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耿雪:在“轻重之间”探寻生命的残酷与温柔_雕塑-徐冰-筑中美术馆-耿雪-单间-苏格拉底-艺术家-之名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轻重之间”——耿雪作品展开幕现场2019年12月29日15:30,由筑中美术馆主办的“轻重之间”—

HLFkE4f2s0pqMXO4D93HWqRSIdU95Nme1MfI1DE2.JPG

“轻重之间”——耿雪作品展开幕现场

2019年12月29日15:30,由筑中美术馆主办的“轻重之间”——耿雪作品展在北京筑中美术馆开幕,展览由策展人Alia Lin策划、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担任学术主持,集中展出艺术家耿雪近几年的8组作品:《金色之名》、《苏格拉底的广场》、《苍蝇》、《童年寓言》、《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土堆》、《天籁》、《自由之绳》,包括绘画、陶瓷、雕塑、装置、影像。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1日。

其中耿雪的最新作品《金色之名》受邀参加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此次展览是其首次完整展出。作品由5个部分组成,除了巨幅影片和影像装置以外,还包括在威尼斯双年展现场未曾展出的雕塑原作和作品的创作手稿,以及《金色之名》创作纪录片:《弗荼澄》。

DOjaXQc8muT6qA3ejPVtmzGCZjGZcgWURq9AvYae.JPG

策展人Alia Lin开幕致辞

在策展人Alia Lin看来,耿雪的作品不断探寻着存在的“重”与“轻”——即生命的残酷与温柔。她的作品既充满暴力,又饱含生命的温度。如作品《米开朗基罗》中作者向雕像吹的那口气,赋予其生命,却又切下他的头与四肢;即便残酷如《金色之名》中的黑白世界,也有代表救赎的金色之船。她关注个体的存在,从低微的生物苍蝇到景德镇的陶瓷工人, 从叙利亚儿童到想象中的泥人......

正如Alia Lin所说:“生命只有一次。无论残酷、美丽或绚烂,一旦它消失,一切就都变得毫无意义。由于害怕永远不会留下存在的痕迹,人类顽固地挣扎着寻找生命的意义,拼命试图获得‘重’,却又逃避着‘重’带来的负担;渴望自由,却又逃避着自由。人注定要陷入‘重’与‘轻’的两难境地,而人存在的关键在于选择的自由。”这是一个充分表达女性本质的展览。

M5No6boUR1EYpBSC3ylTWDnUw1N5mvy87DV7ie1Y.JPG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开幕致辞

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看来,“耿雪的作品极具开放性,不限定于雕塑、影像、观念艺术或者是行为艺术,也不被归类于某一个主义里面,她的作品影像里有雕塑,雕塑里有行为,行为里有观念,所以非常有意思,可以给你看到很多种解读。此外,她的作品既有美感,又有暴力,也非常有社会批判性,同时也非常注重形式语言的运用。她的作品里有很多种对立,但又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有很多不确定性在里面,当然也有很多新的可能。所以每个人对她的作品都有自己解读。耿雪的艺术不排斥任何东西,非常有包容性,既浪漫又感性,又有女性的思考,作品非常前沿,这也是现代艺术新的发展趋势。”

kTCGX4O5ctHjryUKi93oOFse3xQvT07KQpvVeoOV.JPG

批评家贾方舟开幕致辞

批评家贾方舟认为耿雪的作品给予了我们人性的关爱。“她的作品充满了柔情与暴力,这并不意味着她倡导暴力,宣扬暴力,而是在暴力中充分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对生命的关爱。例如《苍蝇》这件作品,一只苍蝇被粘在苍蝇纸上痛苦挣扎,难道就因为它弱小就可以被这么对待吗?这件作品让我感觉到耿雪对生命的关爱。”

dlBztDEGmM6LmFI3kWQ8T4ZLWJVupeDpeKaltLjv.JPG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开幕致辞

