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盛世翰墨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徐汇区书法篆刻作品展昨开幕_海派文化-《陋室铭》-爱好者-展览-上海

编辑:彭菲 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周慧珺书写的《陋室铭》新民晚报记者吴旭颖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

ZjkiBUUhINy4ivkl1rjDsBd08lOhWa8IDhhhFAGJ.jpeg

图说: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周慧珺书写的《陋室铭》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娟秀的字体印在方格宣纸上,被装裱在玻璃画框内,显得静谧而雅致。昨天,“盛世翰墨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徐汇区书法篆刻展在上海图书馆第一展厅开幕。这篇上海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周慧珺书写的《陋室铭》被作为展览的第一幅展品展出。

本次展览准备历时2个月,面向整个徐汇区年满18周岁的全体市民公开征稿。与此同时,大赛组委会还向全市海派书法名家、各区书协领导等发出邀请,共收到近200件投稿作品。参展作者中有“30后”的专业书法家,也有“90后”的书法爱好者,大师和市民爱好者的作品零距离荟萃,同台一较高下。他们围绕着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以不同类型的书法作品和创作形式传递了艺术爱好者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能量。最终,经组委会筛选,展览共展出了120余件书法篆刻作品。此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承运题跋的《清明珠琴拓本》也亮相本次展览,吸引了不少拓印爱好者慕名而来。

徐汇区文化局局长陈澄泉表示:“徐汇区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名人荟萃,人才辈出,从古今融合到中西合璧,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沉淀与打磨,已逐渐成为了上海城市精神文化的缩影。我们希望通过政府与艺术家的共同努力,用文化的厚度浸润城市品格,与时俱进,服务市民,以文惠民精心打造文化工程,建设成一个文化厚重的中心城区。”(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关键字: 内容标签:爱好者,展览,上海,书法家,海派文化,《陋室铭》,爱好者 展览 上海 书法家 海派文化 《陋室铭》
下一篇:看“90后”何佶佴“膨胀”的艺术雄心,首个个展就“调戏”艺术圈_八号桥艺术空间-何佶佴-展览||上一篇:高士明:在数字时代,感受力的贫困与解放的艺术_艺术教育-技术-生产-人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