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庙行社区展:让公共艺术成为一颗种子_让美育润物无声_宝山-艺术家-宝山区-空间

编辑:李家丽 来源:雅昌网
 
()11月23日,“艺术地带:庙行社区展”在宝山众文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宝山市民美育大课堂的系列项目

()11月23日,“艺术地带:庙行社区展”在宝山众文空间开幕。此次展览是宝山市民美育大课堂的系列项目,也是社区美术馆计划的再次展开,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马琳,学术主持艺术评论家、“社区枢纽站”发起人王南溟,参展艺术家程雪松&赵璐琦、陈春妃&顾奔驰、老羊、梁海声、刘玥、于翔和边跑边艺术小组。

t6sav1oXdl0A5vX5xAZoUB3pflXBXAQL2QZsNVXn.jpg

宝山区相关领导与策展团队在展览现场合影

参展艺术家既有来自上海美术学院的教师和研究生,也有活跃于艺术界的自由艺术家。作为2019年宝山众文空间的第三站,此次展览通过持续不断的艺术进入社区活动,“不仅丰富了形式内容,而且充实精神食粮,提升了生活品质”(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前言语)。

针对这次展览,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说道:“这次活动让我切身感受到上海美术学院的艺术团队是如何介入公共艺术空间,为社区文化注入艺术力量的。我们学院的工作团队能够介入到社区空间,调动学院师生、学院外艺术家和当地居民,共同参与空间改造,十分有意义。这样一来,艺术教育真正进入公共文化体系,这种介入并不是移花接木,把艺术搬到社区,结束之后便和生活脱节,而是像种子一样,种到社区公共空间中,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创造思维。”

OMr7vtkWiLfakyGn2H7W2eTGqAloKY52LFvyLDP1.jpg

veUj0j8yWvLQfu4lnYyeUIYimW0DTZNYcZfmNYw2.JPG

Qz0D5rsZ9dcE0YbugJC98lgaK7lvLHOXwehUtQqN.jpg

策展人马琳导览

关于此次展览名称“艺术地带”的缘由,策展人马琳说道:“宝山众文空间是由公厕改造而成,集阅览、休闲、工作坊为一体的市民文化休闲空间。宝山众文空间周围是一个绿地公共广场,广场另一头就是庙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我们希望通过在宝山众文空间和庙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展览,把庙行镇的周围绿地和整个文化板块联动起来,形成一个区域的文化艺术活动地带。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欣赏到公共艺术,把艺术主动送到社区市民家门口,让市民体会艺术带来的愉悦感,让美育真正落到实处。”

BUKe5R6XFQpQneZYmYaMLAUmwcRjZP6sBpbJyGQS.jpg

Go5wSRkRraDToiEbANl1WCuwy5uWnYnB5mNz9BJQ.jpg

1oUXhEyGUEl31EFOYnQ07aIqo7tlGG8cJY4BfWoL.jpg

展览现场

展览以“艺术地带”为主题,用公共艺术的方法,形成室内和外部空间的互动关系,使休闲广场和空间形成文化艺术内容。展览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宝山众文空间和周围绿地展出程雪松&赵璐琦、陈春妃&顾奔驰、刘玥和“边跑边艺术”小组创作的在地公共艺术作品;二是在庙行镇社区文化中心的社区图书馆展出的艺术家梁海生、老羊和于翔的装置和雕塑作品。

5f28YsbTZyEmhPAcUt8RMMGybYZtzpYzjgJ7JEB3.jpg

1No9cfE5iDDUOWb40ZXcnDG4xsh9F9SfaotJYYcc.JPG

展览现场

Un6FTmwWmThoyhNJZxd4XjfB3sBNFB1Y9XEbQNfu.jpg

展览团队向庙行社区图书馆捐献图书 

后为程雪松&赵璐琦作品《记忆书香》

程雪松&赵璐琦的装置作品《记忆书香》是经过考察庙行镇的历史而特别创作的,体现了对区域文化现场的思考。装置的造型来源于庙行镇曾经过去的地标建筑“泗漕庙”的建筑外立面轮廓,用现代留白的方式加以转化和重现。“泗漕庙”的原址就离现在的庙行镇社区文化中心地方不远,并且当时这座庙的建筑体还曾经因抗日战争而留下了日军扫射的弹孔,现在因为展览,程雪松将其作为回忆性符号显现在了这里。

这件作品同时还有书架的功能,是对附近庙行镇社区图书馆的回应。在开幕当天,参展艺术家和“社工策展人工作坊”小组成员纷纷捐献出自己的代表作或是自己喜欢的艺术图书放在这一装置书架上,供社区居民取阅,通过这一行为,艺术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也真正回到了人民中间。

