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2019年12月13日下年14点30分,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刘士铭雕塑艺术馆承办的 “戳心尖尖的泥巴 拉话话的魂”刘士铭雕塑艺术展在中央美术学院小营校区开幕。此次展览既是中央美术学院刘士铭雕塑艺术馆的开馆展,也显示出学院对传统与本土经验雕塑作法的关心,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雕塑家王少军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曹庆晖教授担任策展人。
刘士铭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照
刘士铭,1946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学习雕塑,毕业后曾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雕塑工厂任教、创作,并参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工作,早年代表作《丈量土地》《劈山引水》等曾获得广泛好评。1961年,刘士铭主动申请调离北京,在河南、河北地区工作了十几年,为日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七十年代中期,刘土铭因病提前退休回到北京,在历史博物馆从事了七年文物复制工作,八十年代受聘在中央美术学院从事陶塑创作,创作大量小型陶塑,形成个人别具格的做法和作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受到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影响,刘士铭的雕塑借鉴的是古代陶塑手法,再现的是当代的生活。他塑造的是他看到过的、经历过的、触动过他感情的人物和情景,无拘无束,有感而发。刘士铭在创作时几乎不画速写,更不使用照片,而是反复回忆和提炼记忆中印象深刻的形象或场景,快速的用泥塑造出来,几乎一次成型,手法简洁明快,点到即止,注重作品的生气和神韵。所以他的作品大多质朴古拙,感情充沛,有一种天真的趣味。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共展出刘士铭的雕塑作品90余件,此外还有丰富的照片、手稿草图等文献资料和专题影片,其中不乏富有纪念和情感意义的实物,展览意在还原“刘士铭的雕塑世界”。展览从方案策划到空间设计都贴近刘士铭雕塑的特有气质,通过造境方式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展览主题“戳心尖尖的泥巴拉话话的魂”以刘士铭生活和热爱的黄土地的特有腔调,勾勒和呼应刘士铭陶塑的品质和特色。展览共两层:一层空间取材刘士铭的窑院意象,并在四周配合若干情境沙池和布景,通过“扳动光景的渡船”“箍在心头的土院”“平凡世界的草民”“爱屋及乌的情思”等板块,有逻辑地呈现作者在渡船、窑院、百姓、亲情方面的陶塑作品。通过脚手架搭建的楼梯观众可以进入二层空间,在那里可以看到在天光下,在特别采编的音乐烘托下看到被特别安排的刘土铭用过的三轮车和双拐,由此可以沿走道继续欣赏刘土铭不同题材的雕塑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主持本次展览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曹庆晖教授向艺术网阐释了本次展览的主题,他说:“'戳心尖尖的泥巴拉话话的魂',属于刘士铭热爱的黄土地上特有的方言调调。刘士铭自己说,他是个玩泥巴的人。会玩儿泥巴的人,不少;玩儿得好的人,不多;玩儿得能够戳人心尖儿的,凤毛麟角。久被埋没的刘士铭,就是这凤毛麟角中的一个。刘士铭捏的陶塑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有生活感受”是大家普遍能说出来的一个方面。但像刘士铭这一辈艺术家,哪个不讲究深入和体验生活,哪个不懂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可为什么刘士铭的这些貌似不登大雅之堂的泥物件、小玩意儿,就更牵拽和吸引着人们向着他、她、它走近而不愿离开呢?究其关键,我觉得与刘士铭生活得更为草民,生活姿态更低,更懂得人和人之间、和自然生命之间的平等相融、互尊互爱,也更需要爱和被爱有关。在刘士铭的人生和作品中始终葆有一种朴实诚厚、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品质,这种品质不是我们习见的现实主义主题创作思想与方法所能完全替代和解释,之间总让人觉得有些差别。
原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雕塑家盛杨教授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雕塑家王少军教授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曹庆晖教授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艺术家刘士铭之子刘伟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魂,当然与刘士铭的这种精神品质有因果关系,但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不仅仅是有情感内容,更关键的是要有把情感内容“讲好”的语言形式。显然,刘士铭的雕塑更顺口地使用了在摸爬滚打的生活中习得的“母语”和“方言”,从而形成了他从生活到语言互为表里的本土经验,这使得他在经转译并本土化的学院雕塑中显得别具一格。雕塑外的雕塑、主流外的主流——这样的概括——或许说出了刘士铭过去遭遇的创作处境尴尬和今天对其创作价值开始重新审视的事实与原因。”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雕塑家王少军教授认为:“刘士铭先生和他的陶塑艺术,在我的求学历程上就好似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昭示,他使我在学院里系统钻研西方古典雕塑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同时,也依然保持着对本土原生文脉及其现代生长的注目和琢磨,从而对深受西方现代性冲击而展开的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叙述保持着清醒的认识。这当然应归功于刘士铭等一些前辈们的独特实践和作为,感谢他们为我确立的可资比较思考的前提基础。
展览现场
一百年来,中国现代雕塑发生和行进中产生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使我们越来越看清了自己的道路,也深感极有必要对像刘士铭先生这样的艺术家所走过的道路和富有的价值给予充分关注和重新理解。为此,我们将他作为一个案例,纳入具有中国现代雕塑学科梳理与建设意义的科研工作中,予以研究和讨论,以求得对中国现代雕塑发展成绩和经验更为立体和全面的认识。”
展览海报
据悉,展览将在2019年12月13日-2020年1月19日和2020年2月24日-2020年5月5日期间展出。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一家人 1983 陶
儿子 1999 陶
劈山引水 1958 陶上釉
爆米花 1986 陶上釉
北京胡同卖菜 1982 陶
背菜筐的小女孩 1982 陶
荷叶婴儿 1991 陶
抱羊的儿童 1998 陶
情人 1983 陶
热恋 1988 陶
午睡 1993 陶
闲聊 1987 陶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美术学院,刘士铭,雕塑,,中央美术学院,创作,中国中央美术学院 刘士铭 雕塑 中央美术学院 创作 中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