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上午,由清华大学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倾情山河•深耕时光——朱曜奎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
此次展览将分“立志从艺、以艺悟道、倾情山河”三大部分,通过朱曜奎教授的文献资料、老照片以及各个时期所创作的讴歌时代的山水油画作品、国画、漆画共计98件作品,来呈现朱曜奎教授的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以及推行大美术发展的成果,也从侧面体现其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与理想。
开幕式现场
出席此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原中国对外友协会长陈毅之子陈昊苏先生,全国政协原文史办主任李松晨先生,文化部原副部长艾青春先生,中国文联原书记处书记董良翚女士,国家行政院办公厅主任边保华先生,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先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曜奎先生,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美院教授李苦禅之子李燕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先生,清华大学资深文科教授刘巨德先生,原中央警卫团警卫队长陈长江先生,原毛主席卫士田云毓先生,炎黄艺术馆创办人黄胄长子梁穗先生等两千多位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琼主持。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美院教授李苦禅之子李燕、清华大学资深文科教授刘巨德先后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曜奎致答谢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高度肯定了朱曜奎教授的艺术成就,他说:“朱曜奎教授为人低调,很少办展,公众很少了解到他的艺术成就,从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不仅要在艺术创作上不断求索、不断创新与突破,更要在如何引领社会风尚、推动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等方面承当责任。作为“沧浪三杰”之一(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的后人,朱曜奎在父亲朱士杰先生的影响下,用全部的生命和精力去探索和实践着“大美术”理念,践行着艺术家、美育家的家国情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回忆起朱曜奎教授的从艺、从教生涯,他说:“记得十年前,朱先生的从艺从教60年的画展活动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时,我致以深深的祝福的同时,也由衷佩服先生对艺术、对教育事业持之以恒的韧劲。近十年来,已是80多岁高龄的朱先生不但在清华美院开设高研班,还创作了一批数量惊人的画作,我想,今天,在国博举行的这场展览,可以窥见先生的这股精神劲头,也是对他的辛劳付出回应,这是值得颂扬的师长,是我们的模范。
展览现场
朱先生从不满二十岁就开始了他的从艺、从教的生涯,已70年,如今即便已是耄耋之年,依然对绘画、教育事业充满激情。他从民国走来,成长于社会动荡的更替期,他依据其父亲“草木人生”的处世心态,面对过无数的苦难现实,也造就他坚韧、务实、朴素的品质。他这些特质,也深深的影响着他艺术创作和教育主张。藴厚的家风和为民族自强、国家强大而奉献自己的家国情怀,使他如同他的恩师们颜文樑、胡粹中、朱士杰“沧浪三杰”一样,秉承“为国育才、教育强国”的使命,通过一辈子所倡导和践行的“大美术”和“大设计”的理论,以家国情怀和先进的教育体系以及学养默默的改造着、鼓舞着、影响着这个变革的时代。我认为,这就是他们这代教育家和艺术家的伟大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徐悲鸿之子徐庆平在致辞中谈到:“朱曜奎精通油画、国画、壁画、漆画等,特别是山水油画,油画的风景写生是我们常见的,而以“山水”的眼光来画,却完全是新境界了。他所画的“静穆的湖”,他的“秋阳”他的长幅大画“北国风光”,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杰作。他把油画的“写实”和中国画的“写意”完全结合起来,这是很少有人做到的。”
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美院教授、李苦禅之子李燕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美院教授、李苦禅之子李燕回忆道:“七十年代,中国非常缺乏外汇储备,当时出口的商品有限,此时,朱曜奎受李先念副主席授意,参与主持恢复“中央工艺美院”(清华美院前身),并创建特艺系,争创外汇,这件事绝对值得在历史上记一笔。从此以后,朱曜奎在“中央工艺美院”(清华美院前身)尽心竭力工作二十余年,直到1992年退休。”
