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丽正宏集团董事长 夏赛丽
“唯有文化才是永恒。”
素装的夏赛丽笑吟吟地说。
亲切且敏锐,艺术亦前瞻。
犹记“浮生绘世—浙江赛丽美术馆藏浮世绘原作展”展出时的盛况空前。作为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列最多、品质最高的浮世绘展览,330余幅原作吸引了全国目光,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正曾言其“蔚为壮观”。
更重要的,是“免费开放”。仅此便惠及几万大众,为社会美育贡献诸多,真正意义深远。
“浮生绘世—浙江赛丽美术馆藏浮世绘原作展”展览现场
作为一家民营公益美术馆,赛丽美术馆开办至今参观人数已逾30万。每年开设的“来自星星的画语—特殊学生公益画展”主题展更是打造了一张自主公益品牌。“我们希望在艺术与公众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文化人,艺术养心。”夏赛丽说。
点亮蓝光·全球星星的孩子艺术作品大赛 启动仪式
时代赋予她良机,她回报社会于文心。
在最好年纪见过社会顶端的她,格局之阔自是他人难以企及。
人生华美逶迤,夏赛丽敏锐感受到时代之变,却时刻不忘以“文化”自省。若说早年越剧之缘是顺势而上,那爆红后的主动转行则是绝然感悟之自知。“我是在自己戏剧舞台最顶峰时选择下海。”文化赋能,加之与生俱来的魄力,她于多领域腾挪善舞,但“文化”之初心从未更改。
因为在夏赛丽看来,艺术都相通,行业均艺术。因此,早在1994年创办房地产公司之初她便提出“文化房产”理念。90年代商品房热潮峥嵘初具,当时这无疑是颇具前瞻的举措。但她从未胆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从结构到功能,她不断学习,不仅一举考下经纪人证,更是每天踩高跟鞋跑工地,摔大跤,吃灰尘,一直工作在第一线。
亲身、艺术、敏锐、韧劲等挟裹着夏赛丽顺流而上,从未停歇。
“一个企业家的成长,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变迁,所以到目前为止我还在读书,为什么?因为时代发展太快,尤其在浙江这样的一个城市工作,你会觉得压力很大,城市在推着你前行。我不可能去改变这座城市的发展,只能去顺应和颠覆自己。”2005年,赛丽正宏集团投资的岱山县衢山风电场开建,这是浙江省发改委批复的第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当年的浙江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浙江省发改委第一个立项的低碳经济项目。2014年,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民政厅审批通过美术馆项目,从此在皇城根下,矗立起一座兼具历史与未来的综合性公益美术馆,这项斥资1.5亿打造的平台让杭州再添一座艺文圣地。从2014年7月8号举办曾宓首场展览,到每年4月2号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举办大型公益画展,至今美术馆已举办展览百余场。
2019年12月15日,这座文化杭城的重要地标将迎来自己的五周岁生日礼:麗·源——浙江赛丽美术馆开馆五周年庆典作品展。
大展将启前夕,来听听掌门人夏赛丽的心里话。
Q:艺术头条
A:夏赛丽
浙江赛丽美术馆
Q:能否简要谈谈您对“文化”的理解?
A:从4、5岁记事到14岁离开家乡,我唱越剧、做房地产、从事新能源、实践公益等,都逃不出“文化”二字,这是我一生的践行主题,因为我始终是一个文化人。我庆幸十年小百花对我的熏陶,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滋养让我从一开始就明白文化的力量。
十几岁时我认识了刘海粟,跟赛飞在舞台上写的书法是沙孟海教的,吴山明、潘鸿海给我过画肖像,陆抑非给我画过牡丹,很多画家都是我的好朋友,这也是我建赛丽美术馆的初衷。
赛丽美术馆是省文化厅、省民政厅审批的公益美术馆,社会性,学术性和公益性是办馆宗旨。前段时间我们有过统计,受惠民众近30万,现在估计不止。
我们5年如一日地为星星的孩子们做展览。每年都会请10个大画家来作学术指导,跟他们互动。有很多企业家跟我一起做公益事业,每次展后,浙商爸爸浙商妈妈们把画就买走了,这样他们每年都会收到一批钱。第一次做展览,我跟杨凌子学校校长说,我们实际是探探看,没想到结果那么好,现在已经变成了杭州市政府的名牌公益项目之一。我觉得心好暖,这么多人跟我一起来做这件事情,润物细无声。
这些年,赛丽美术馆还做了大量中外文化融合的事,很多外国艺术家到赛丽美术馆办展览,也有很多中国艺术家通过赛丽美术馆得以到国外参展。作为一个文化人,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媒介和载体,激发和承载艺术家的创作力量。
Q:公益美术馆的运营非常不易,对此您如何理解?
