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刘家洼考古新发现报告会暨渭南考古工作研讨会在澄城召开_工作-墓地-刘家

编辑:刘爽 来源:陕西省文物局网站
 
​10月25日至26日,刘家洼考古新发现报告会暨渭南考古工作研讨会在澄城县召开,会议为期两天

DtMkRQtALgNIdWbT22RuPBFHQ0q1n0SeVW5PrlqI.jpg

​    10月25日至26日,刘家洼考古新发现报告会暨渭南考古工作研讨会在澄城县召开,会议为期两天,来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渭南市文物旅游局、澄城县政府多位领导与专家学者以及其他同仁、媒体记者参加会议。

     25日下午,省考古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专家与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及各县市区文物工作负责人一行,参观考察了澄城县刘家洼墓地及良周遗址。

      随后,举行了渭南市第二期文博干部田野考古培训班结业仪式并颁发结业证书。本次培训为期15天,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雷兴山、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天恩、副研究员种建荣等,就田野考古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及疑难问题为学员亲自授课。参训干部严格按照培训日程安排和要求圆满完成了本次培训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结业仪式上部分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分享了参与培训班的收获,传递了对文博工作的热情。

      26日早上,召开了刘家洼考古新发现报告会暨渭南考古工作研讨会。澄城县政府副县长薛颖、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局长刘忠生,种建荣分别进行了开幕致辞。

      会上,省考古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孙战伟对刘家洼考古新发现进行了汇报,说明了刘家洼墓地应该属于周代芮国的一处重要墓地,较韩城梁带村墓地略晚,这就表明芮国后期曾由韩城迁徙到了澄城。刘家洼墓地的发现与发掘,是关中东部两周考古的一次重大发现。目前刘家洼墓地已被公布为第七批省保单位,正积极申报第八批国保单位。 

      随后,来自省考古院、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的九位专家围绕渭南地区的考古工作进行深入研讨,对渭南地区的考古工作现状做出具体分析,从渭南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对考古工作未来的开展提出指导建议,并与听众展开交流。渭南地区素有华夏之根、文明之源的美誉,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考古工作前景广阔,同时也任重道远。

      最后,会议就渭南考古工作达成共识,以此次考古工作研讨会为一新起点,通力合作、开放包容、传承创新,共同为渭南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努力奋斗,翻开渭南考古工作的新篇章,同时也向全社会呼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并为此积极行动。


关键字: 内容标签:工作,墓地,刘家,工作 墓地 刘家
下一篇:闻立鹏:_追寻至美的脚步_始终不曾停歇_闻一多-油画-追求||上一篇:詹建俊:_美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动力_美-美育-作品-创作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