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美术家、设计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杰出教授周令钊先生100周岁寿辰。8月29日,“为新中国造型——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及“大美之艺——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创造与美育影响”即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
展览以4大板块,共300多件作品和大量文献资料,力求全面呈现周令钊先生一心为祖国、为人民进行艺术创作、从事艺术教育的成就。其中政协会徽的设计稿、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小组的设计方案以及人民币的草稿等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料和手稿,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2008纪念美院建院90周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老美院校牌前
周令钊1919年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曾先后就读于长沙华中美术专科学校和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受教于汪仲琼、陈国钊、唐一禾、沈士庄等先生。1936年,17岁的周令钊在上海华东照相制版印刷公司学徒,跟随著名的制版印刷专家柳溥庆学习制版。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周令钊先生开始积极投身于抗日宣传工作。
1936年武昌艺专师生画展在南京(前排右第3人17岁周令钊、右第4人老师唐一禾,左第1人校长唐一经)
1938年,19岁的周令钊进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汉政治部第三厅艺术处美术科工作。在此期间,他参加了黄鹤楼《全民抗战》大型壁画的绘制。尽管这件大型壁画存在时间很短,很快就被进犯的日寇所破坏,但是它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作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现代壁画的代表作品,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9年,他参加由范长江同志带队的南路前线工作队,去柳州、迁江、滨阳、镇南关等地慰问抗战军民。抗日战争末期,他又与冯法祀、特伟一起,随抗敌演剧五队去滇缅抗战前线写生,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缅甸,慰问中国远征军的将士。
1949年6月20日,两个多月,后30岁的周令钊和助手并夫人21岁的陈若菊画了天安门上第一幅毛主席像。
抗日战争结束后,应徐悲鸿先生聘请,周令钊于1948年来到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前身之一)图案科任教,此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后,周令钊先生积极参与了大量共和国形象设计工作。其中包括布置北京六国饭店“国共和平谈判”会场并为会场画毛主席像和马恩列斯像;与张仃先生一起设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徽;布置1949年4月在中央美术学院礼堂举办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并绘制毛主席像和马恩列斯像;布置“全国学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场并绘制毛主席像和马恩列斯像等等。特别是1949年9月,周令钊先生又与夫人陈若菊一起,以饱满的热情绘制了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悬挂的巨幅毛主席像。
1963年和夫人在广西漓江
1964年1月,《民族画报》刊登画家创作消息
1973年在全国政协礼堂画油画《韶山》
1981年设计《壬戌年》狗年邮票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令钊先生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少先队队旗的设计,他还设计了中国共青团团旗,主笔设计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并担任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票面整体美术设计。周令钊先生是参与建构新中国国家视觉形象的主要艺术家之一。
作为那一代人的杰出代表,周令钊先生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参与了大历史,见证了大时代。正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所评价的那样:“他用崭新的视觉形象‘设计’了崭新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意志视觉化,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风貌。”可以说,周令钊先生丰富而又漫长的艺术人生,见证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1986黄鹤楼《白云黄鹤》9米陶板壁画制作现场
1986年,设计的高9米宽5米的陶板高温花釉壁画《白云黄鹤》,在武汉黄鹤楼安装现场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周令钊先生同样见证了这所全国美术最高学府的成长与发展。他是新中国设计学科和壁画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在图案科和实用美术系任教期间,周令钊先生讲授了诸多设计课程并承担了大量国家设计任务,著名工艺美术家、设计艺术家常沙娜、韩美林、陈汉民等人都深受其影响。“文革”结束之后,周令钊先生又在中央美术学院参与筹建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系统中的第一个壁画系,并担任壁画系首任民族画室的主任。在教学中,他尤其强调对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这体现了周令钊先生作为一位艺术大家的高瞻远瞩和文化自信,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对于建立和完善中央美术学院的壁画学科体系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览除了大量首次向公众展示的原作、手稿和档案,还将展示一些与周令钊先生创作、设计以及生活相关的文献档案,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设计制作了周令钊先生百岁人生年表。
2018年8月3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充分肯定我校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回信指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希望我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值此总书记回信一周年之际,中央美术学院联合相关单位,两个重要展览,以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04年在云南丽江古镇小街写生
2013年5月2日94岁周令钊
周令钊先生被誉为“国家名片、国家形象设计师”“公共艺术先驱者”“新中国设计第一人”, 为新中国艺术和视觉形象设计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杰出成就,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新中国造型——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是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文联的大力支持下,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展览也得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中国政协文史馆及周令钊先生亲属的鼎力协助。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
(一)投身抗日,迎接黎明
《抗战时演剧五队排练场》 纸本 竹笔 29.6×19cm 1944年
《柳州街头(当年演剧五队曾在此举办抗日游行)》 纸本·水彩 26×19.7cm 1942年
主要展出周令钊先生1949年以前,包括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中国的大西南以及赴缅甸慰问中国远征军期间绘制的重要作品;抗战结束之后,他在上海育才学校教学期间的速写、水彩;1948年受聘国立北平艺专之后,参加土改、迎接解放等方面的作品。
《若菊在青岛海边写生》 纸本·水粉 41.8×29.7cm 1962年
《大足石窟佛头像》 纸本·水粉 54×38.6cm 1955年
《原中央美术学院》 纸本·水彩 21.2cm×32cm 1953年
(二)光辉岁月,艺为人生
主要展出周令钊先生从1949年开国大典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一张巨幅毛泽东像开始,包括油画《五四运动》和《世界人民大团结》草稿在内,他在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创作的许多重要的艺术作品和写生手稿。同时包括他设计的许多重要杂志的封面,如《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少年儿童》等,以及他设计的许多发行量巨大、影响甚广,与党和国家的许多重大事件、会议和庆典有关的邮票作品。
《第26届世界兵乓球赛》(印刷品) 1961年
第三套人民币2角面值
第三套人民币2角面值手稿
(三)国家形象,倾注心力
主要展出包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共青团团旗、少先队队旗、三大勋章和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等在内,周令钊先生曾经参与或主笔的国家形象设计。其中包括政协会徽的设计稿、中央美术学院国徽设计小组的设计方案以及人民币的草稿等,很多文献都是首次面向公众。
《林场春回》 纸本·彩墨 69.8×40.2cm 1987年
《苗家竹楼》 纸本·水粉 27.8×42.8cm 1979年
《织网》 纸本·丙烯 45.1cm×44.3cm 1981年
(四)勤奋耕耘,永不停息
主要展出改革开放以来,周令钊先生所主持创作的许多重要的壁画和公共艺术作品,以及其他一些更加个人化的作品。其中包括在中国现当代壁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黄鹤楼壁画《白云黄鹤》的色彩稿、线稿,周先生担纲整体美术设计的深圳中华民俗村规划设计稿、线稿和色彩稿,北京饭店壁画《古都集萃》的设计稿、色彩稿等。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美术学院,周令钊,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周令钊百年诞辰,艺术教育,设计,,壁画,艺术,黄鹤楼,抗日战争中央美术学院 周令钊 周令钊先生百岁艺术展 周令钊百年诞辰 艺术教育 设计 壁画 艺术 黄鹤楼 抗日战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