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乐震文:从塞北到江南,开拓别具面貌的“乐氏山水”_乐震文-水墨-设色-创作-作品

编辑:王林娇 来源:雅昌网 
 
外出写生是63岁的画家乐震文每年最高兴、最重要的活动。远离城市的藩篱与尘嚣,走进自然,踏入深山,乐震

外出写生是63岁的画家乐震文每年最高兴、最重要的活动。远离城市的藩篱与尘嚣,走进自然,踏入深山,乐震文由衷地流露出喜悦之情。

OI8ijoPAgTDjXpkcM0iooRsZddxnXgEO9f7cvt9Y.jpg

乐震文

古树、清泉、山小径、古石……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会让他兴奋不已,他曾言:“我双手捧起大山,将它打碎成千万个碎片,溅起的砂石就是我追求自然的永恒。”

已过花甲之年的乐震文行走于山林,依然健步如飞,神采奕奕。2018年,当他再次来到北方红石峡时,突遇暴雨,山间起雾,峭拔宏伟的红石峡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眺望远山,山形随烟云而变,变幻多姿。乐震文面对此情此景,惊呆了!他不知道面对的悬崖多深多远。

V9CxuPRDkOrhNebR4Vz6TPtoEFkIykwTV8b3z3Tk.jpg

乐震文

“我就像米芾拜石那样面对奇景,静静地看了几小时。”他用宇宙形容看到的景色,“在烟云变化中,一处小景也能变成无穷的宇宙,带给人神秘、震撼感。”自然界的鬼斧神工,让乐震文兴致盎然,很快就在六尺整张的宣纸上完成写生作品《太行深处》,画作深得北方崇山峻岭的气息、灵魂。

hd9HdsXRAWqqgKRheQjDlKrcUMLGJBkmS0ouq85n.jpg

乐震文,太行深处,97×197cm,纸本水墨设色,2019

2019年9月初,《太行深处》与50件乐震文近几年的新作,亮相苏州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寻觅江南”。乐震文的新作,打通了江南和北方的界限,成就别具面貌的“乐氏山水”。

「江南」是他永远无法绕开的文化情节。在近几年的创作中,乐震文又回到江南,从苏州园林中提取诸多创作元素和灵感,以个人多年的艺术创作经历,发掘个人内心对「江南」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

40kJXQtafQ2y6HtQ0H9bMw0dRWDYKmnOqkfNfkEd.jpg

tPtZiFpm8pjn5Xmz7TftCXFDIEKQADc28vqcvjA9.jpg

展览现场

两年前的2017年,60岁的乐震文将其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 2017年的60幅代表作捐赠予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这些作品清晰地勾勒出乐震文不同时期的艺术创作面貌。借此捐赠,“烟云物外——乐震文艺术展”盛大举行,乐震文将其视为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个人画展,也是对自己30多年创作的一次总结。

乐震文将60岁之前的创作清零,希望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画画。“60岁后要画一些属于自己的画,必须向前走,寻找不同的表现方式,向另一个门走一走,发现另一个自己。”

走过高峰,孕育“江南山水”

乐震文从小喜欢画画,从未放弃追逐艺术的梦想。即便在计划经济时代,他也执着于这份所爱。

改革开放之前,乐震文曾做过的工作之一是临摹用于出口的古书画,他分到的是临摹文徵明、唐寅、华嵒、吴湖帆、张大千等大家之作,于当时的乐震文而言,“矗立在眼前的是一座又一座高峰”。

1m570kBNVHz7t3lJbxKgIHBubFSqGKNDFAVazwsK.jpg

1979年,在画室创作的乐震文

在那时,他每次借三幅原作,临摹之后再归还,整两年时间,他一笔一划、一丘一壑,临摹了几十件山水画名家之作。

乐震文当然不会满足于临摹,一有机会,他就根据临摹所得,创作自己想要表达的作品。勤奋、悟性极高的他,年轻时在上海就已名声在外。

早在1985年,乐震文的作品便入选上海美术大展。在100多件参展作品中,他的山水画作再次被评选出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入送的作品和艺术家名单,都是当时鼎鼎大名的上海名家:谢稚柳、陆俨少、唐云、程十发、应野平……只有乐震文,是“名不见经传”的后生晚辈,那年的乐震文,30岁不到。

对于当时还徘徊在人生道路上的乐震文来说,“这次经历不仅增强了我从事绘画的信心,也决定了我的专业方向和一生事业。”

dYhUePUpyPFeLZzemOK3b8lDejPpdV0cE0VcJ1Y7.jpg

乐震文,乾坤气象,69×46cm,纸本水墨,2019

1987年,乐震文留住日本,机缘巧合,认识了日本水墨画大家山田玉雲。然而,让他真正受到心灵震撼的却是南宋画僧牧溪的作品。被文人批为「粗野无法度」的牧溪作品在中国几无存世,但在日本却被奉为至宝。当乐震文看到他的《潇湘八景》图时,心中的震撼无以言表:“精彩得要命!中国人怎么不在乎呢?”

