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西行散记_石板-榆林-安阳

编辑:王璐 来源:美术报 
 
独立于高坡,有风,夹杂着细细泥沙的气息,任由它吹乱发丝,那种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不由让人聚气凝神,

独立于高坡,有风,夹杂着细细泥沙的气息,任由它吹乱发丝,那种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不由让人聚气凝神,生怕打扰了那千年的寂寞。

北京——石板岩

四月下旬的某一日,与刘同学等5人,乘8:45分的K967次列车从北京站出发赴河南安阳。下午3点左右到达安阳,极热。出站留影。石板岩村的魏堡长亲自来接。正值川美学生由张副院长带队至安阳,于是一行80多人合乘两辆大巴、一辆中巴,浩浩荡荡开往林州市石板岩村。高速用时2小时,到达目的地时夜色已然降临。喧闹声中入住旅馆,房间不干不净,电视有声无影,另加冷衾薄被,游丝热水,是夜,与同学同坐石阶,观黑影瞳瞳之夜山。

晨起饭后踩点。石板岩往上走为高家台,往下走为桃花谷景区。不大的村落,到处是貌似未经规划的三、四层社会主义新农村样式的小楼,错落于原来质朴的石板屋顶的石屋周围,弄得原本和谐的太行景致有点不伦不类。四月太行,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全国各大院校据传有上万师生齐集于此写生,到处可见时尚、有着姣好面容的青年学子三三两两或背着画夹、或拖着画箱在马路上晃悠。除此,有着执着艺术梦想、不同年龄段的艺术家身影也不乏其中。上万人这个令人惊讶的数目,使得这个不大的村落像极了张曼玉版的龙门客栈,武林高手齐聚于此,切磋武艺,厮杀不止。

高家台景色不错,小景致、大场景都有,可画数日。

碛口——李家山

4月是个繁忙的月份,28日从石板岩回北京,休整一日,30日我与友人小贾从北京乘11:56时T175前往山西吕梁。小贾是甘肃人,年轻高大帅气,人大硕士高材生,青绿山水画得极好。每每甘肃探亲途经吕梁回京,与我提起那处景致就眼睛发光,极为向往,于是我们决定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

次日清晨,乘中巴去碛口。一路上,黄土高坡丘壑纵横、色调高度统一的景致扑面而来。激动,两人拿着相机一路狂拍。虽路上车子不多,但路况复杂,两边经常见落差极大深深沟壑,居然还没有南方常见的护栏,使得熟悉路况的司机也是谨慎得很,五十公里的路程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碛口。在碛口古镇随意逛了逛,爬上后山,俯瞰古色古香的晋商老宅院,平视绕镇而过土黄色的黄河水,远眺远处沿坡而上亮白的羊肠小径,内心有了些许古代文人式对历史与文化的感慨,路上激动的心情反而平静。下山已中午,决定回城。遇一辆七座中巴在招揽乘客,懒散地上去问附近有无适合画画的村落,司机是一憨厚西北汉子,答曰吴冠中写生三大发现之一李家山去否,决定前往,来回路费五十。

到达李家山,停车付钱,含回程路费。司机下山接另一拨客人,说回程前电话联系,心里疑惑,已付钱还会来接吗。但事后感动的是,司机是个非常诚信的山西汉子,自己忙碌却派了另一辆车特地上山来接。

李家山景致确实绝妙,满山鹿角式的枣树,山坡横线条的梯田,山脚处写意竖线条的沟壑,几何大形块有着丰富肌理的坡体与灰蓝色的天空形成强烈对比,共同构成一幅幅静谧而荒疏的平面构成图式。色调基本是同类色构成,点缀着新春偶发的点点黄绿嫩叶,以邻近色面貌出现,也甚是协调。走过依山而建、人烟稀少的宅院村落,爬过几处山丘,转角处猛然听见远处黄河的咆哮声,看见时而出现在山坡上的彩衣雄雉,拖着长长的尾巴,戛然长鸣,自由而逍遥,时不时划过不远处的天空。

吕梁——麻黄梁

在碛口黄河边闲逛,隔岸便是陕西榆林,突然决定前往麻黄梁看看。次日便乘坐12:46时的火车从吕梁站出发前往榆林,下午3:15时到达。榆林区麻黄梁镇文化站长曹站长开着崭新的丰田越野车亲往榆林市火车站迎接,路上还捎带上了一位延安老画家霍老师。

黄昏将至,趁着夕阳的余晖,曹站长建议我们先观麻黄梁的第一印象。

越野车在凹凸不平的黄土路上行进着,两边丘壑纵横,丘陵峁梁交错,无边无际,一幅地老天荒、天地任我游的沧桑样子。黄昏的麻黄梁给人的那种震撼,让我一时词穷,只记得拿着相机对着景色一顿猛拍。终于,在翻越一个土丘之后到达此行目的地,下车,再次被眼前的景致所震撼。荒漠中居然出现一湾面积很大蓝得幽邃的湖水,与周围赭红色的丘陵峁梁形成强烈的色彩和材质对比。沟壑上经千年流水冲刷而成的线条,写意而多变;峁梁的平坦顶部星星点点的植被,如同生宣上有着墨晕的点子,或浓或淡,或聚或散;植被附近零星有几处已荒废的窑洞,或藏或露,或整或碎,无言地诉说着曾为画眼的魅力;无数个峁与梁相接,一直延伸并消失于远处地平线上的天际尽头,大有贾岛诗中的“远天垂地外、 寥落关河暮”之感。


关键字: 内容标签:石板,榆林,安阳,,石板 榆林 安阳
下一篇:如何正确理解潘天寿_潘天寿-学派-西洋||上一篇:“时代新象”奉贤区青年美术大展获奖、入展名单出炉_上海奉贤-大展-作品-荷塘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