清华大学资深文科教授刘巨德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在清华大学资深文科教授刘巨德看来,“朱曜奎教授是一位默默耕耘的美术教育家,培养了许多优秀的青年学生,他更是一位综合型艺术家,擅长油画、漆画、壁画、设计等,他打破了各种画科的隔阂,并将之融会贯通。”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曜奎在开幕式上致谢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曜奎在致谢辞中表示:“七十年来从教从艺,诸位没少帮忙,难以言谢。与大家一道,倡导和践行着“大美术”之理想,续前辈之未了之志,愿为国家的文化昌盛,尽一份微薄之力。
1932年,也就是我出生的那年,颜文樑、胡粹中、吴子深等先生和先父朱士杰一起出资出力为苏州美专建造了当时惊动全国的美术大楼,想想在那个年代,在具有中华园林最优秀传统的城市,建造希腊式的“罗马大厦”,是多大的壮举,我至今敬佩这些前辈,他们的用意其实是要为中国也能像欧洲文艺复兴一样,为国家文艺复兴而高声“呐喊”,“罗马大厦”就是当时中国人图强、革新精神的象征;所以说,我从出生的那刻起,就被赋予为祖国美育事业昌盛服务的属性,七十年来秉承前辈遗志的使命是我的荣光,也是责任。所以,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继承传统、时代创新,是我一生治学、治艺所愿所为。
刹那,岁至八十八,丹心不愿老,唯寄丹青渡时光;绘画,虽是小道,但她们是我一生“诗画笔记”,始终伴随、记录着我的年月情感,倾情而为,不枉此生。”
朱曜奎
美术家、教育家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朱曜奎,1932年出生于苏州,1948年考入苏州美专,1953年毕业于南京艺术院。曾参与创办中央民族学院文艺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音乐、舞蹈学院),并担任美术专业主任;参与创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艺系,并担任教研室主任;参与创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创办北京建设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并担任院长;创办北京人文大学艺术学院、并担任院长。现担任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山水油画艺术研究院院长、颜文樑美术教育思想研究会名誉会长。
嘉宾合影
著名美术批评家邵大箴曾为朱曜奎撰写评论文章:“朱教授的画,画得相当好,他的画有颜文樑先生风格,颜文樑先生在中国油画界、中国油画史的地位是很特殊的。他毕竟是杰出的教育家,而且他的画非常有特点,他与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的画都不一样,他的画富有诗意、很有情感,他的油画综合艺术表现力很好。
识别二维码查看艺术网&艺术头条直播回放“倾情山河 深耕时光”朱曜奎艺术展的现场盛况
朱曜奎的油画作品,不仅要看他早期作品,也要看他五六十年代的作品,有着很质朴的风格,后来的画非常大胆,有气势。我觉得他早期五六十年代画的画也很好。在工艺美院,他的接触面很广,有漆画,还有其他门类的艺术,做了其它门类的艺术探索,艺术家需要全面的修养,各门类艺术它们技法、技艺是不同,但原理是相通的。
嘉宾合影
朱曜奎的画,很注意形式语言,很注重技艺,这技艺里面产生形式美感,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这不单是清华美院,还有别的院校的艺术家,都要受到启发,除了作好自己艺术,还应关注其它艺术门类。朱曜奎教书育人的同时,发展的“大美术”,做了这么多艺术作品,非常难得。他的漆画,特别泼彩漆画很有特点,非常好。他的油画很值得我们去关注,有着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追求。”
展览现场
据悉,展览位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1展厅,将展至11月14日。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龙》朱曜奎、木板漆画、90x90cm、2016年
《沐浴欢歌》朱曜奎、木板漆画、100x100cm、1996年
《风雪夜归人》朱曜奎、布面油画、90.6×120.5cm、2002年
《春之歌》朱曜奎、布面油画、140X100cm、1999年
《晴雪》朱曜奎、布面油画、140.5×100.9cm、2011年
《山河依恋》朱曜奎、布面油画、300X150cm、1996年
《艳阳秋色》朱曜奎、布面油画、80X100CM、2003年
《暴风雨 》朱曜奎、布面油画、140.5×100.6cm、2010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国家博物馆,朱曜奎,油画,,教授,之子,漆画,中国中国国家博物馆 朱曜奎 油画 教授 之子 漆画 中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