牧溪画中超凡脱俗、深邃空灵的意境,是乐震文一直追求的画面效果。他想继承这种大写意的笔墨和表现方式,通过墨色和烘染,表现出具有诗意的画面,传递禅宗特有的宁静淡泊悠远。

Xi65QM8avm9PIiRq00YdbTKqH9owjcMJOqsVj7JG.jpg

乐震文,复廊,60×98cm,纸本水墨设色,2019

《潇湘八景》那种云雾环绕、飘渺深邃、超然脱俗的意境是乐震文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以牧溪为师,从雾、水、烟云、江湖等题材入手,这些主题和江南山水不谋而合,乐震文的思绪又回到熟悉的江南水乡、一山一水之间。

乐震文寻觅于远山、幽谷、寒江、烟村之中,将自己对传统绘画的理解和对江南山水的感受,融于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朦胧悠远、充满诗意的画面,最终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山水」新貌,也为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画风。

来自灵魂的撞击,画出永恒的北方自然

1995年是乐震文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那一年,他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任教,以山水画教学为主。那一年,他带学生到北方写生,尤其是在山西五台山、黄土高原等地写生的经历,让他的画风再一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IWtNcu6TxwoBNB1AiTp8G4bzOs5ww9Aq4i2Eb4b9.jpg

乐震文,高躅无近蹊,90×97cm,纸本水墨设色,2019

他带着学生,深入太行深处、黄土高原腹地,被北方山水利韧千壑、层叠耸立深深震撼,“那种震撼是灵魂的撞击”。北方山水、黄土高原的辽阔苍凉、大气雄浑,让乐震文感受到不同于以往走遍江南山水时的震撼。他要用他的画笔,画出北方山水的气魄。

李澄叟《画山水诀》曰:画山水者,须要遍历广观,然后方知着笔去处。何以知之?对乐震文而言,亦是如此,写生是他艺术创作源源不断的灵感之泉。

传统绘画,用皴法表现山石,树木,乐震文认为,除了这种“法”之外,还应该具有科学的自然观,认识自然的方法,这就是“理”,他的创作,将法、理融合,写生就是最重要的手段。

P8S9SRy8Zy0Z42tAhvK6InOB4q2t0KRv9DVXGZHR.jpg

乐震文,写生系列之沧浪亭No.2,34×45cm,纸本水墨,2019

oZun30v6xl2vaqHYdZG6cYfyYGwEj0O2xvO46VAP.jpg

乐震文,写生系列之枫桥,34×45cm,纸本水墨,2019

乐震文喜欢写生,写生时的率性、天真直接来源于自然,能即刻表现于画面上。他的写生包含三个层面:技法、理法以及它能够打动他的地方。他常常带着画夹去写生,漫步深山野水,不走寻常路。他认为,没有人为痕迹的自然之风景是最入画的。

乐震文会在写生地待上一阵,从当地的风土人情开始,全方位地对描绘对象注入自己的观察和情感。时间久了,才沉下心来从自然这一实相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感觉。于他而言,“写生不单是对景描摹,而是从中获得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在乐震文看来:山水的精髓不是通过画面,而是通过赋予画面的灵魂传递出来的,首先打动的是自己。透过外在的形态,从精神和内在本质上把握描绘一座山、一处水或是一个景。

QJBYULPm7ABpAlxXedRShkcr2df6V8dVHa2TS4hO.jpg

乐震文,黄河清水湾写生之二,60×97cm,纸本水墨,2017

千岩万壑,即便是极简极平常的景色,融入气候,融入人情,定会意趣无尽。乐震文将中国画的用笔方式与写生结合,他在绘画时,融入他对丘壑、树木、山径、房屋造型上的把握,以及对气候、季节的体验。

他说:云石山水路,没有哪一样是抽象概念的,需要以扎实的山水之眼、山水之笔、山水之心,绘出动人的风景,于白色中析出通透之意,在黑色里分出隐约之景。

几十年来,乐震文饱览大量古今名画,翻越无数名山大川,向先贤、向自然学习,眼界为之大开,画风遂向气格更为宏大的北方山水画靠拢,尤其是对宋代诸家的设色画风更为仰慕,手摹心追,浸淫甚深。在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渐成个人面目。

他不仅秉承传统,还续接现代,将构成融入画中,重组自然形态、色彩、大小和空间,有条理、有规律、有反复的配置演绎节奏的变化,画面随着情感的波动,呈现出音乐般的旋律。

3sUnKnBIZJgvb6TpbsUTMCtnKO2S2dEK88isllac.jpg

乐震文,耦园,60×98cm,纸本水墨设色,2019

著名画家陈佩秋评价乐震文的画作:他试着将中国画的笔触隐藏与水墨的烘染之中,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具有个性,画面主景稳重,云遮雾障,具有一种幽深的意境和一种逸放的美感。

