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2019年9月28日下午, “传统的未来”第六届“川博杯”四川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颁奖典礼在四川博物院中庭举行。
来自省内10多所高校的300余名师生与业界专家出席活动。来自成都理工大学的李港、西华大学张运琦、何平、高森孟的参赛作品斩获本届大赛金奖。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指导,四川博物院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总规划师游勇同志代表大赛指导单位出席颁奖典礼,对颁奖典礼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应不断强化“川博杯”品牌效应、平台功能和引领作用,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为建设文旅强省目标贡献力量。
金奖获得者合影(西华大学 张运琦、何平、高森孟 《小井—智能定量盐盒》、 成都理工大学 李港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文创办公用具套》)
银奖获得者合影
“川博杯”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6届,是省内乃至全国历史最悠久的集企业、博物院、高校三方紧密合作的“移动互联网+中华文明”特色文创平台,吸引了超过国内外数十所数万名高校师生、青年设计师投身赛事。
铜奖获得者合影
本届赛事主题为“传统的未来”, 共设立金奖2名、银奖4名、铜奖8名,以及网络票选“最受大学生喜爱作品奖”5名,围绕川博馆藏文物、文旅融合、文创设计扶贫三大主线征集作品,在三个月内共征集省内外参赛作品925件,最终选出101件优秀参赛作品入围本届获奖大名单,经由初审与决审,脱颖而出的优秀文创产品设计作品,充分体现了传统与未来的默契配合,渗透着美的韵律、充溢着创造的力量。
与往届相比,第六届川博杯已经越来越成熟,本届大赛特别鼓励参赛选手创作出有新意、应用性强的文创产品;强调“川博”元素、“文旅融合”的四川元素,并鼓励参赛选手投身文创扶贫设计,为精准脱贫攻坚奉献青春力量,力争推出更多创意新颖、市场接受度高的文创产品,为广大参赛师生搭建一个能展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本届赛事自2019年5月18日启动以来,得到省内外广大高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省内外各高校学子踊跃参与,共征集到形式多样、设计类型丰富的文创作品925余件。覆盖成都理工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四川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四川旅游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等30余所省内高校,更有来自深圳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省外高校参赛选手参赛且斩获大奖。
金奖作品:成都理工大学 李港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文创办公用具套》
金奖作品:西华大学 张运琦、何平、高森孟 《小井—智能定量盐盒》
多年来,四川博物院秉承“公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办馆宗旨,坚持致力于用创新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力求将大赛优秀的文创设计作品制作成文化创意产品,同时培养和促进文创设计、制作、营销和人才的流动,真正使巴蜀传统文化“活”起来。
四川博物院将继续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引导青年(大学生)在新时代以文化自信铸文化辉煌,在历届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和设计人才参与到大赛中来,为文博事业的发展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为青年搭建创新孵化载体,激发青年(大学生)创业创新热情,积聚创业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据了解,大赛组委会在四川博物院为所有入围优秀作品的参赛作品设置了临时展区,在2019年9月28日—10月7日间集中展出,欢迎公众参观。
附获奖作品名单:
金奖:
成都理工大学 李港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文创办公用具套》
西华大学 张运琦、何平、高森孟 《小井—智能定量盐盒》
银奖:
成都大学陈亚辉,朱奇嘉 《<汗青碎片>立体拼图文创设计》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高维啸《咫尺—五金礼品尺文创设计》
四川旅游学院 露萍、何钰、杜菲《彝娃系列玩偶设计》
四川文化产业学院 蒋玲钰《“战国水陆”飞行棋》
铜奖:
成都理工大学黄永莉 《“变”签本》
成都理工大学曾琴 《变脸多色笔》
西华大学胡滨鸿、杨子莹、林巧、孙杉《白象无线充电桌面收纳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杨佳、王婷《集浅》
湖南工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王程昱、徐盟、余佳、李扬 《眉山青神竹酒青春化绿色仿生包装设计》
四川师范大学常雪 《识石室十三经系列组合式魔方》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姚婉莹、雷雯雄《月上清帆——AI智能灯具设计》
曲阜师范大学史浩成 《“博物熊宝”文创棒棒糖》
关键字: 内容标签:“川博杯”四川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四川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理工大学,金奖,博物院,大学“川博杯”四川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 四川博物院 文化创意产品 设计大赛 理工大学 金奖 博物院 大学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