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深圳画院跨年呈现:BORO_&百衲+诗剧场_深圳画院-贫寒

编辑:梁侨 来源:雅昌网
 
()12月14日,“2019善意设计场·BORO&百衲邀请展”在深圳画院举办。“BORO”是指日本江

()12月14日,“2019善意设计场·BORO&百衲邀请展”在深圳画院举办。“BORO”是指日本江户时代和昭和初期的民间传统织物品,由上百块不同的蓝染棉麻布用粗犷的针线拼接而成。如今作为艺术品被世人所知,但在一两百年前,这些粗布“褴褛”却是日本贫寒百姓仅仅为了生存而孕育出来的“生活必需品”。本次展览的BORO展品为已故民俗学家田中忠三郎所收集、保存的,是以青森县为中心的日本东北地区的农民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过的衣服与布料。

mUMzK99IuDrZ5CuUBPy4txQ7t3HYpGqgKB8LucHw.jpg

策展人孔森在现场

12月28日,策展人孔森特别邀请深圳及日本、台湾著名诗人,以“BORO&百衲”为主题创作的诗歌,并由诗人在现场亲自朗诵,“流动的枯山水” 诗剧场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开启,带你走进不一样的世界。

l2a1qBjY3fi0vqdoXLqZ9HXR0mAkQXxKCIHDj1NA.jpg

CZ1z6SVGuOmCVOGXq331ufJvXQzSq3m4mClPX9Kt.jpg

寒冷雪国极度严寒,贫民们裹着麻衣踽踽独行,双双脚印很快被大雪淹没,留下满地白雪洁白无染。下地干活时分,主妇们身穿麻布短衣和耕作裤,回家后换上麻布长衫,日子在屋檐下化成了诗。从寒冷雪国到鹏城初冬,这些衣物跨越了时空。灯光亮了,“BORO”的影子投射到墙上,透出久远的生命之光。千补百衲,褴褛出尘……

yjzxqjNJZEqifXSgvHwP60pM45CfjA7kKrPfdfkC.jpg

DfwE00FjHGIHnBXrFrf29rZZrP24YYSeNIXOEiVh.jpg

ftTikJi7mYuhdXLGBf7cwEEqn9EsyPHiFekVPqlc.jpg

部分诗作欣赏——

被一块布刺中

作者:徐敬亚

一块

洗得干干净净的布,尖叫着

突然变成了匕首

它,已经织成了200年

它使用了100年

一代,又一代,整整五代人

骨骼与皮肤日夜摩擦

一块补丁,又一块补丁

这位身披重甲的老人,突然

倒在了我的眼前

暴风雨在整个博物馆弥漫

隔着再多的补丁

我也认得你

那不是江户幕府的青森

不是日本

那是我遥远的东北

指南针死死指向的东北!

我的亲人,我的寒冷

猫咬一样的疼痛

嗄吱嗄吱的雪

从每一根麻线里向我呼救

我应该泪流满面

但我没有

我只是感到寒冷,一阵阵

彻骨的羞愧

一个时代走了

上帝替我们藏起了那么多秘密

我们却悄悄藏起一把把钥匙

此刻的我

身着锦缎,满腹辛酸

却把自己乔装打扮得这么阔气

我们富裕得连一块补丁都没有剩下

在博物馆里

煞有介事地观赏着邻居的贫寒

而贫寒和不公正

正暴尸于博物馆之外

这就是耻辱

这么空旷的房子也藏不住的耻辱

揭开每一块布,每一丝线

导火索嗞嗞作响,崩断

把匕首插进去

再插进去

让我的疼痛抵达后世

博物馆是个好地方啊

在这里,昨天变成了今天

今天变成了眼睛

感谢那位叫田中忠三郎的人

他把赤贫变成了尊严

我把尊严和伤口藏进每一块布

让每一个再次看到它的人

被漫天大雪一样的锋刃

当胸刺中

2019.12.22

缝 补

作者:远洋

记得那个漫长的冬夜

粗暴的雪

抹去屋顶和道路

抹去乡村生活

昏黄如豆灯光下

母亲用冻得满是裂纹的手

缝补着破碎的一切

当黑幽幽的木格窗

被一抹晨曦映白

我们揉揉惺忪的眼睛

面前蓦地鲜亮起来

那些碎布片、烂布头

变成了花马甲和小棉袄

就像灰暗天空下

突然出现

几小块烂漫的田野

而一只小巧的碎花枕

让稻草堆里

也能做最伟大的梦

从此一个被砸烂的世界

我们破碎的童年

在母亲手中

变得美丽而又完整

于是,屋檐下瑟缩的几只小山雀

在冬日清晨,欢跃地

穿上了春天的颜色

走在巴黎香榭丽大街

作者:从容

小时候看电影《红灯记》

羡慕李铁梅衣服上的补丁

磨着奶奶也在我的衣服上打补丁

她在我的棉袄里子上补了十一块

不同颜色的花布

我幸福地转着圈

挎上姥姥给我做的第一个灰布书包

唱着“我家的表叔数不清,

没有大事不登门”

从没想过

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人拥有私人泳池

把补丁缝在名牌衣服上卖成天价

我见过

虚云老和尚穿过的那件百纳衣

在真如寺的玻璃柜里

每一针每一线都埋着伏笔

走进香榭丽顶级名牌店

接过店员端来的白葡萄酒

连喝了三杯

想找回儿时旋转的幸福

2019.12.12


关键字: 内容标签:BORO&百衲,深圳画院,,贫寒BORO&百衲 深圳画院 贫寒
下一篇:霓美术馆新展:如何在一座彩色的美术馆谱写“黑白”小说?_宋振熙-霓美术馆-展览-苏州-苏州市-致辞||上一篇:耿雪:在“轻重之间”探寻生命的残酷与温柔_雕塑-徐冰-筑中美术馆-耿雪-单间-苏格拉底-艺术家-之名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