A:我觉得在现有体制下,有足够能力付出其实是种幸福。赛丽美术馆确实花了我很多钱和精力,但我还是觉得值,我没有后悔过。当然,我也希望它能具备一定的自我造血功能,如衍生品方面的尝试,我希望籍此传递艺术生活化的信号:艺术不是只有收藏家们可以收藏,而应该是文化大众化的概念。
今年是美术馆的5周年,这些年,我投入的费用非常大,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支撑。其实,政府对民营美术馆的支持力度是不够的。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源远流长,我非常希望像我们这样的民营美术馆多一点,从而形成一种社会风尚。
毕竟我们还很年轻,美术馆才5岁,我觉得只要初心不改,慢慢去践行,文化永远是有力量的。那就不着急,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也希望所有的艺术家们和各界民众跟我一起关心文化,共同支持我,一定能够做100年。
Q:以艺术的眼光从事企业管理,有何不同?
A:首先是很有韧性。我当年脚下绑着两个沙袋跑台步,从1楼走到17楼一般人肯定喘的不行,我会丹田换气,登到17楼都不喘。所以我这种人耐力和毅力很好,因为不管任何情况下,舞台就是战场。同时,控场能力、反应能力肯定不一样。
另外,特别敏感。我看事情、看问题脑子反应很快,哪怕在那里一站,都能保持一种积极状态。此外就是审美能力比较突出,特别是对美的判断与选择。
Q:您曾说过,赛丽美术馆致力于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在这方面,5年来美术馆做了哪些创新性尝试?
A:5年来,我们举办了内容多元的百余场展览,参观人数逾30余万人,这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惠民行为。特别是住在美术馆附近的人,他们曾开玩笑说:赛丽美术馆就是为我们开的。因为对他们而言,赛丽美术馆的参与度很高,活动非常亲民,而社区文化辐射开就是整个城市。
社会进步太快,人工智能日益发展,我觉得还是人的创意最有价值,艺术才是未来的希望。现在物质丰厚,但祖宗留给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却丢失了,这是一个民族需要反思的。作为企业家,承担的不仅是荣誉,更应有责任,传统文化不能在我们手中丢失,我们这辈人需要把文化传承下去。
我曾做过一个楼盘叫“9月森林别墅园”,广告词是:树是回家的方向。有次尉晓榕老师办画展,我在现场看到一幅画的名称就叫“树是回家的方向”,我问他:您去过这个楼盘吗?他说没有,只是有一年看到有个楼盘的广告词觉得很好。你看,这种精神与物质的影响实际是交融交错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经济需要文化的赋能,然后互相成就。
Q:这5年您觉得自己最大变化是什么?
A:有了美术馆,我就觉得人的精气神不一样了。可能开始大家觉得我只是一个企业家,但现在我拥有了一张有力的文化名片,因此更受人尊敬。
Q:如何理解美术馆与艺术家的关系?
A:美术馆与艺术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美术馆的展览质量越高,对艺术家的吸引就越大。赛丽美术馆的定位是一个高级艺术殿堂空间,所以我们先要做好服务;其次,正因为我们的公益无私,因此感动了很多大画家,他们的配合也十分积极。当然,真正金钱方面的收获是没法跟我的付出成正比,但赛丽美术馆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我们是互相信赖。
时间是最好的成长过程。艺术家会看到赛丽美术馆对文化的付出,反过头来支持美术馆,所以我非常有信心,我相信这个社会是有爱的,还是有很多理念相通的人会在一起共同做一件事情,我已不像一开始那样孤军奋战。
但我现在想做一件更长远的事情,就是建立赛丽公益基金会,普惠更多的人。我不想让这些年收藏的画埋没在美术馆里,因为真正能展出的并不。我希望它们可以普惠更多的艺术家或其他需要帮的人。
浙江赛丽美术馆五周年庆典展怎么看?
