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杨德:在水墨氤氲间,净心勾勒大千世界_艺术-自己的-绘画

编辑:王璐 来源:杭州日报 
 
色空香凝杨德,字子健,号祥云居士,画家,现居杭州。擅画罗汉荷花,作品风貌显著,雅俗共赏。毕业于河北

p8DTexopKzpBlwBWQNYg4B0oo3YxB15hXwKEBYL3.jpg

iVNpEoN0MF94UqY8rsDYMyT2nzbTPHkEzsZ6NYZz.jpg

色空香凝

杨德,字子健,号祥云居士,画家,现居杭州。擅画罗汉荷花,作品风貌显著,雅俗共赏。 毕业于河北美院,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国家二级美术师,杭师大客座教授,中国美院特聘讲师,浙青书协国画委员会秘书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恒庐美术馆艺术家。

杨德自述:常常会想人生是什么,每天作画再画什么,难道就只是为了谋生么?对于人生各有各的理解,无疑我的人生就是绘画的创作过程,在绘画中寻找自己认识自己,无关技法的熟练。一般来说人生就是被“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填满的一个过程。如果能早点找到自己,人生就不是“被”七情六欲填满,而是“游戏”而已!绘画创作到了这个阶层的游戏,想必也就无憾此生了。每每创作之时就心有所悟地思维着,人的一生不应是活着路过一段无奈的路程。活着,应是灵性自我的认识,应是灵性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感知与融合。然而,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总是莫名的心境不安,隐隐感觉到灵魂的迷惑与游荡,却不知方向,没有目的被拽向人生的终点。心经说“观自在”方能“五蕴皆空”,佛陀教导众生“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等等让我感悟到了灵性的真实,静静地体会每一笔的运行,勾勒出自己的心灵之像,自在的穿梭在四季草木中,游荡在花朵花蕊间,沉浸于山石水溪,洗去一心的浮尘。没有肉体的拖累,也没有时空的阻隔,花开我开,叶落我落,心如泉水般澈映祥云明月。笔墨挥洒好似混沌初开,在水墨氤氲间净心勾勒大千世界,我就是画面世界的造物主,唱着没谱没调的歌,在我的画境任我畅游。

艺术典藏:当下,你的创作的主题为何?经过了哪些思考?

杨德:2009年,可以说是我艺术创作主题的分水岭,之前主要从事花鸟画创作,无论工笔写意都取得了比较好的艺术效果。同年初春开始接触了佛学,佛学的伟大精深彻底吸引了我,冥冥之中感觉到其中的艺术创作空间更加广阔,也更能抒发我内心的追求。艺术创作便由花鸟画转向了以佛教造像为主题的人物画创作,一直到现在未曾改变。绘画艺术第一层次是画形,再深入一层则是画神、画气、画韵,而最高层次当是画万物本真,画人之自性。佛学正是引导我们如何认识人性从而找到自性。从技法上来说,罗汉造像我首先汲取了五代贯休的罗汉造像手法,形体结实而沉稳,造型夸张又不失真。后又学习李公麟、陈老莲、石涛等的罗汉作品。学古以开今,学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心境。罗汉不是神,而是我们最投缘的朋友,更准确地来说应是观者内心纯真的镜像、最舒适的气场,所以我自己作品中的罗汉是入世的,食人间烟火的,无论形体多么夸张奇特,也应体现出和善自在、慈悲包容、法喜充满的特点。

艺术典藏:绘画在未来的道路上,你将会有怎样的坚持?

杨德:自儿时确立了此生既画这样的理想,直至现在未曾改变。未来的道路上怎么坚持这个问题在我这里不成立的,首先我不知道未来还有多长,每天醒来知道还可以画画,每天的醒来与作画不断的积累,奠定了一个创作过程。再者,坚持对我来说也不存在,因为除了画画还能做什么呢!内心不断涌现出的境意得用画笔表现出来,如同饿了自然就像吃饭一样,只不过在画画上我一直是饥饿的,心中境意犹如涌泉要不断地去表现,这不是刻意的坚持,这是自然而然。

我会一如既往地以佛教造像为主要创作题材,这一题材乍看起来好像规矩特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不大。但我看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菩萨像,是放下执着,不在分别,去除妄想之后的感悟,是无比舒适的状态。如何将这种状态程现在画面之上,就是我不断完善的课题。过去的十年间以罗汉造像为主,接下来我会逐步偏向菩萨造像的主题创作。从罗汉倒菩萨,形体的变化也将会促进画境的不断深入。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因为艺术表达的不是浅薄的表象,而是深层次的人性,这人性的核心是净定的,是更应该用艺术形式呈现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自己的,绘画,水墨画,艺术 自己的 绘画 水墨画
下一篇:记著名国画家张宝文_国际-张宝文-中华-同年-授予||上一篇:高世名:在数字时代,感受力的贫困与解放的艺术_中国美术学院-数字时代-人工智能-生产-旧金山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