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著名国画画家徐葆欣于2020年3月27日22点15分因病在上海去世_享年_徐葆欣-上海-自己的-中国-画家

编辑:李家丽 来源:雅昌网 
 
徐葆欣,号溪山居士1943年出生于上海,1960年考入上海美专,1988年赴日留学,1992年日

AWXLWm1kvHhmVF7aPXtqNIHV1PakQKZl0QwaJqXY.jpg

徐葆欣,号溪山居士  1943年出生于上海,1960年考入上海美专,1988年赴日留学,1992年日本庆应大学毕业,1998年归国。为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全日本美术协会会员,日本现代美术家联盟会员,日本水墨画欣成会,日本书画久根会主宰等。

1962-1964年创作国画《小会计》、《四送条屏》参加上海美术展并获奖,崭露头角。1986年在深圳京鹏宾馆举办个展,1987年上海大观园展示厅个展,1989年在日创建水墨画欣成会,1990年作品《月光如水》参加日中水墨合同展获优秀奖、《扬子江》参加东京都美术馆90秋联展获优秀奖,1991年作品《春雨》、《富士山》参加日本平成展获优秀奖,二百余幅作品为日本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出版有《徐葆欣画选》、《旅日画家徐葆欣水墨画选》、《中国名画家徐葆欣集》、《墨·韵 徐葆欣绘画作品集》、《中国优秀美术家徐葆欣牡丹画集》等多册。归国后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两次大型个展,在青浦博物馆举办了汇报展。至今海内外个展三十一回。

rrFpfMfezan0dHiNrVnHn2MlzmpROa8fcq9HZ1DQ.jpg

anFi5gSBZalivxf58NScQgRH5oS4U1vqz8LXaJXj.jpg

2VJXerIhT7OcuhqHA9QoUZsCRWwJ0u1LcS51ibDi.jpg

BxrPow69eofZ5XgJBpBfAGz5QkbQyNpBVgjDvuDh.jpg

徐葆欣作品

画家徐葆欣求学于堪称上海美术人才摇篮的上海美专,受教于应野平、俞子才等诸多名师。他年轻时既有“才子”之称,上世纪六十年代即以国画《小会计》《四送条屏》入选上海美展并获奖。八十年代末,学有所成的徐葆欣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怀着美好的艺术梦想,扬帆起航,负笈东渡扶桑,开始一段新的艺术传奇。作为学生,他在世界著名的学府庆应大学刻苦探寻着艺术的真谛,作为画家,他像鉴真大师弘扬佛法那样,虔诚地向日本朋友传播中国画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内涵。

spYI6uXdN5VUPykpimHnXy0jOD5Jnr9JRRiBQQMN.jpg

水落陂塘秋日薄

留学期间,徐葆欣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一个学习中国画为主的书画团体——“欣成会”,被推选为会长,下设九个分部,两百余人,除日本人外,还有来自法国、印度、夏威夷、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的侨民,每年组织旅游写生、会员联展,还举办研讨会、观摩画展。“欣成会”引起了日本媒体和同行的关注,《朝日新闻》《东京时报》等媒体追访报道。十数年间,徐葆欣在日本创作作品数百,教授学生数百名,走遍日本名山大川乡村田野,从日本艺术中吸取养料。同时,把中国绘画艺术蔓延到日本人民心中。尽管在日本名利双收,但徐葆欣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只有扎根中国的土壤才能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看着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百花齐放,上海涌现了大批的展览馆、文化馆,徐葆欣回国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1998年,他终于放弃了在日本开辟的一片天地,回到家乡上海青浦,开始了他的艺术寻根之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在日本所学的艺术精华,融入到中国画的绘画艺术中,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和创新。

