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中丹艺术家为《辛德贝格》塑像__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亲自揭幕_南京-辛德贝格-雕塑-丹麦-南京市-揭幕-艺术家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II出席仪式,亲自为雕像揭幕并致辞。8月31日上午11:00

qIgdKrVDUpRHPwHECggyNZqEuaVhlnxszStqROTo.jpg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 II出席仪式,亲自为雕像揭幕并致辞。

8月31日上午11:00,由中丹两国艺术家共同创作设计的国际义士、“南京的英雄”《辛德贝格》雕像在丹麦奥胡斯市明德帕肯(Mindeparken)纪念公园落成,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 II出席仪式并亲自为雕像揭幕。

出席揭幕仪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力、南京城市代表、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振刚、奥胡斯市长雅各布·本斯高(Jacob Bundsgaard)、副市长拉比·阿扎德·艾哈迈德(Rabih Azad Ahmad)、来自美国、法国和丹麦的辛德贝格的家属、各国媒体以及广大奥胡斯市民两百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雕像由来自中国南京的青年雕塑家尚荣、傅礼城与丹麦奥胡斯市艺术家琳娜(Lene Desmentik)共同设计创作完成。

vLAuiuPgrOpVC3FFXuZcghzyob0j0gFzdn8BcuS7.jpg

静待揭幕的《辛德贝格》雕像

7XruO5JtERsxSRCNWLvdNKw9BAhFqmgzE1nPGzOa.jpg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 II与嘉宾一同观看《辛德贝格》雕像。

丹麦人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Bernhard Arp Sindberg)1937年12月到1938年3月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作,在此期间,辛德贝格为中国难民提供了庇护和救助,为了感谢他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联名向奥胡斯市捐赠《辛德贝格》像。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 II在仪式上致辞,表示很高兴参加辛德贝格雕像纪念雕像的揭幕仪式,对辛德贝格先生纪念雕像的位置非常满意,这不仅位于他的家乡奥胡斯市,而且还象征性地放置在纪念公园。她说:“我们一定要记住我们的历史,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根源和从以前人的做法中学到经验,因此我很高兴现在在辛德贝格先生的祖国有他的纪念雕像。我谨向南京市政府和南京市民致以衷心的感谢,我相信这座雕像将为纪念公园的参观者提供反思和感恩的实质,让我们这样尊重辛德贝格先生的记忆”。

04ReahvIhHm5G0jmjLdFM9rYcm0uwH5DiOOF88Gu.jpg

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驻丹麦大使冯铁致辞:“辛德贝格先生拯救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的生命,中国人民感激他、尊敬他、永远铭记他。为纪念辛德贝格先生,南京市向奥胡斯市赠送这座雕像,希望他能让辛德贝格的动人故事广为流传,希望雕像成为中国人民友谊的象征,辛德贝格的英勇无畏体现了崇高的英雄主义精神,他的故事同时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和平的珍贵”。

南京城市代表、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振刚致辞,他表示:“此刻,我们在这里为贝恩哈尔·辛德贝格先生竖立铜像,以此纪念这位南京人民心中的英雄。我谨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出席仪式的女王陛下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辛德贝格先生和他的家人,向奥胡斯市政府,以及中丹两国艺术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在辛德贝格的家乡立像,怀念他的人道精神、无畏义举,警醒世人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kLdBZxitOQ0WQDCPajV99currnr9ZgUPln0b035g.jpg

雕像作者尚荣、傅礼城、琳娜(Lene Desmentik)与奥胡斯市长雅各布_本斯高(Jacob Bundsgaard)、副市长拉比_阿扎德_艾哈迈德(Rabih Azad Ahmad)、辛德贝格家属代表合影

