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暨“白玉兰美术奖”颁奖仪式在中华艺术宫举行。本届上海美术大展共收到应征作品2100件,经总评委评选,在最终入选的369件作品中评选出上海美术界最高奖——白玉兰美术奖优秀奖6名、佳作奖7名,及沈柔坚艺术基金奖8名。此外,此次大展还特邀著名艺术家作品和重大题材、主旋律作品一同展出。
开幕式嘉宾启动开展仪式
开幕式现场
作为上海乃至长三角美术界的一件盛事,与往年相比,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呈现出许多可喜变化。
第一,在收到的2100件作品中,上海地区作品1529件,江苏、浙江、安徽地区作品571件,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是自大展2001年创办以来,首次将征稿范围从上海扩大至江苏、浙江、安徽等长三角地区,使展览的参与度、学术性、影响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第二,入选艺术家年轻化趋势明显,上海美术人才梯队结构更加完整、后备力量更加坚实。入选作者中45岁以下207人,45至60岁109人,60岁以上53人,60岁以下占总入选作者的85.6%,比上届增长10.8%。而在21名获奖作者中,45岁以下的获奖作者占比近43%,年纪最小的仅24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有3名年轻的80后、90后作者获得沈柔坚艺术基金奖新人奖。此奖是为近一步激励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热情而设。
第三,作品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体裁广泛,艺术表现手法多元,作品在追求个性化和反映时代的同时,覆盖了生活各个话题。除了油画、中国画等大画种之外,此次大展增加了连环画、金山农民画、年画等小画种的参展比例。
但大展尚有欠缺,对此,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说道:“作品思想性意识性俱佳,但震撼人心的佳作数量不多,小画种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开幕式致辞
郑辛遥在开幕式上点评了此次大展,并对艺术家提出期许,他说道:“本届上海美术大展从题材的客观、主旋律的弘扬、语言的潜心传承,到表达手法的多元;从审美取向的共同追求,到艺术风格的个性表达,整体质量稳步提高。美术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美术家不断提高自身,扎根人民,走出画室,深入生活,多采风写生。眼睛向下,作品向上,不断推进美术创新,提高美术作品质量,继承上海优秀文脉,弘扬海派美术特色,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开幕式致辞
尤存阐释了白玉兰的魅力之处,他说道:“白玉兰的魅力在什么地方?我想,上海美术界白玉兰的魅力,首先是她在这片土地洒下种子,这片土地就是我们艺术家生活、创作的地方;白玉兰的魅力在于她的高贵,第10届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一个新的起点,希望艺术家能够共同呵护这高贵的白玉兰,将高贵的气质融入作品,融入生活;白玉兰的魅力还在于她的芳香,这芳香不仅弥漫深沉的土地,还把她扩展到长三角,在全国有更大影响。今天,白玉兰的品质已经深深融入了上海艺术家的血液。培艺术之风,养君子之气,树浩然之气,是艺术家的追求,也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韩陈青宣读“白玉兰美术奖”获奖名单及“沈柔坚艺术基金奖”获奖名单
颁奖嘉宾为白玉兰美术奖佳作奖获得者颁奖
颁奖嘉宾为白玉兰美术奖优秀奖获得者颁奖
上海美术大展已走过十届,此届大展佳作频出,呈现出三方面特点。
沈柔坚艺术基金会负责人沈刚为沈柔坚艺术基金奖新人奖获得者颁奖
颁奖嘉宾为沈柔坚艺术基金奖获得者颁奖
一、主题性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稳步提升
许多反映重大题材和现实生活的作品相当突出,艺术家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充分展现了时代特色和城市精神。
展览现场
如洪健的中国画《洋务遗存——上海百年水厂》、池振明的水彩画《钢城雄姿》、罗陵君的油画《上海故事》等以细腻的笔触和全景式的构图,展现了上海厚重的历史文脉和深刻的城市记忆;王们书、张长东合作的油画《突击》、刘曼文的油画《和平-2009》、徐贤佩的中国画《太阳从东方升起》等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正义、勇猛、刚毅的军人形象,是近年来军旅题材中难得的佳作。
展览现场
罗陵君 上海故事 油画 240×200cm
林森 填浜筑路 雕塑 65×105cm
朱敏的中国画《驼峰航线》、沈雪江和陆千波合作的版画《当八路、打鬼子》、胡佳晨的雕塑《青年造像——出征》等以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团结、同仇敌忾的感人场景。林森的雕塑《填浜筑路》、冯光夏的油画《灰白人生》、施晓颉的中国画《海上星辰——记东海大桥建设者》、杜海军的油画《都市印象》等则聚焦了投身上海城市建设的普通工人和市民生活,作者舍弃了恢弘的建设场面的描绘,巧妙地将普通建设者乐观积极的生活状态反映出来,为时代留下了一组真实、达观、有血有肉的建设者群像。