展期:2019.12.15--2020.02.29
地址:杭州市上城区江城路369号
开放时间:每周二-周日 10:00AM-16:30PM(周一公休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这场庆典以“麗·源”为母题,分设7大主题展,从不同角度全面呈现一座美术馆5年时光的点点滴滴。
注意,这是一场大型聚合性展而非一个展。
分而赏之,幸而有之。
七大展分据美术馆3/4/5/6/7五大展厅,充盈期间,各有侧重:
不忘初心 回报社会——浙江赛丽美术馆五周年回顾展
聚麗——浙江赛丽美术馆当代美术作品展
江户灿蔚——浙江赛丽美术馆藏浮世绘原作精品展
交横绸缪——日本近现代竹编器名品展
双百庆——刘正 壶·画小品展
融合与流变——犍陀罗的造像艺术
艺苑汇英——浙江赛丽美术馆中国近现代作品展
是不是仅从标题就可基本厘清7大展的基本特点?因为五大展厅实际位于一栋楼内,因此最佳看展路径便是先根据自己的喜好专一深看,再慢慢浏览其他,多多益善中可领略这座美术馆的文脉所在。
不妨先以展线为依,一一看来:
3号展厅
不忘初心,回报社会——浙江赛丽美术馆五周年回顾展
从这个展览,可以看到一座民营公益美术馆5年来的一步一步。
浙江赛丽美术馆由赛丽正宏集团董事长夏赛丽创建,源自她三十余年的初心不改。
2012年赛丽正宏集团斥资1.5亿打造,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让艺术更具多元性、开放性、互动性。从2014年7月8号举办曾宓首场展览,到每年4月2号为来自星星的孩子举办大型公益画展,赛丽美术馆已举办包括潘天寿、姜宝林等500余名艺术大家共百余场,参观人数达30余万人。
五年来,浙江赛丽美术馆不断推出浙江名家名作,极力支持青年艺术家成长,积极开展国际美术间的交流,助力浙江美术事业的发展,丰富杭州市民的文化生活。
4号展厅
聚麗—浙江赛丽美术馆当代美术作品展
本展集聚了全国各地的艺术作品,包括国、油、版、雕和书法等不同门类,既有著名艺术家,也有毕业不久的青年作者,观众可从中一窥中国当代艺术的精神和面貌。
曾 宓《断桥》45×136
杜高杰《遥山舒云》69×138
何水法《国香》178×96
姜宝林《韵系列》76×246
孔仲起《海天佛国普陀圣境》110×69
李以泰《鲁迅》46×49
梁平波《生命》138×69
刘 江《红楼梦》136×68
刘正 情人 56x43x16
潘鸿海《水乡烟雨》113×160
童中焘《庐山图》68x136
魏绍明 调情的狼41x72x40
杨参军《朱宁宁像》100×100
5号展厅
江户灿蔚 浙江赛丽美术馆藏浮世绘原作精品展
本次展出了46幅浮世绘原版原作,汇集了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喜多川歌麿、月冈芳年、鸟文斋荣之等九位日本浮世绘各阶段的重要大师所创作的作品,囊括了役者绘、名所绘、美人绘,甚至包含一部分受中国水浒人物影响题材的画作,为浙江赛丽美术馆藏近七百余幅浮世绘作品中的精品,是日本浮世绘美术史和日本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缩影。
透过这些典型代表作,不仅能窥探江户时代日本市民的生活情趣、审美与精神追求,亦能体会他们对人生的一种物质化的向往。
歌川广重《东海道五十三次之内》 平塜 23×35 纸本木板套色版画
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 深川万年桥34×22.5 纸本木板套色版画
歌川国芳 道外见富利十二志 之一 38×25 纸本木板套色版画
葛饰北斋《百物语-阿岩》 25×18 纸本木板套色版画
葛饰北斋《百物语之四谷怪谈 笑般若》24×18 纸本木板套色版画
月冈芳年 鲁智深烂醉打坏五台山金刚神之图 71×23 纸本木板套色版画
月冈芳年《贪凉 文化年间 妾室的风俗》 35.5×23.3 纸本木板套色版画
5号展厅
交横绸缪——日本近现代竹编器名品展
日本室町时代相当于中国明朝,中国竹编工艺传入日本,现多数已超越实用性成为具有独立审美的艺术品。
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日本的竹艺分为关东、关西两大系统。18世纪到20世纪早期,关西是最著名的“文人篮子”,初关注竹艺本身,模仿“唐物”,后关注点逐渐提升到传统文人趣味;关东则从传统出发,更具有艺术性与创造力。