从传统到现代,从江南到塞北,形成鲜明的个人面目

2019年,乐震文完成了逾5米、宽近2米的青绿山水画《空谷传声》,如此巨幅,是他站在升降机上完成的。不同于古代画家远观山水的角度创作,乐震文喜欢走进山水。创作之时,他就如在画中行走,顺着溪流瀑布一路上升,山路上的亭台、松林,溪流曲折蜿蜒,一路风景,别有一番滋味。

《空谷传声》可视为乐震文近两年着色山水中的代表作,墨色与色彩交替,浓淡、疏密,层层叠加,却别有一种透明感,相互映射。南北二宗,青绿金碧、水墨浅绛在他画中兼收并蓄,他摆脱宗派束缚,形成鲜明的个人面目。

在北方写生时,乐震文对黄河途径蛇曲呈360度的清水湾兴味盎然,这里地形奇特,地势雄伟,古拙而大气。后来一位老农民看到他的画作,告诉他山间道路的故事:1936年,毛主席就是从清水湾的黄河渡口小道一路到达山顶,在此坐思国事,作出国共合作的决定。

FEZWp8Sttj4FedDuyxCDaVroXDnPA7f7pJiDdrFd.jpg

乐震文,势路自通达,214×505cm,纸本水墨设色,2019

险峰出的无限风景,加上背后 的故事,乐震文迸发出按捺不住的创作激情,一个月无休,完成了长逾五米,宽超两米的巨幅作品,他取名《势路自通达》——他相信,只要敢登攀,总会有通达的道路。

乐震文深知,创作大画容易随性、粗糙,他便用宋人创作巨幅山水的思路,从具体入手,注重局部,逐渐丰富。他的创作甚至从不打草稿。“因为草稿限制人,不要受限制,随笔生发,才是最好的创作。”——这一观点也是乐震文受到陆俨少的启发。

QYdp7bRMz3WozE7nwZMoYOHUOWjdJ6BliUBW2L2m.jpg

乐震文,秋意云心,97×180cm,纸本水墨设色,2018

苏州园林画作是乐震文多年的心愿,从写生到作品,他从自然界中提取了很多的元素,从写生过程中,发掘内心对江南的理解,对文化的理解,以及个人多年艺术创作经历的看法。他将在苏州和周边城市写生的体会、经历和思考都融于画中。

乐震文以江南人对艺术的感觉去感受中国的自然,在这次展览中,展出了很多描绘黄河流域风景的作品。乐震文表示,与其说我是以江南人的眼光画西北山水,不如说是一个画家真情实意的在以当地风景为主题创作。“即便这些风景,也离不开江南人对那篇土地、风景的理解,是以一个江南人的眼光表现西北山水。”

从传统到现代,从江南到塞北,思绪的穿梭如梦如幻。既有抒写北方的壮美,又有描绘南方的秀丽;既有传统的笔墨,又有现代的构成。真是“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Xi65QM8avm9PIiRq00YdbTKqH9owjcMJOqsVj7JG.jpg

乐震文,物无一量,69×137cm,纸本水墨设色,2019

      乐震文表示,山水画是心境和境界的体现,是对自然的感悟,是对时代气息的凝练,也是寻找自我绘画语言,深度和形式的途径。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變君表示,以东方文化所特有的哲学意味、意象情趣调遣笔墨,是乐震文画作的生命力所在。

Hv4SvfUWkkmD2w11tqftyYM25b6Xx6uWjQlmgX46.jpg

乐震文,新雨,90×97cm,纸本水墨设色,2019

和所有画家一样,乐震文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发展到今天的山水画,还要延续着以墨、以笔为主的千年老路吗?“老前辈们已经笔墨精良?我们这代画家,还用这样的方式,还有我们的存在价值吗?传统向来就不应是固化的。一旦被固化,就意味着消亡。”

画画时的乐震文,极度地陶醉于方寸世界的遨游中。63岁的乐震文仍旧步履不停,保持着旺盛写生、创作状态。他深信:“一个艺术家应该在探索中前进,即便不成熟,也会有生命力。”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书画,乐震文,,水墨,设色,创作,作品中国书画 乐震文 水墨 设色 创作 作品
下一篇:在重庆_诗意的重逢_何多苓、师进滇双人展亮相星星艺术空间_师进滇-诗意的重逢-诗意-艺术家-两位-开幕式||上一篇:陆春涛:拓展水墨表达边界,开拓当代“造境”之路_江南-荷塘-陆春涛-艺术-作品-精神-设色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