白璎 漾No.26 中国画 50x180cm
蔡彧斐 水乡新导游 月份牌 195×115cm
张翔 烎 雕塑 145×55cm
此外,蒋铁骊的雕塑《瞿秋白》、丁设的油画《红色风景2011》、王西林的版画《城市的温度:建设者》、张达兴的连环画《叶圣陶的故事》、邱加的雕塑《静夜》等作品集中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作者在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和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艺术语言进行主题性创作,令人耳目一新。
池振明 船台战歌 水彩、粉画 81×110cm
曾泽元 等风来 漆画 110×160cm
张达兴 叶圣陶的故事 连环画 30×40cm
朱新昌 西游记 连环画 33×33cm
二、新画种、新观念的不断互补扩充,艺术表现的手法多元化
不少美术家着力将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成果及时融入到创作中,开展了在新观念、新形式、新手法上的诸多尝试与探索,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语言。如俞晓夫的油画《钢琴系列》、凌启宁的油画《冬至》、张培成的中国画《俊男儿》、沈勇的油画《05风景NO.7》、马小娟的中国画《高原红》、胡亚强的雕塑《百草园系列•和谐》、何曦的中国画《海洋世界之年年有鱼》、周国斌的版画《上海NO.21》、季平的中国画《都市人物系列》、倪巍的中国画《溪山无尽藏》、郑志明的水彩画《女性力量三联画》等都是历届上海美术大展中涌现出的佳作。
郑志明 女性力量三联画 水彩、粉画 76×150cm
刘梦醒 新碎片画报03 综合材料 220×100cm
严伟琪 白发苍苍 水彩、粉画 140×110cm
从创作趋势上看,传统画种间的界限趋于模糊,各画种间的借鉴与互补成为一种新的艺术现象。通过历届美术大展的试炼与切磋,上海美术家们愈加注重对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和阐述,对个性化的追求和民族性的把握在作品中体现得愈加充分。
倪巍 溪山无尽藏 中国画 220×178cm
毛冬华 观海系列—九曲印象 中国画 220×195cm
张玉良 谷阳春景图 版画 65×103cm
三、作品整体质量稳步提高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模式日益深入人心,各画种频频有佳作涌现,特别是雕塑、版画、水彩等相较于中国画、油画等大画种,毫不逊色,综合材料和漆画作品的入选数量也逐年上升,体现了上海美术创作的整体实力。
王剑锋 同袍 油画 140×190cm
王斌 城之一隅 中国画 140×170cm
汪三林 《岁月有痕》之二 综合材料 180×200cm
作为上海美协最重要的展览品牌之一,上海美术大展与创立于1986年的“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的差异化、互补性定位也愈加清晰。与后者采用策展人机制并突出学术性与实验性不同,上海美术大展始终定位于推新人、推佳作。通过美术大展发现和打磨一批优秀作品,培育和锻造一支有实力、有担当的美术创作人才队伍。
肖素红 远古生灵 综合材料 240×170cm
王震坤 都市絮语 漫画 55×55cm
王西林 城市的温度:建设者 版画 71×90cm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4日。
获奖名单
白玉兰美术奖优秀奖
1、倪巍 中国画作品《溪山无尽藏》
2、罗陵君 油画作品《上海故事》
3、王剑锋 油画作品《同袍》
4、王西林 版画作品《城市的温度:建设者》
5、严伟琪 水彩、粉画作品《白发苍苍》
6、林森 雕塑作品《填浜筑路》
白玉兰美术奖佳作奖
1、白璎 中国画作品《漾No.26》
2、毛冬华 中国画作品《观海系列—九曲印象》
3、王斌 中国画作品《城之一隅》
4、郑志明 水彩、粉画作品《女性力量三联画》
5、曾泽元 漆画作品《等风来》
6、朱新昌 连环画作品《西游记》
7、王震坤 漫画作品《都市絮语》
沈柔坚艺术基金奖
1、张玉良 版画作品《谷阳春景图》
2、池振明 水彩、粉画作品《船台战歌》
3、汪三林 综合材料作品《岁月有痕》之二
4、肖素红 综合材料作品《远古生灵》
5、张达兴 连环画作品《叶圣陶的故事》
沈柔坚艺术基金奖新人奖
1、刘梦醒 综合材料作品《新碎片画报03》
2、蔡彧斐 月份牌作品《水乡新导游》
3、张翔 雕塑作品《烎》
第十届上海美术大展
时间:10.29-11.24
地点:中华艺术宫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上午10:00至 下午18:00 (17:00停止入场) 周一闭馆 (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票价:免费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大展,白玉兰奖,沈柔坚艺术基金会,,中国画,美术,油画,艺术中华艺术宫 上海美术大展 白玉兰奖 沈柔坚艺术基金会 中国画 美术 油画 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