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汉桥话画:宋代宫廷花鸟画李迪《雪树寒禽图》_李迪-《雪树寒禽图》-北宋-绘画-宋代

编辑:张凯 来源:搜狐文化
 
《雪树寒禽图》是李迪的代表作之一,是他晚年绘画的精品。此图长116.1厘米,宽53厘米,绢本,设色。

《雪树寒禽图》是李迪的代表作之一,是他晚年绘画的精品。此图长116.1厘米,宽53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上海博物馆,上面署款“淳熙丁未岁李迪画”,淳熙丁未是1187年宋孝宗时期。

唐宋时期中国画家的写实能力是非常令人赞叹的。《雪树寒禽图》即是一例。画面很简单,图绘一棵枯树枝干槎桠,主干以S形向上伸张将画面撑起,无论是枝干的虬曲还是笔力的遒劲挺拔,都无可挑剔。树根旁穿插一丛竹枝,其枝叶布排的高低疏密还有其自身及与枯树间的穿插错落都合乎真情实理,尚未枯黄的竹叶上扑压着一层皑皑的白雪,叶梢微垂。坚硬的秃枝上却立着一只颜色美丽、毛羽微膨的山禽,造型精致,神情安宁,不畏风雪严寒所困,使寒冽萧瑟的画面平添了生机。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果从画法上来分析这幅画,李迪也的确当之无愧为南宋最优秀的花鸟画家。除了留出的土坡外,画家用墨和颜色将绢都染深了颜色,使得整幅画面在感觉上倾向于肃穆宁静,更好地衬托了主体景物的情境氛围,虽然没有光线、没有具体的背景,却给观画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意象空间。雪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一直是个很受喜爱的题材,在山水、花鸟、人物各种题材中都频频出现,画家们表现白色的雪也都各有高招。历史上,唐人画雪,用“洒粉法”,弹洒白粉以示雪花,而五代后水墨盛行,就改用墨色烘染、留白,以示积雪,但也有遗憾处,无法体现飘洒着的雪花。而《雪树寒禽图》则融合两法,背景用墨色层层积染为主,薄染白粉,仅在飞禽的背羽上略敷青色,已然在素雅中透出明艳,既烘托气候的阴冷,又在枝叶及地面上留白或加染白色以示积雪,同时也为弹洒白粉打好深色的底,这可能是因为在这幅画中白雪占的画面比例很小,用浓重的效果来表现,一是对画面有提亮的作用,而且使画面增添分量感。

可以看到,画家对于鸟雀与竹子的刻画仍然是工致严谨的,每一片双勾的竹叶都注意到一些细节的处理,如在不同位置竹叶上雪的颜色的变化,以及每一片竹叶的叶尖都稍稍发黄,与自然界中竹子生长的自然规律十分吻合,不但李迪如此,宋代很多出色的画家在表现竹子时都注意到了这一点,足见其观察之细。鸟雀的刻画更是极尽能事,一看便知有极深厚的写生功夫在手。这一切,离开对枯树、雪竹、山禽的长期且严谨的写生和观察是不可能的。从这幅《雪树寒禽图》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黄家风格对描绘对象的工细严谨的把握与表现,也可以看到整画面的宁静疏朗与崔白新风的关联,好的画家对于传统总是不带什么偏见地汲取、融合与创造。而在构图上,仅画与主题有关的一棵树、一丛竹、一山禽,背后不画一物,都显示出宋代院体花鸟画无论是绘画技术和绘画观念上的渐趋成熟。

这是一幅特别安静的画作,静得让你会屏住呼吸,和山禽一起静静地望着某个地方,它保持着一个姿态,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它那淡蓝色的羽毛好像有抚慰人心灵的奇妙作用,看着它,似乎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画趣拾珍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宋太祖赵匡胤总结了前朝覆灭的历史教训,得出“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并使其在宋王朝建立后的三百年间一直得以保持。为此,宋代在国家制度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士人进取和文化发展的措施,使得士大夫阶层迅速壮大,抑制了门阀世族的势力,避免了唐朝末年门阀争斗,使得国家得以相对安宁,农业及手工业生产遂得以迅速发展,城市商业经济突飞猛进。两宋时由于“崇文”的策略致使国家武备不紧,但学术却特别昌盛,使得思想文化取得巨大发展,像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程朱理学等。文学艺术的成就也是继唐代之后的又一高峰,宋词的长短句抑扬顿挫更加适合宋代士人尽情尽兴地抒发情感,古文成就也在唐代以后登峰造极。宋代文化的繁荣不仅是时代政治气候和经济形势造就的结果,更在于这种文化的成就又营造出这个时代特殊的文化氛围。

