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一通崭新的汉白玉材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标志碑在梁带村遗址安装到位,标志着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自新馆正式开放以来,又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崭新的“身份证”。
据悉,在陕西省文物局统一制作保护标志碑和界桩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筹措经费,组织安全保卫部、遗址管理部等相关人员,按照规定和要求安装在梁带村遗址分布范围的显著位置。其中50根保护范围界桩分别安置在遗址范围边界上,两桩之间的距离在100米至200米之间,白底红字,远远望去,格外明显。该桩的设立对于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文物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不断完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物保护意识的一个重要措施。
新的标志碑竖立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南门广场右前侧,碑身正面明确注明文物保护单位的名称、保护级别、公布机关、公布时间等,背面为文物保护单位简介。整个标志碑坚固牢靠,美观大方,碑文字体有隶有宋,清晰流畅,在红、黑两色的搭配下,显得光彩夺目。该碑的竖立,既起到了保护文物的标志、警示作用,又可以使人们直观准确地了解到所保护的文物对象、内容、价值等,也为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增加了文化内涵、提高了游览观赏价值。
“梁带村遗址”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芮国遗址,以发现保存完好两周时期芮国贵族墓地而闻名。经过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两周时期墓葬1300余座,车马坑64座,其中大型墓葬7座。出土了金、玉、铜器等各类文物2万余件(组),仅珍贵文物就有3千余件(组),其中国内首次重大发现的文物70多件(组)。该遗址以其等级高、规模大、保存完整、遗存丰富而闻名,为陕西地区继兵马俑及汉阳陵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200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字: 内容标签:保护,界桩,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界桩 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