MhL6DBEic3gL4n1kDAPXmdyncyisgkRZsZBhAnR7.jpg

青山隐隐水迢迢

徐葆欣把中国画传统的用笔、设色、写意、青绿、泼墨、泼彩等在中国画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洞察彼此间内在的关联性,从而拥有了一种将各种技法有机综合的艺术空间,在宣纸上突现了一个属于徐葆欣创造的由山水、小品、牡丹构成的艺术世界。他的山水除了笔墨以外,最令人瞩目的是泼彩和泼墨的和谐结合,画面上,大批流动的介乎于黑白灰之间的墨色和大批流动的彩色,彼此呼应,彼此交响、彼此对话、浑然天成。它们象雨象风象云岗象水雾,弥漫在峡谷之间,萦绕在群山之中飘逸在水乡泽国。秀逸而空灵,既传神地抒写了江南山水独有的湿漉漉水淋淋的云烟迷离的神韵,又恰如其分的散发着大自然万古流淌生生不息的气韵。同时他的山水在美学上特别注重技巧服务于意境,幽深、恬静,即使风雨来袭也另有一种从容。正是这种意境的营造使其有了与西方风景画完全不同的旨趣和情调。

qvlC23YxtXFUKIXurvMwte6CBKfjyMfdEFfjA97a.jpg

一路青溪采药归

徐葆欣说,泼墨法是激情的东西,目的是为了释放自我,追求个性鲜明,展示有现代效果的水墨画新风格,根据构思,为抽象墨块赋予意象体味,用浓淡、空白和活眼,描绘出大的结构,开合气势,抽象中现具象,描绘出意境,使色调丰富,气势雄浑。徐葆欣将对江南山水的真切感受,自然界浑厚的繁盛气象演变成或深厚沉积、或轻洒飘逸的笔墨世界,以传统笔墨为主导,以‘绘’为主‘泼’为辅,润然而不失笔墨的根本,来实现对色彩、肌理的运用,虚实相生,相得益彰,作品《烟浪有归舟》《泊岸图》《江海一归客》《绿荫彩翠》《野水白云外》等均呈现出一种神秘、氤氲、空渺、宏大的幻境。

评论家称,徐葆欣先生的山水画,无论是其构图抑或其水墨、色彩洇敷,皆有别于熟悉的传统中国山水画形制,在图式视觉的构成上,善于运用水洇于宣纸上形成的透痕,造成峰峦或云水相隔的空间感,从而使传统的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与艺术形式的表现具有时代性,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基础上,与国外先进艺术相结合,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形成泼墨与泼彩的主要创作手法。

WqXOo4XoDb1pve0KRV0qBt6boK2SZLrMHqcOs3kX.jpg

烟波江上

如果说,他的山水突出的是大自然的优雅浑厚的话,那么,他的小品更侧重于人间情怀的烟火气息。村口的嬉戏,夏日的小憩,暮归的羊群,过年的鞭炮,各种正在现实生活中消逝的童年情景,生动质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温馨得让你的灵魂为之轻轻颤动,让你沉浸在那尚不遥远的梦中回味不已。而他的牡丹除了花王的富贵华丽之外,透过近乎透明的花瓣和怒吐的花蕊,更可读到一种生命的高贵和娇柔,读到一种发自画家内心的对美的热烈礼赞。

0DlHNmVDgMoJjABdugV1iYJxM50D4yZ1IU1pPXpq.jpg

​画家需要想法,东瀛归来,使徐葆欣有了许多新的想法,使他更加坚信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坚信中国画的生命伟力,坚信中国画拥有更美好的未来,而中国画的美好未来,需要画家有自己新的想法去开拓中国画的潜能,徐葆欣的新想法就是要锲而不舍地去寻找“中国画的现代艺术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契合点”。当他用自己的想法去照亮自己的创作道路时,就有了他在新的世纪贡献的一批新的中国画作品了。

几十年来,徐葆欣潜心专研,手不释笔,在书画艺术领域不懈追求,吸收了日本画在追求意境与气韵上所调动的一切手段,避开形式上的摹仿,而是注重于气韵上的发挖,信手拈来,皆是神笔,现已在国内外举办个展三十余回,出版书册六集。对于这些成就,徐葆欣则说:“韵是中国艺术之美的最高境界,古人云,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远,无韵则局,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需要付诸一生的努力,不停地攀登。”


关键字: 内容标签:国画,徐葆欣,,上海,自己的,中国,画家国画 徐葆欣 上海 自己的 中国 画家
下一篇:重庆女子小幅精品画邀请展成功举办_艺术-艺术家-重庆-作品||上一篇:反思:万物如何共生?___江苏省美术馆最新线上展开展_线上展-污染-关注-江苏省-人类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