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共享资源_互助合作_——2018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观察_美育-博物馆-美育-互动

编辑:陈耀杰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近年来,我国的美术馆越来越重视其公共教育职能的发挥,既借鉴国际经验,又结合实际国情,积极探索并持续开

近年来,我国的美术馆越来越重视其公共教育职能的发挥,既借鉴国际经验,又结合实际国情,积极探索并持续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教育服务,为提高国民综合素养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日前,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共享·交融——2018年全国美术馆公共教育年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约70家美术馆的业界同行和特邀专家学者等共120余人聚首,展开探讨交流,以期激励创新,凝聚队伍,共同推进我国美术馆公共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此次年会的举办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响应和贯彻。这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三次全国美术馆公教年会,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馆要搭建好大众美育普及的平台,发挥提升国人审美素养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晴主持。此次年会重点探讨的两大议题分别为:面对当前校外教育机构的新理念和新形势形成的挑战,美术馆公共教育如何提升公教理念和形式;在我国学校教育日益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下,美术馆公共教育如何探索馆校合作的路径。

转变理念以真正服务观众

美术馆是提高全体公民视觉素养独具特色与魅力的场域。进入21世纪,政府与民间共同开展与推广美术馆视觉艺术教育,将美术教育融入所有的正规与非正规教育之中,是一个必要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初熹说:“我看到有一些国内外的当代艺术作品通过公教活动与观众有了互动联系,但往往这样的互动只是浅层次的,并没有达到能让观众理解作品的层面。”为此,她建议美术馆公共教育应当转变美术鉴赏的理念,从审美经验转向艺术体验,并开展以指导观众学会美术鉴赏方法为重点的公共教育,因为教会观众如何欣赏更甚于解读作品本身。

烟台美术博物馆馆长张硕分享了该馆作为地市级美术馆把基层作为精准服务的地点和对象,建立了基层共享分管制的公共教育模式的经验。他认为,短时间内这一举措给烟台美术博物馆带来了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聚焦问题转向了解决问题;二是从吸引大众转向了服务大众,美术馆绝不是只为精英和美术爱好者提供服务,而是为大众提供美育的机构;三是从被动输出转向主动生产,美术馆从以前的有什么,公众就看什么接受什么,到现在公众需要什么,美术馆就主动生产什么的转变。”他说。

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副主任庞桂馨表示,在2017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答记者问的时候,特别提到了今天的文化服务要将政府“端菜”与群众“点菜”结合起来。而今天美术馆开展工作的理念也正逐渐向“以观众为中心”靠拢。这一年来中国美术馆在开展公共教育工作上的努力体现出了美术馆人服务大众的理念和身体力行的探索。

馆外合作须找准关联点

当下,除了美术馆外,还有各种独立的公共教育机构与文化公司也参与到了社会美育的工作中,他们的很多工作方法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一方面给众多美术馆带来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美术馆公共教育理念与方法的转变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北京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副主任果美侠表示,每天面对庞大的观众量,故宫现有人力远远不够应对他们在馆内的公共教育需求,因此,这就提出了与馆外机构开展合作的必要性。“我的态度是必须合作,不管是与学校还是企业性质的研学机构合作,都是为实现资源的互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博物馆公共教育的能量。馆外教育单位有比我们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执行方法、比较强的执行力和专门的执行队伍。在合作中由美术馆、博物馆一方负责质量监控,机构方负责具体教育行为的执行,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博物馆对公众教育项目执行能力的方式。”她说。

中华艺术宫公共教育部主任朱刚分享了他们秉持高端品质、平易态度与经典特色开发系列成人教育项目的经验。该项目通过多种新方法对馆藏资源进行再度发掘与重新阐释,并借助社会平台,联合其他优质资源,扩展了公共教育的社会效益。据他介绍,中华艺术宫于2013年起成为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的成员,由此就与很多社会其他艺术站点进行了有效合作与互动,例如曾与古琴教育机构联合策划了“古画中的古琴”活动,该项目把古画中与琴有关的传统文化元素提炼出来,找到了它们之间的文化关联。他们的实践提示了选择合作资源时,文化关联性的重要。

这就是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尹少淳所提出的以美术与自然、社会、个人进行连接的“点”作为主题。“如何选择主题是需要大家思考的。我认为,第一是选择有争议的,第二是选择适合学生兴趣的,第三是能与美术很好结合的,第四是现实中存在的,第五是能够引发深度学习的,第六是有底线的。”他说。

馆校携手重在互动提升

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美术教育以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单位,美术馆与学校各自承担着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而两者开展合作互动无疑是能使成果最大化的有益方式。

如何开展馆校合作,上海博物馆有着自己的经验。据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介绍,目前,上海博物馆在本地有40多所教育基地学校,包括上海市的重点高中、初中和少量的小学,预计到今年年底达150所左右。开设基地学校是为了以点带面,很多实验性、拓展性的工作首先是在基地学校里开展的。陈曾路认为,学校主管了学生和教师这两个非常重要的与美术教育相关的对象,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教师的作用比学校更大。“我们发现,在展厅里,博物馆工作人员和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行为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尽管我们也出版了《公共历史教育手册》和即将要出版《教师手册》,并上线一个教师资源库,老师们会根据主题去设计课程内容,但我后来发现这件事情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老师能叫得出学生的名字。在互动和体验的过程中,这能给小朋友非常好的记忆。这个记忆是一颗种子,它总有一天会发芽。哪怕老师讲的不一定对,但学生记住了在博物馆的美好体验,将来还会来,这就达到目的了。”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吕鹏也非常认同教师在开展馆校合作中的重要性,他从两个方面阐述了馆校合作对教师研修的提升。首先是“教”,馆校合作为学校、学生、美术馆之间搭建了新的平台,也就能促使老师尝试新的形式教学;其次是“学”,准备一堂美术馆或博物馆课程,老师首先要亲自去考察再设计课程,而思考如何利用美术馆的场地和展品实施教学活动,这对老师来说是再学习的机会,当然,对学生来说,一次有意思的美术馆课堂可能会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吕鹏表示,可以从制定美术馆课程标准,研究和开发美术馆课程设置的策略和方案;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多方位的学生美育综合实践活动,拓展美育教育实践空间;培养和建立馆校合作的专业团队等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博物馆,美育,互动,馆校合作,美育,博物馆 美育 互动 馆校合作 美育
下一篇:陕西人民书画院西安华南城艺术中心成立典礼_在上海耀名当代家居体验馆举行_书画院-西安-当代||上一篇:德国各地文化机构签署联合声明反对极右翼_联名-声明-文化活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