即使是外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看到耿雪的作品也感到非常震撼,“从某种程度上说,不管是文学还是当代艺术,我们都面对着这个时代的重大生存问题。耿雪在其作品《米开朗基罗的情诗》、《金色之名》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它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如此多元,这对我们构成了更巨大的挑战。如何处理与我们所创造的世界的关系,这不仅是艺术的问题,也是文学要面临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耿雪的作品让我深受启发。”

OMrLF1mdOzFfb59HKeoBvkEOxbHnSwBkE7IrDr5J.JPG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开幕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庆祥认为:“耿雪的创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当代的神话世界,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以及我们在这个世界的欲望和故事。我为我们同代里出现了这么一位具有世界眼光和创造力的艺术家而感到骄傲。我愿意被她的作品召唤,并爱上她的作品。”

bUd8KGyPUdpYTWtqVHPd0QeIon5Q0nziThi4aRPj.JPG

著名艺术家徐冰开幕致辞

著名艺术家徐冰,作为耿雪的老师,对其今天的创作感到欣慰,“其实今天学和教的关系可以随时转换,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和学生们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带着我们没有的东西。耿雪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艺术家,她的作品中总有一种很鬼魅的东西,有一种特殊的魅力,非常吸引人。我们要把她的作品整体来看,这样才能发现其中相互注视、相互发现的关系。”

brYDJ46qhRl1I9RNOWB5hLXdnDlj4SgGuK0hL4Wg.JPG

艺术家耿雪开幕致辞

对艺术家耿雪来说,“我的作品总有不确定性,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力量的系列,这个阶段我还处于探索实验的过程中,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此次展览能让我有机会与各位老师交流,我感到非常幸运。”

GbQUxRgLe3jLpKXBeJRMHbhJAFIoOhkGOxcljTX0.JPG

嘉宾合影

2Pq66HOKDRL9vqeXcgqE2N6juTuAC1eAPIEAsNW6.JPG

艺术家耿雪与徐冰

CjloICpJUEtzKg0Ild9dkZQzion17MXYXS1fcLGA.JPG

0aPruwyMPWL6qYKyhmpvmEP8CXwIhS9Pwr4oWx5j.JPG

vW6tqlrqy2n0xeuYDxAIPfAXEEDmWw5ErckX4WQ1.JPG

展览现场

对话耿雪

艺术网:耿老师,您好!可否简单介绍下此次展览展出了哪些作品?

耿雪:今天的展览有我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金色之名》,这也是此次展览中较为重要的作品;此外还有我在德国柏林里希菲尔德女子监狱的驻留项目,也有在景德镇做与声音结合的作品,很有在地性,此外还有《苏格拉底的广场》、《苍蝇》、《童年寓言》、《米开朗基罗的情诗》、《土堆》等更具视觉性的视频、装置等。

艺术网:从《海公子》到《金色之名》,您的作品中有许多小人,它们有什么含义?

耿雪:这些小人它们没有性别的区分,每一个都相当于一个人的灵魂。在我这里,它们就代表着普遍的人类,没有什么特殊的,就是活在作品里的一个人。我是在创造一个黑白的世界,它既现实又不真实,但我想说的是现实世界里人的生存和生命。

3pL9ivasFYbECppm3YzkqqlnormBFxTGA3glxYx5.jpg

00H32jof05uW3p3x1JguhX54V7Gt4AlhIMgGRsqb.jpg

eJV3HNwCS6zljkBLLXPpAdOQ0sq2KDZZ9ujLsbiu.JPG

nk1O0gyxsZ09YY3pBy46ZEo5FJfKnCWFIcyYKvUC.JPG

艺术网:母亲的身份让您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微妙变化?

