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导演和中国的学者、艺术家一样,最早推动他们进入学术、进入创作的一定是某种爱,某种很纯粹、很单纯的东西。但是当他们做出了一点点成就的时候,他们往往容易把这些成就放得太大,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了。一旦这种感觉出现的时候,最初的爱好像就烟消云散了,那种刚开始让他们进入到这个场域的动力就消失了。然后,他们就会变成一种很匠人、很匠气、很职业性的复制,或者很容易转向媚权、媚钱,用自己爱的东西换取一些俗世的利益。
——戴锦华在北大博雅讲坛谈艺术家“最初的爱好”为何“烟消云散”
【每一个“艺术成功者”都曾经是一个“艺术爱好者”。】
完全没有必要过于强调“国宝回家”,因为《木石图》这样的文物并不是被掠夺走的,原先在中国也只是私人藏品。不断强调其“国宝”性质,强调“流失文物终于回国”叙事,只会扭曲正常的收藏品市场。像这次的《木石图》,好多新闻直接就说这是“苏轼唯一亲笔画”,但对此感到有疑问的大有人在,自6月该画的高清图传出来以后,已经有不少人写文章,从其收藏源流、“刘良佐”其人、书法习惯、作画风格等各个方面对此画的真伪进行了质疑。然而此画依然刷新了中国字画的拍卖价格纪录,而且还是机构买入,不得不让人怀疑“国宝叙事”在其中的作用。
——丁阳在腾讯网撰文说“渲染‘国宝回家’叙事,往往会扭曲正常的收藏品市场”
【故事足够精彩,已经是拍价足够高的必要条件。】
美丽乡村与美术都以“美”挂帅,为美术和美术家们的才华施展提供了巨大空间。首先,美术可以指导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大规模的造村运动,而是对乡村因地制宜地改造,是广大乡村人居环境、生活水平、乡风村貌实现品质提升的内在需求……其次,美术助推挖掘乡村内涵……美术家们用自己的方式让乡村生活登堂入室,将乡村的美丽展现人前,这是对乡愁最形象的诠释,也是新时期大众文化需求向纵深发展的生动体现。当然,美术也能够直接拉动乡村经济。美术家们在乡村设立写生基地,举办展览,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走向乡村,直接助推了乡村消费。而它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媒体渠道的扩散,开拓性地吸引更广范围的游客观光,从而促进一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刘昌玉在《美术报》撰文说“美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美丽乡村有赖精耕细作,需要“作为”,也要谨慎“大有作为”。】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美丽,叙事,,中国 美丽 叙事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