GnI6VO0QCyN08y6nLUyw9GNpjEzhwnmWRItkpijy.jpg

辛德贝格家族对雕像大加赞誉,对作者表示感谢

oM0FR0CWF4cZ0g3lmuvuetkp4COySGyz3PLirPFm.jpg

雕像的作者尚荣、傅礼城与琳娜(Lene Desmentik)在《辛德贝格》像前合影

奥胡斯副市长哈比赫·阿扎德·艾哈迈德(Rabih Azad Ahmad)致辞,表示今天的雕像的落成表征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他说:“尽管南京和奥胡斯彼此相距甚远,但我们很高兴看到来自两个不同的城市的艺术家如何用了一种共同语言,那就是艺术的语言,使得两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表示非常感谢女王陛下为《辛德贝格》雕像揭幕,相信很多市民和来自世界的游客都会喜欢这座雕像。

揭幕仪式由奥胡斯市长雅各布·本斯高(Jacob Bundsgaard)主持,他感谢女王为雕像揭幕,感谢南京市和南京人民带来如此美好和伟大的礼物,感谢三位合作艺术家一起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创造了这件《辛德贝格》纪念雕像。他在看到雕像时认为,这次合作非常出色,雕像很棒,加上希望之门,使得雕像更加突显,令人难忘。

knuewtKFk3jV2pN8gas5n95hMzJ1DTw1gxNBbhIw.jpg

来自世界各地的辛德贝格家属在雕像前合影

ZPWQS5pmVBoaQXdbXeTvQd1yU16Z1oBbCacFreqL.jpg

南京城市代表、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振刚代表南京将《辛德贝格》的小稿铜像捐赠给奥胡斯市,副市长哈比赫_阿扎德_艾哈迈德(Rabih Azad Ahmad)亲自接受捐赠

辛德贝格的弟弟奥莱·辛德贝格(Ole Sindberg)带着子女和孙辈一行十余人从美国专程赶来参加揭幕仪式,他表示很喜欢这尊雕像,动情地说:“I like it”, 他很喜欢雕像塑造了哥哥辛德贝格围着围巾的样子,好像被海风吹起的瞬间,非常的帅气。他非常感谢中国政府为他哥哥立像,感谢两位青年雕塑家的辛勤付出,他是家族中晚年与哥哥相处时间最长的人,看到世人对他哥哥如此的敬仰,雕像揭幕的那一瞬间,他的眼中不禁涌出泪花。

BA7zlk836Fsmn4adGFZdpitxS1Lv5awqJcZzI7t2.jpg

《辛德贝格》像由南京大学尚荣、傅礼城创作,历时两年

MANg4dqEwRzbeWjIUyVrlzNVopEyMA0P4PLxu9AR.jpg

今年1月,南京专家组专门赴丹麦奥胡斯为《辛德贝格》像选址

奥胡斯文化与市政管理主任乔克汀(Kirsten Jorgensen)曾随副市长哈比赫·阿扎德·艾哈迈德(Rabih Azad Ahmad)到南京看过《辛德贝格》的泥塑稿,此次在现场看到雕像的落成,十分激动,表示很喜欢这尊雕像,连连说:“I love it”,同时认为中国这么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与丹麦艺术家合作,非常有意义,这应该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尊,有不同城市、两地艺术家合作的作品,不单是一件艺术品,也是两地友好的标志。市政首席执行官尼尔斯·汉博格(Niels Hojberg)在看到《辛德贝格》像的小稿创作照片时,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连连称赞。南京城市代表、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彭振刚代表南京将《辛德贝格》的小稿铜像捐赠给奥胡斯市,副市长哈比赫·阿扎德·艾哈迈德(Rabih Azad Ahmad)亲自接受捐赠,并与雕像的作者尚荣、傅礼城共同托起雕像合影留念,并代表市政府和广大市民表示感谢!