耿雪:的确,这种感觉还是挺不一样的,就是对生命有了完全不同的认识,我觉得我对很多事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好像之前一些你不能理解和感知的东西,现在却为你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

艺术网:您此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耿雪:威尼斯双年展是用一种更普世的、大家都能明白的语言进行创作,例如我作品中象征生命的泥土,以及金色这种材料,大家的感知其实都是相同的。面对全球化的语境,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去加强民族之间的这种界限,我们自身的传统会随着我们的作品自然而然带出来,不用刻意把传统当作自己的文化标牌或符号。

面对今天的世界,我总有一种不确定性,一种焦虑感,这也体现在我的作品中,我老在找这种东西,所以我的表达一直在变,还不够成熟。

艺术网:《金色之名》这件作品中,您讲述了人类为一个庞然大物不断献祭的情节。

耿雪:对,就是人类不断地工作和劳动,为一个看不清到底是什么的东西。就跟我们的命运一样,其实你并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就过去了,你一直都在往前走,然后被卷入到某一种东西,不管是现实还是历史,亦或是你的生活,你不断地被带走。这件作品有很多的隐喻,你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

艺术网:这件作品是献给宝宝的,它的基调是悲观的吗?

耿雪:没有吧。其实我是带着一种平常心来做这件作品的,我觉得人类还有很多东西是未知的,就边人的来源也还没有搞清楚,我们到底从哪来?真的是猴子变的吗?当我们连自己从哪来都不知道时,你很难去悲观,更多的是坦然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艺术网:您是怎么看待您的创作与诗性和文学的关系?因为我觉得诗和文学是您作品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

耿雪:其实我并没有刻意去考虑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只是平时喜欢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或者从里面借鉴些内容,我愿意从各种不同的领域吸收新的东西。

艺术网:接下来您有什么创作计划?

耿雪:最近是有一个隔了两年的作品想继续做下去,就是想要拍一个短片,哲学性地讨论一些跟孩子有关的终极问题。语言上想使用玻璃小人来讲述。

艺术网:谢谢!

7xhm6SVMEfRbeuIMSnSDBOp39zJUtGxzQVa8XEjw.jpg

《金色之名》视频截图

FYVHtTFz0GQMiN6QtpbqjYU1lob3qCtaz1YantqG.jpg

38QaQ0vhnHdgMyom0ylvhhbFwgrcxI9iXhReU9Bi.jpg

金色之名 / 泥塑电影短片,多屏影像及现场装置 / 尺寸可变 / 2019

tCGBSVW6eqatJRSKIuLVvSSoZLWrbYKFY5BxjqnX.jpg

cTLPDJJUWvmHNt4kkNf4W5vHcxKTWxgAqEfRQKmT.jpg

HfD5wnsI1QEiIUzIO9TDjHkGYHvB1j7MwmsONkuF.jpg

bGlfHiW3RjvdXgYwqLvjPPKW9X7W0b5dAGTMsQhq.jpg

《金色之名》纪录片拍摄花絮及剧照来自象罔艺术计划

《金色之名》是艺术家耿雪创作的泥塑电影短片,耿雪用泥土塑造的人物在黑白世界中不断前行,既真实又幻念;是人间,也是隔世。影片中,人类集体前仆后继地为一件巨大的不可见全貌的擎天大物劳作,不惜牺牲彼此,他们取出自身或对方的一部分,献祭给这个大物,大物却不断吞掉人类......

34t1tQ9tCownJLuNhxw1qHUtpHEQjMcXyADYsfcK.jpg

x2Cnd6hqOAQROpEbTVe3pLCDA6f8yvSUawJC5ubj.jpg

z4G4bdaJJQxf4kYiivORVSaf1f8UXD9hb5UdAOxG.JPG

苏格拉底的广场 / 陶瓷、玻璃装置 / 2017 图片摄影:沛公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问,教化雅典人。他最后被雅典当时的民主制度处死,公民投票决定给他喝下毒酒。

苏格拉底的审判在法学上一直被讨论,苏格拉底之死与耶稣之死可以相比较而看,一个是政治一个是宗教意义上的。

“苏格拉底的广场”用极易碎的玻璃和白瓷,做成象征人类群体生命和个体意志(或个体生命和群体意志)的器官。人类内脏和骨骼的形式都是一样的,它们是被规定的、普遍的形式。

jTL4ChbFEtt1FK3ZzEKhLB9mzfSuTPWDdpFyJ8Oe.jpg

ZOwAbbMNwaBmVn2MLaQW1OhKpeu5faSUdXKYasul.JPG

苍蝇 / 手机拍摄视频 黑白 有声 / 2018 图片摄影:沛公

在与人类共存的世界,苍蝇是低等的生物,人类发明了一种粘蝇纸,苍蝇被粘住后,由整个身体发出挣扎的声音,翅膀、肚子、口器……小小身体发出的音量和频率令人惊讶和不安,持续的、高低频变换、有节奏、停歇又再爆发,使它在临死前变成一件复杂的乐器。