BtHYNk4H3zFCnLqnOOZtLkP2vvfGKNLOAOHhStH0.jpg

陈春妃&顾奔驰 《莫比乌斯·光谱庙行》

陈春妃&顾奔驰的《莫比乌斯·光谱庙行》是其莫比乌斯系列作品的延续,他们根据宝山众文空间的周边建筑环境,用手中的丝线围绕众文空间的绿色廊柱,通过几何学的方法拉出了一个尺寸巨大的光谱庙行,并且通过观众与作品的互动来讨论关于空间的关系。它与程雪松&赵璐琦的装置作品《记忆书香》相呼应,共同组成了这次“艺术地带:庙行社区展”的专门根据现场环境而创作的两件作品。

w9txs12xFKg3jLPu6LNuYJRxhAG4qiv5A9BUtjfM.jpg

老羊 《重生的世界》

qzYt5WMn0M1OIK0tD7lKF4TVzlZvo1GqwO9I2EUb.jpg

于翔 《White Ghost》

由于展览通过绿地链接了两个地带,所以这次在创作材料的运用上,艺术家们充分体现了环保与生态的概念。如艺术家老羊结合了庙行镇社区活动中心的陈伯吹少儿图书馆,用废报纸结合铁丝和日常废品等为材料,揉捏成各种小昆虫和植物。这些奇异的动植物形象犹如儿童的童话世界,它们纷纷从书里或者书架上生长出来而形成了一个奇异而又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于翔的《白鹭》在2018年罗泾镇花红村的“边跑边艺术”项目中曾经展出过,这次他继续用宣纸创作了另外一只白鹭来进行延续和呼应。这两只白鹭摆放在庙行镇社区图书馆门口,似乎在欢迎读者的到来。

本次展览为了突出工作坊而直接将部分展览内容放到了开幕之前,这也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不同于其他展览在开幕之后举办工作坊,庙行社区展在艺术家创作作品时就通过工作坊的方法,邀请社区居民共同进行互动式创作。由于艺术家是用驻地计划在展览现场创作的,这就与社区居民自然形成一种近距离的接触。比如,参展艺术家梁海生在展览之前就在庙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折纸亲子工作坊,当天来了约20对亲子家庭从梁海声的当代折纸中体验了立体空间组合和色彩的组合。他们做的折纸也成为了展览现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TFjaLs1E3sdftl3BMvPMqid6WFiVRzU74O5IBxDh.jpg

宝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筱洁、宝山区文旅局局长王一川、宝山区文旅局副局长赵剑瑾、庙行镇党委书记阎丽伦和策展人马琳与边跑边艺术小组作品《天地一云》合影

由上海美术学院的学生组成的“边跑边艺术”小组在宝山众文空间内部,和庙行社区居民在展览前利用塑料水瓶填充棉花团等日常材料制作了一朵朵白云散放和悬挂在小空间中,由于带有天与地之间的象征,故称为《天地一云》,作为整个“艺术地带:庙行社区展”的组成部分,以体现“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社区综合性展览中的特点。另外,呈现“边跑边艺术”小组活动的摄影作品《社区枢纽站》,汇集了“社区枢纽站”从2018年以来,参与的在浦东新区、闵行区、宝山区三个地方的“艺术进人社区”实践和记录,在宝山区主要呈现了在罗泾镇举办的“边跑边艺术”、在塘湾村给村民讲莫奈的《日出印象》、在月浦镇举办的“今日花放”展览、讲座和工作坊现场,以及这次在庙行镇“艺术地带:庙行社区展”艺术家创作作品的过程。这些照片将作为文献档案,记录了“艺术进入社区”和“宝山市民美育大课堂”的点点滴滴。正如评论家王南溟认为的:“这个时候,艺术工作坊中的市民与艺术家成为一个相互了解和对话的关系,以至于它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式教育,而是通过某些主题和创作手法的开放想象并鼓励形成市民自己的作品。由于社区展又是将艺术家的作品送到市民家门口的,所以市民不需要到远离自己住处的美术馆,就能很方便地借助所在地的社区美术馆的运营方式来获得体验艺术,包括参与到艺术家创作过程的情境之中去。”

vjg6c8CKQtB37imiBZlaKSKFeWx0olwXpn7FKJWK.jpg

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青年艺术家刘玥现场创作

在展览开幕现场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青年艺术家刘玥在社区广场上进行了现场画镜子的行为。她将三面镜子呈不同角度摆放在广场上,在镜面上用线条对来往观众和自然景观进行写生。当这些环境和人物进入镜子,通过艺术家多重覆盖的再创作,赋予了环境不同的意义。

mHYrlOmThii9KbPcVFcgnwUtGJMgnMIRDER1JIrx.jpg

研讨会现场

此外,在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了“社区美术馆与公共文化创新”论坛,邀请上海大学图书馆馆长潘守永教授担任论坛主持,来自上海美术学院的副院长李超教授、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董峰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严俊教授、以及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马琳和学术主持王南溟等来自博物馆、美术史、社会学、艺术管理等学术领域的专家,围绕“社区美术馆的产生与发展”、“美术馆与社区”、“社区美术馆与艺术管理”、“社区美术馆与公共文化政策”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讨与分析,以其反映社区美术馆计划已经取得的成果,并为社区美术馆的近一步建设提供前瞻理论思考。

qaI35WFK1v9kJ4TdjRPca6iN38n2zVVtOq7JPyd4.jpg

展览海报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3日。

艺术地带:庙行社区展

策展人:马琳

学术主持:王南溟

参展艺术家:程雪松&赵璐琦、陈春妃&顾奔驰、老羊、梁海声、刘玥、于翔、边跑边艺术小组

主办单位: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23日-12月23日

展览地点:宝山众文空间+庙行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展览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庙行镇长江西路2697号


关键字: 内容标签:,宝山,艺术家,宝山区,空间宝山 艺术家 宝山区 空间
下一篇:空间的悖论:力体·庄卫美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光语美术馆开幕_庄卫美-艺术-立方体-自己的-理性||上一篇:髡残归来!《清画全集•石溪卷》在常德首发_展览-首发-髡残-髡残美术馆-副主席-湖南-艺术家-展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