82年前,来自丹麦奥胡斯的国际友人辛德贝格漂洋过海来到南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庇护和救助了中国难民。82年后,两位南京本土青年雕塑家联合丹麦艺术家一同为他立像,乘风破浪,把他送回来时的地方,永久立于明德帕肯(Mindeparken)纪念公园,面朝大海,张开双臂,迎接着东方升起的太阳。

snBcMW6nA2prsu87onHerhi5Fzv8bSYLUJRicftO.jpg

南京专家团队在《辛德贝格》像确定地点合影留念

YPQepPjKBDWM46gEHWy0cV8lH4TsXydPLv4RMWfV.jpg

《辛德贝格》雕像由南京市人民政府、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于2019年8月赠予丹麦奥胡斯

《辛德贝格》像的创作前后历时两年,尚荣、傅礼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南京大学雕塑研究所在塑造史实类重大题材、英雄人物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艺术视角,这次与丹麦艺术家Lene Desmentik 一同创作辛德贝格塑像,有着很特别的体验。我和傅礼城负责雕塑主体造型创作,Lene Desmentik 负责‘希望之门’的设计。整个过程,我们既有互相到访交流见面,也有邮件沟通,尽管身在异国,但很顺畅。可以说,各美其美,发挥各自所长。”接到南京市委宣传部委派的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开始研究历史,梳理文献,曾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图书馆里查找辛德贝格的历史照片。从护照上、旧报纸上找到仅有的几张,从而也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开始走进辛德贝格的精神世界。再经过反复推敲、锤炼、理解后,开始了实际创作。手法上采用写意语言,不太拘泥于局部细节,强调线条爽利、浑然一体、一气呵成,试图塑造出一个英姿挺拔的、帅气的,人们希望的英雄形象。尚荣说:“在创作时,不愿被历史老照片的形象束缚着,因为相机定格下的这一瞬间不足以反映他的一生,少了人物的灵性”。2019年1月,专程随南京市的考察团赴丹麦奥胡斯实地体验,了解到丹麦人崇尚健康、注重环保、喜欢运动等特性,感觉这应当也是辛德贝格身上所带有的特征与能量。随后,几易其稿,无论是圆雕头像的形式,还是举着国旗守护难民时的样子,亦或是浪漫主义风格的形象……不断推翻重来,最终确定辛德贝格双臂舒展,敞开怀抱,去迎接难民们到来的动态瞬间,也是拥抱和平。琳娜女士则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角度给出了她的想法,即在雕塑之外添加了两个45度角交叉叠加的空门柱——它是“希望之门”,是战乱中守护城市和百姓的城门化身,是跨越生死,阻挡战火,守卫和平,指引希望与未来的象征。南京艺术学院的张明教授也对希望之门的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构想,并专门为雕像设计了底座,融入南京元素,还特别设计了雕像底座上嵌入一块“城墙砖”的方案,它是威武不屈英雄精神的象征。在南京的至暗时刻,古城墙如卫士一般阻挡着战争与屠杀,保护着城民,每一块城砖都是历史的沉淀。

“他就像我们的一个老朋友了。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去了解,去浮想,去揣测,我们跨时空在对话……所有的创作在这片他曾经短暂居住过、保护过的土地上酝酿、发酵。”尚荣说,“南京也是我们求学、成长、工作、创作的地方,在这方水土的滋润下,我们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带着深刻的城市烙印,向世界讲述美丽的南京故事。”

雕像的基座上以中文和丹麦语两种语言镌刻。“贝恩哈尔·阿尔普·辛德贝格(1911—1983)生于丹麦奥胡斯市。1937年12月-1938年3月,辛德贝格在中国南京庇护了两万多名难民,对他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南京市人民政府、哥本哈根中国文化中心赠。2019年8月”。青铜的底座上铸造着Lene Desmentik、尚荣、傅礼城两国艺术家的签名。

天空、大海、阳光、草地,由中丹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辛德贝格》雕像永久立在丹麦奥胡斯市的土地上,他回到了他的家乡,面向东方,深情的望着中国,眺望南京,传递着友谊与和平。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丹麦女王,南京,辛德贝格,雕塑,,丹麦,南京市,揭幕,艺术家丹麦女王 南京 辛德贝格 雕塑 丹麦 南京市 揭幕 艺术家
下一篇:艺术无限逼近思想__“闽·艺术空间”开馆展暨厦门工艺美院99届雕塑班艺术_展览-厦门工艺美院-雕塑-梵高-工艺-归于||上一篇:新中国成立70周年_“不忘初心——献礼半岛”国画小品展开幕_小品-展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小品-文化-初心-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