的写实的笔法,借鉴西式的构图,强调骨法用笔。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妙把握,发掘其思想的内涵,借助生活的元素来表达。他用笔大气,点画讲究,笔不妄落,墨色透明、厚重,画面气势宏阔,细节交代清楚,重形更重神。
《英魂》160cm×200cm
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付出了3500万人伤亡的惨痛代价。抗战的胜利,一扫一百年来在神州大地“外辱”的阴霾。过去,站起来的中华民族,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历史;富起来的中华民族,也不要靠人施舍;今天,强起来的中华民族,正万众一心追逐中国梦。那些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牺牲的英雄们,祖国和人民永远不能也不会忘记。俊杰先生创作的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巨幅画作《英魂》可谓独树一帜。
《他乡遇故里》240cm×120cm
我党第一代领导人都为杨靖宇、左权、彭雪枫等一大批英雄举行“国葬”,寄托全民族、全党的哀思,激发全民族抗日的斗志。俊杰先生以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构图形式,独特的场景,来祭奠英雄。画面的正中间是一口棺材,大幅的标语:“报国”、“还我河山”,年轻力壮的抬着英雄的棺木缓缓过来,四面八方的人们带枪、带刀、带木棍赶来,喻意着化悲痛为力量,势与日本鬼子血战到底的决心!有弱不禁风的老人,有少不更事的孩子前来吊唁,喻意着革命事业生生不息,前仆后继、一往无前,慷慨赴死的精神。
《瑞雪》365cm×145cm
还安排布局一条小狗,喻意着抗战胜利充满信心。祖国和平一定会到来。这幅作品悲壮激扬,没有哀鸿遍野的悲怆,而是化悲痛为力量,反映的是与敌人决战到底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画面以浓墨、焦墨为主背景,凝重、苍劲、悲壮!写尽了人们各种复杂的心情,不失为精品力作。
《欢腾的草原》145cm×360cm
平凡的现实,不平凡的画境。俊杰先生是关中汉子,在渭南生活了四十年。对这片黄土地有着深厚、质朴的情感和深深的眷念之情。他画的不仅仅是人和事,而是内心的情感,是用手更是用心作画,是有血有骨、有情有义、有板有眼、有滋有味的作品,是生动、传神、有情的,充满生命力的作品。俊杰先生画了一大批反映普通人现实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作者充满了真情实感,反映了真实生活,追求真善美。
《塬上人家》240×200cm
《塬上人家》与其是一幅绘画作品,不如说是他儿时记忆的碎片,人物形象憨实质朴、姿态生动自然。秋日里,祖孙三代劳作回来,形象地表达了塬上人家生活的艰辛与充实,丰收的喜悦和发自内心的幸福与自豪。环境气势契合人物形象,沟壑纵横的苍茫塬上,祖孙三代与归圈的羊,和谐、温馨、喜悦。
《守望》240×200cm
《守望》反映留守儿童的画面,人物组合采取塔式构图,大刀阔斧的线条造型与墨色的渲染,突出其厚重的感觉,背景即是家园。忙活一天,回到家门口,不是困顿而是喜悦,充满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他对故乡眷念之情。
《狩猎季》68cm×138cm
《关中风情》、《秦韵》主要描绘民间艺术家在田间地头庆丰收的欢快场景。这两幅作品从大处着眼,突破过分形似的藩篱,把秦腔的源头发掘了出来。就是那片土,那方水。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滋养万物生生不息的黄土地,雄险无比的华山。这才是秦腔、关中的根与魂,是他们的精神。作品动中有静,是无声的诗,有声的画。他以黄河、渭河、洛河取其动势,以厚厚的黄土取其静势,以华山轮廓为背景作为衬托。黄皮肤的人们在这片黄河黄土地上忘情地引吭高歌,凸显他们自强不息,挚爱生活,勇往直前的精神境界。
《高原牧歌》360cm×145cm
他的导师张立辰评价他:“中国画特别讲究‘气’,有了‘气’才有气势和大的布局。他在人物画创作这个方面有着较好的表现。”我认为他的人物画注重环境的营造,画面非常完整,非常丰富。加上笔墨的变化和色彩气氛的渲染,他所描绘的都是大气象、大格局、大场景。随他的造型的能力、笔墨的技巧、思路的开阔、思想的升华,他一定成为中国人物画的新生力量和代表性人物。
2018年8月15日日本投降73周年于半水书屋
《龙台头》430cm×200cm
《四季图》50cm×180cm×4
《甘南印象》220×240cm 2013年
《高原草深出甘泉》360cm×145cm
《大转场》365cm×145cm
《甘南赛马季》
《牧歌》365cm×145cm
《胡杨之歌》68cm×138cm
关键字: 内容标签:场景,生活,画面,艺术,书画,人物画,场景 生活 画面 艺术 书画 人物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