李迪《雪树寒禽图》布局

宋代皇帝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又非常喜好绘画,促使宋代院体画走向繁荣。北宋建立之初,立即继承西蜀、南唐旧制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并扩大其规模,网罗天下有才艺的画家到宫中任职并给予优厚待遇。因此宋代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院体画繁盛时期,绘画题材广泛,技艺全面而精湛,成就颇高。北宋还建有“秘阁”,收藏历代名画,由画院中的高手兼管鉴定,既满足了皇家欣赏和装点宫廷殿堂的需要,也为画院画家研究古代绘画传统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李迪所处的时代在宋徽宗之后,徽宗赵佶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确实是个名符其实的艺术家,他对中国画史的贡献是无人能取代的。他不仅创作、保护并整理了大量传世佳作,其在位时还将画家的地位也提升到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位置。宋徽宗建立了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颇具新意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到第一名的画家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去马蹄香”,得第一名的画家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使得中国画在艺术上大大超越了唐代。从史料记载来看,宋徽宗注重高度真实,对事物观察的极其细致,正因为徽宗具备这样的能力,才有他人未到的见解,令画师们为之汗颜,造成了宣和画院过于工巧细致的创作风气,甚至有自然主义的倾向。宋徽宗亲自主持宣和画院确实创造了宣和画院的兴盛,但能考入画学者,往往是刻画形象精确或善为人物画的。过分强调拘谨工致,有时也限制着画家的创造。宋徽宗的过于参与和精通绘画自然会使得许多画家不得不迎合他的口味与心意,严重束缚了画家个性的发展和画家的创造力。

北宋灭亡,宣和画院解体。南宋建立后,宋高宗无意恢复中原救回父兄,却把他们心爱的画院办得有声有色,一部分宫廷画家随皇室南迁后陆续进入临安绍兴画院,以后南宋各朝帝王不管国势如何,画院都没有荒废,不仅画院的规模普遍超过北宋各朝,而且在不少绘画题材、领域有所发展,技巧上也有所提高。南宋绍兴画院与北宋宣和画院在艺术追求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也有不同之处。到12世纪后半叶,南宋山水画已完成了由北宋中晚期的平易抒情风格向精奇简劲又诗意盎然的风格演进;花鸟人物画则逐渐出现两种面貌,一是适应宫廷趣味,走向精工妍丽、富贵典雅,二是吸收文人画与禅僧画的优点而走向清灵俊逸。南宋宫廷画家的待遇比北宋有较大的提高,皇帝不再过分干涉画家的创作,宽松的创作环境使得画院画家的个性充分发挥,让许多在北宋画院中原本默默无闻的画家顿时个性鲜明,完成了艺术上的升华,像李唐八十岁时完成的山水画变法深深的影响了当时南宋的山水画和全景花鸟画。

李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中成长起来的,虽然南宋时期的国力已经无法与徽宗时期相比,但却沿袭了北宋尊祟画家的传统,这使得李迪可以自由地发挥其才能。李迪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宋代宫廷花鸟画的特征,基本保持北宋工细写实的画风,如注意特定和瞬间的意境与情态的表现,构思新奇,主题鲜明,描绘生动,笔墨精妙,手法多样,给人以清新优雅之感,尤其重视对动植物形象情状的观察研究,他笔下的花草树木务求生动逼真、合情合理、一丝不苟,反映出宋代宫廷贵族的审美特征。

《雪树寒禽图》极有意境,冰天雪地,寒风潇潇,在一片肃杀的环境里,一棵凋零落叶的古树上仍旧栖息着的一只山禽是那么的安详淡然,在它的表情中全然看不到一丝的胆怯畏惧,无视自己所处环境的恶劣,整个画面透露着一股盎然生机。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理解成是画家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呢?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风霜严寒或可用于对人的一种困境的描写,那么即使处在寒冷且凄凉的世界里,也需要保持心态的平和,唯有如此,才能让人们在恶劣环境中看到一线生机,人生困境也许才会慢慢出现一丝的转机。就象这只山禽儿所表现出的那种超脱的、积极的心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李迪的画风也并不是都如《雪树寒禽图》这般安静,他的另一幅代表巨制《枫鹰雉鸡图》极具戏剧性,用强烈的对角线构图将鹰与雉鸡分别列在对角线的两端,让整幅画面都陷入到矛盾之中,而对于鹰与鸡细节的刻画也恰如其分地将鹰的凶猛专注与雉鸡的仓皇绝望传神地表现出来。这幅画作充分表明画家不仅有着控制巨幅作品的能力,而且对于瞬间的把握也令人称绝。更让人佩服的是李迪不仅能画这些大画,在处理像《鸡雏待饲图》小册页时也是得心应手,让人对宫廷画家全面的技能有最直接的感受。