人看见苍蝇的悲剧,听见它们的痛苦和死亡。

nekA6o3p6xdxrwRERArlufGFhL4NcqABt5ERvdHw.jpg

u2PSCT47cMqhJ8W9lkwtteLNDSP5SBQGN4ISwRCW.jpg

Ny7hCQld0skqLSrDklOQkRqkIxmO51qAyZEvB9H7.jpg

TQ9HCR6YsGkVPgWfmr6TbjCaN8Rk5gsSSFgmmzOL.jpg

《米开朗基罗的情诗》 影像,黑白,声音,19 min 2015

米开朗基罗,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巅峰巨人,他的十四行诗集中,大量写给同性爱人的热烈的情诗,诗中充满对人的爱、艺术与神性、情感与信仰。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用“凿”的方式留下他的“痕迹”,耿雪则是用双手来推很软的瓷泥,在泥土里不断留下手的“痕迹”,泥土在艺术家的手上沾满了自己的身体。

影像的字幕是米开朗基罗书写的情诗,艺术家将这些诗句作为字幕,和影像中的行为呼应,试图传递给观众特别的情绪和想象。

mZkj57WX7yii8VFxxFbMjd2ICRzfvn0ZDQpvIXGZ.jpg

2LYtGJwP3ZB42PoMgtrJPb6xY26BDUdfTG3a3qx1.JPG

qzUrJ8pKAIxoHBok7SPauCv98fiK8DCLGQHtCnnZ.JPG

童年寓言 / 视频、声音、雕塑多件 / 2016-2018 图片摄影:沛公

作品视频记录了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一次大清理,学生们砸掉艺术学院里的教学废弃材料、创作的剩余材料。

扔、砸......高空掉落的重物,制造了大量的类似枪击声、爆炸声,连续不断。学生们争先扔砸石膏雕像、木料、各种废旧艺术材料的动作,与战争中人的投掷的动作一样猛烈。强烈的声音,回荡在空间中。

艺术家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并用以上所述的艺术废品来制作的儿童大小的雕像,似人非人,似好似坏,造型有力量感和伤痛感。

OIoZwBDGKFpTEy6MT5LVwo7Ih3M5c2KyLsrq88Gh.jpg

《土堆》定格动画 2012年

影像中的两个土堆,先后从自己的“身体”上挖出一些土,重新堆在自己的面前,形成一个完美的锥形小土堆——你可以认为它们在创造或是排泄,彼此期待或是彼此失望……我们不同的自我投射使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关系。我所期待的是一个给人不同思考的开放的作品,在来自《心有灵犀》台湾诚品画廊首展后的一份报道中,一个写作者写到:“两个像坟堆的物件,各自从大土堆挖一些东西放在它前方成为一个类似的小土堆,然后再以相反的秩序,一点一点地又回到对面的大土堆,重新融为一体。

两个大土堆有一点像父亲及母亲的坟墓。这里指的“关系”,是一种带有赎罪心情,与死去祖先的沟通。由于画面有意的跳动及不连续,背景树叶散发着某种灵异感,加强了与另一个灵异世界的关系。”当我看到这样的评论,也同时给我了新的启示,两个土堆也影射了父母的坟墓,即使这并不是我之前所设定的想法,却的确也是有这种解读的可能。创作和解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不同的解读也是对原作品的新的创作。这里,艺术家只是提供一个开放的文本,只是一个起点,有兴趣参与作品的观众与艺术家是平等的思维交互,这是精神交流的乐趣,及时不曾谋面,心的交流也在通过作品发生。