本次展览所呈现的竹艺家作品在极力表现材质本性的同时,亦融入了作者的灵魂,赋予了它们生命与诗意。
白錆提梁蕐篮 高:56 直径:19 款识:巧芳斋
凤尾竹手付花笼 高:49 直径:18 款识:青龙斋
山路花笼 高:28 直径:36 竹云斋造之
手付细密编花笼 高:51 直径:20 款识:峯月
唐物竹组耳花篮 长:20 宽:16 高:22 款识:竹溪造之
细密编手付花笼 高:50 直径:22 款识:竹房斋造之
6号展厅
双百庆——刘正壶·画小品展
本展特别值得驻足。这次展出的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知名艺术家刘正的百件画壶、刻壶器物,及百幅线描小作品,“以“双百”圆满之意,庆贺赛丽美术馆五周年之喜。”刘正说:“在我的画壶与刻壶作品中,罗汉与人体题材最多。《佛说四十二章经》中关于罗汉的描述、中国和东方美术作品中的历代罗汉作品,始终激发我对罗汉造型的想象力,这是最能体现中国和东方造型之美并不断与时俱进的领域。人体则是我始终关注与表现的另一个世界,不论是水彩、彩墨还是陶塑、瓷画,人体贯穿其中,对我而言,人体的生命力表现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刘正 拜松 27×25cm 泥金卡
刘正 拜竹 27×25cm 泥金卡
刘正 采菊东篱下 300CC 秦权·汝窑釉上彩
刘正 乘凤 之二 300CC 秦权·汝窑釉上彩
刘正 乘凤 之三 300CC 秦权·汝窑釉上彩
刘正 惊蛰 之二 460CC 禅音·清水泥
刘正 渡 27×25cm 泥金卡
刘正 焚香 27×25cm 泥金卡
7号展厅
融合与流变——犍陀罗的造像艺术
犍陀罗地区,是指古印度西北部,今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与喀布尔河交会处附近的白沙瓦谷地。它是古印度西北的门户,是古印度与中亚、西亚和地中海世界联系的枢纽,东西方文明交通的十字路口。
犍陀罗佛教艺术是佛教美术史上第一次西方艺术与东方思想的大规模融合,在留传至今的大量犍陀罗佛教造像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鲜明的古代希腊罗马雕刻技法的影子。随着佛教的东传,犍陀罗艺术也传播到中国,并与中国本土艺术融合,为中国佛教造像艺术的灿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佛陀坐像 公元2-3世纪 片岩质 33x9x52cm
弥勒菩萨坐像 公元3世纪 片岩质 49x17x64cm(美)
玛拉族的巨石故事浮雕 公元3-4世纪 片岩质 40x15x58cm(美)
贴金佛陀坐像 公元3世纪 片岩质 31x13x52cm
降魔成道浮雕 公元3世纪 片岩质 65x16x44cm(美)
礼拜佛陀浮雕 公元3世纪 片岩质 29x10x50cm(美)
7号展厅
艺苑汇英——浙江赛丽美术馆中国近现代作品展
本展试图描绘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艺术轨迹,虽冰山一角,但晶莹耀目。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是一个东西方文化激烈博弈与交融的历史,涌现出大批风格各异的绘画艺术家,吴昌硕、林风眠、徐悲鸿、傅抱石、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石鲁、沙孟海、陆俨少等,可谓群星灿烂。近现代美术史也是一个艺术创作思想多元共存的历史,康有为的中国画 “正气”论,潘天寿的“两端深入论”,林风眠的“中西调和论”等等,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进程,催生了一大批风格各异的艺术人才。
陆俨少《黄岳松风图》35×99
陆抑非《鹧鸪晚情》95×59
潘天寿《墨兰》56×40
齐白石《雏鸡》102×34
沙孟海《柳絮飞时花满城》97×33
唐云《新罗山人笔意》173×46
王昌杰《入夏荷花万顷香》184×95
徐悲鸿《英雄独立》134×32
周昌谷《戴斗笠的女子》97×39
关键字: 内容标签:五周年,夏赛丽,赛丽美术馆,麗·源,,文化,中国,美术,公益五周年 夏赛丽 赛丽美术馆 麗·源 文化 中国 美术 公益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