李迪是我国两宋花鸟画家中杰出的代表,他的绘画题材涉猎广泛,表现手法多样,即保留了北宋绘画的优良传统,又有着南宋绘画的独特风貌,反映出花鸟画艺术在时代变革中的精神风貌,是研究宋代美术史上一位绝对不容忽略的艺术家。由于李迪在画史上的祟高地位,其作品被历世历代尊为“神品”而珍藏,故其传世作品数量较多。其作品也历来成为画家争先仿效的对象,很多名家都模仿过李迪的作品,从李迪的作品中汲取创作上的灵感。可见李迪对后世影响之大。

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不仅是一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艺术鉴赏家,川端康成最推祟的画家是两位中国画家,他在《花未眠》一文中这样写道:“李迪、钱舜举也好,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也好,许多时候我们是从他们描绘的花画中领略到真花的美。”这里所说的钱舜举就是元代画家钱选,李迪是南宋画家,宗达、光琳、御舟以及古径则指的是几位日本画家。

李迪的作品《红白芙蓉图》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被日本政府定为“日本国宝”。《红白芙蓉图》(共两幅)绢本设色,各纵25.2厘米,横26厘米,一幅为红芙蓉,一幅为白芙蓉,是举世公认的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这两幅作品原属圆明园收藏。两幅画本来应为各自独立的册页,但为了配合由日本茶道的审美观所诞生的唐绘鉴赏(此唐绘是指自中国带回日本的绘画),因而被改裱成一对挂轴,在两幅画的左上部都题有款识:“庆元丁巳岁李迪画”,两幅作品均设色妍丽、清韵自具,红白芙蓉鲜艳欲滴,似迎风带露,灿然开放,其精湛的绘画技艺及其画面所营造出的那种独特意境和浓郁的趣味性,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李迪,生卒年不详,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南宋院体花鸟画最具影响力的画家。画史中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得很少,夏文彦在《图绘宝鉴》中说他北宋宣和年间时任职为画院授成忠郎,南宋绍兴年间复职为画院副使,赐金带,历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如此说来,李迪应该是位历经“靖康之变”,从北宋进入南宋的宫廷画家,并且活跃于宫廷画院几十年,这在南宋成书的《洞天清禄集》中也有相似记载,作者将李迪与李唐、萧照等人并称为“南渡”画家,但在一些落有李迪名款的画作上,所标的年份却与这些记载有些不吻合之处,其中细节还需要艺术史家们进一步研究,但李迪活动在南宋初期,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结论。他画多艺精,颇负盛名。工花鸟竹石、鹰鹘犬猫、耕牛山鸡,长于写生,间作山水小景。构思精妙,功力深湛,雄伟处动人心魄。所作《枫鹰雉鸡图》温柔娇嫩可爱,《鸡雏图》形象生动超拔,刻画细致入微,各具神态。山水画学习李唐技法。传世作品多,且大多有年款。淳熙元年(1174)作《风雨归牧图》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淳熙十四年(1187)作《雪树寒禽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庆元二年(1196)作《枫鹰雉鸡图》轴,庆元三年(1197)作《鸡雏侍饲图》册页、《猎犬图》册页,现均藏故宫博物院。所见李迪画作最晚的年款为庆元三年(1197),如果追溯到北宋宣和七年(1125),时间跨度为七十三年,据此推算,则李迪的年龄应在九十岁以上。


关键字: 内容标签:北宋,绘画,宋代,画家,李迪,《雪树寒禽图》,北宋 绘画 宋代 画家 李迪 《雪树寒禽图》
下一篇:有一种展览叫“网红展”_年轻文化-艺术-自拍||上一篇:“2018北京798艺术节”落幕_吸引数十万中外来客_活动-主题-互动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