5VvClj5LCjNYg3A46dZzkEnEpbtjOOR1PZNl5VWF.jpg

驻地创作作品《天籁》系列城市声音采集点

隧道窑是大工业时代的一个遗迹,在那个时代享有青春的制瓷工人如今已经年迈或者离去了。当我第一次来到景德镇时,这些工人们早已从大工厂解散作为个体有手艺的人在自己的作坊做工或是游走在景德镇的城市里打零工,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参与制瓷业。

在我来景德镇的十几年中,有几个这样的老师傅一直在教给我、帮助我、甚至如亲人一样关照我,我所有的瓷器作品都是与他们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他们大多六七十岁,有两位近年离世了,也带走了下一代人不会再去做的传统手艺、不会再去挑的挑坯担子。

这个《天籁》系列,题目取自《庄子・齐物论》,天籁与声音有关系,与作品里的含义也有关。整个作品是关于人的,他借由链接起整个城市的声音,来唤起对人的个体经验和生命记忆的思索,人和他所处时代的关系,一代一代人在景德镇这个地方与陶瓷发生着生命关联。

我们选取的声音有山水音、制瓷环境音、工人师傅做工的声音等,不同的工种有不同的发声,拉坯、翻模具、刮石膏、推坯挑担。其中有一个声音是将设备安置在移动的板车上,推板车的师傅每天推车运陶瓷和泥坯,游走在景德镇的不同地方,设备采集到的是移动中的声音,是每日与师傅的劳作同呼吸。其它地点是固定地点。借由互联网直播平台为中介,声音从景德镇的八个不同的地点直接传送到百米长的隧道窑里,在隧道窑这个大工业时代的遗迹里,呈现当下的景德镇制瓷人的声音。

FyLHsAoOslnUfqaKIKAwcKMhc1kRGVjOoBlY9ipu.png

《自由之绳》摄影、灯箱 2016年

2016年在柏林的驻留项目,地点是柏林里希菲尔徳女子监狱。这个监狱有一段历史专门作为女子监狱。后来用来做文化项目,现在是旅馆。

整个监狱是密不透风的水泥楼,一排排小铁窗。水泥高墙和大铁门围起来的院子,一进门的高墙上用德语写的“肃静!”。

在驻留期间,我居住在监狱一个单间里,监狱的每个小单间都有高高的装着铁栏杆的窗子,每个单间里的人都曾经是被隔离的,因为某种错误,或是说与历史上那个时期的某种错位。在其中居住的一个月,我深深感受到整个气场的压抑和困扰。一个地方的气场一定携带着这个地方的历史。

我想打破这里的压抑,用一条很长很长的蓝色绳带,代表自由的空气,穿梭于不同的单间。绳子从我的单间开始,从铁栅栏窗户穿出去,再从建筑外部穿入隔壁第二个单间的铁窗内,接着从第二个单间的室内门缝穿出去到走廊,穿到第三个单间的门缝里面,到第三个单间的内部,绳子从铁窗再穿出去,在建筑外部穿入第四个单间的内部,以此延续不断,直到把这卷绳带用完。

蓝色的绳带在建筑中运动,它的穿梭改变了空间本来的属性,打破了原来的禁锢和隔离,这监狱和绳,也如同一则我新编的寓言。

从建筑外部看,结果却又像把不同的单间“缝”了起来。

我把它命名为《自由之绳》。

耿雪简介:

耿雪,1983年生于吉林。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2014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导师徐冰教授。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耿雪的创作涉及陶瓷、雕塑、绘画、影像等不同媒介,曾受邀参加的重要展览包括2019年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8年第21届澳大利亚悉尼双年展、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2014韩国釜山双年展等。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雕塑,徐冰,筑中美术馆,耿雪,,单间,苏格拉底,艺术家,之名当代艺术 雕塑 徐冰 筑中美术馆 耿雪 单间 苏格拉底 艺术家 之名
下一篇:深圳画院跨年呈现:BORO_&百衲+诗剧场_深圳画院-贫寒||上一篇:“净域—从西藏到巴黎”顾天龙油画展于北京馆藏艺术中心开幕_法国风景-西藏-顾天龙-法国-风景-油画-布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