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大同”赠蒙古
近日,蒙古政府举行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一山的雕塑作品《文明大同》的受赠仪式。《文明大同》这件作品通过红、白、黑的碎片化的抽象块面,体现了艺术家对不同思想,求同存异以及多种不同符号学谱系的解构和分析、质疑与思辩。该作品的整个运输安装过程由中方团队与蒙方当地团队共同完成,在语言不通等客观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以“人心相通”的民间交流方式协力完美完工落座。
蒙方代表文化艺术部部长 Gendendarma Bat-Erdene 在捐赠仪式上亲自为艺术家一山授予了收藏证书,并宣读了书面感谢信。共同出席捐赠仪式的还有总理顾问Damdinsuren、蒙古国艺术家联盟主席TUMURBAATAR.B(图木尔巴特尔)、蒙古国立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 URANCHIMEG Dorjsuren、国际策展人顾振清,以及众多嘉宾。
蒙方文化艺术部部长Gendendarma Bat-Erdene 为一山颁发收藏证书
中蒙两国山水相连,互为重要近邻。蒙古国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两国地缘相邻、文缘相通、人缘相亲,这便是双方艺术交流合作的坚实基础。蒙方更是称赞一山是一位具有情怀的国际主义艺术实践者。
《文明大同》这件作品,最初是由蒙古国艺术家联盟主席 TUMURBAATAR.B(图木尔巴特尔)通过视频的方式与在中国内地的一山交流后选定的。对于艺术家一山而言,亚洲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四海一家、五洲共存的理念,仍然是一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诉求。亚洲传统文化精髓中的阴阳五行与欧洲文化渊源中的几何主义的集合,不仅是一山在内在知识结构上自我言说、自主创新的一种灵感闪烁,更是信息时代下,数字化思维推进到当代语境的一种因应方式和形式转换。
《文明大同》这件作品以抽象的块面按照艺术家灵活多变的数字化构成编码,结构为具有全新意义的立方体。这些立方体相互对接、叠加和重组,不仅在形式上重构了一个个立柱式的空间构件,而且在语境上指代了现代社会、个人与外部环境沟通、对话并走向和谐共处的一种可能性。五柱是按照中国传统围合式院落结构而构筑起的文明大同世界。
一山作品《文明大同》落座乌兰巴托国际赛马场公园
《文明大同》作为高达四米五的大型雕塑,实操的困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整个运输安装过程由中方团队与蒙方当地团队共同完成,在语言不通等落后的客观条件下,以“人心相通”的民间交流方式协力完美完工落座。艺术家一山也一同现场参与了协调布置,为《文明大同》在乌兰巴托国际赛马场公园的永恒安家选址落户。
现场协作安装落座
捐赠仪式期间,图木尔巴特尔对一山的珍贵馈赠表示感谢,并表达了双方希望通过艺术推动和平与友谊的美好期望。他代表艺术家联盟赠与一山感谢信,并将其个人油画作品赠予一山收藏存念,此外还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艺术家来蒙古国交流做客。
蒙古国艺术家联盟主席TUMURBAATAR.B(图木尔巴特尔)赠送油画作品
捐赠典礼当日,乌兰巴托大雨滂沱,然而各方贵宾仍如约而至,蒙古友人说道,按照蒙古国习俗,遇事突逢大雨大雪,都是最好的吉兆与祝福。一山笑称,这正如他的艺术实践之路,总是充满困阻,而后又拨开云雾见彩虹。在未来他还会把这条艺术无国界的友谊之路走得更远、更深。
蒙古国乌兰巴托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将“最佳艺术家”殊荣奖授予一山
一山的公共艺术作品对世界上不同在地环境的介入和不同社会建设的参与,彰显了不同环境属性和社会文化属性所孕育的一种人类共性和共识。这种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个人的互动所激发的认知和认同,无疑预示着未来社会的兼容与共享,人类多元文化的一种良性的文明共同体及其文明生态系统。
撰稿人:游艺
志愿者与一山作品合影
一山接受蒙古国电视台采访
乌兰巴托赛马场公园负责人赠送一山冠军马雕留念
关于艺术家
一山
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当代艺术家
主要探索水墨抽象化、电子抽象绘画及空间艺术多形态研究
曾获奖项:
蒙古国首届乌兰巴托国际艺术节“最佳艺术家”奖
美国纽约第二届亚洲艺术节展览“当代水墨创新奖”
第三届阿根廷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提名奖
作品曾参加2018年平遥国际雕塑节,2018年土耳其国际摄影展;第三届阿根廷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联合国总部展览;法国大皇宫艺术沙龙展及第57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蒙古国2018年UB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性重要展览,其最新个展即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14年,一山首次建构并提出“后水墨”这个当代水墨艺术的学术理论,出版《极无2014—山先生当代后水墨作品集》、《一山先生当代后水墨作品集》及《后水墨》学术专著;水墨作品被联合国总部、今日美术馆等机构永久收藏。
雕塑作品捐赠给威尼斯、罗马、米兰、巴黎、蒙古国等地。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大同,作品,水墨,雕塑,当代艺术,大同 作品 水墨 雕塑 当代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