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怀有同样洁愿的人无别离_庄华岳-艺栈画廊-吴藏石-文献资料-丁天-大羽-无极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展览现场合影()2019年8月24日,“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在北京798

jLR5SHldg93xLljLHq8ufBI2SMy7eaFCdEMCm6up.jpg

展览现场合影

()2019年8月24日,“意与象汇——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同学三人展”在北京798 ICI LABAS艺栈画廊开幕,展览呈现了三位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同时还展示了他们之间的往来书信等文献资料,为我们打开了20世纪艺术史中被尘封的艺术人生。

“怀有同样洁愿的人,无别离。” 吴大羽在学生庄华岳纪念册上的题词。

uczqYGYV3qzEZW0wKGc7xJTT5mhkkC58eVdqZyQP.png

展览现场合影

97LI1qIqeI44TpOsI7Kqze22KKr372zDd5y98JDb.png

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丁天缺、庄华岳和吴藏石三位艺术家师从吴大羽,是杭州国立艺专时代的同窗好友。虽然造化弄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他们历经战乱和变革,各自饱受磨难,但他们对于艺术的那份“洁愿”,却矢志不渝,这些,在他们的绘画中、格调中、笔墨往来中显而易见。

丁天缺先生蒙冤近卅载,晚年平反后重新拾起画笔。他用色大胆,线描勾勒苍劲有力,在那刚毅线条和明丽色彩中透露出一种倔强的决绝。无论是人物、静物、还是风景、花卉,都彰显出生命的盎然,它们恣意绽放,纯粹飒然,又傲骨嶙峋。正所谓“画如其人,其人如画”,跃然跳动的强烈色彩不正是丁老强悍坚韧性格的写真吗?囹圄困不住才情,成为对丁天缺艺术创作最好的注脚。

mWbGBIv5SmrXReozz5LMU99ESvzuiGgU27b8x1Yd.jpg

展厅现场

t86aUIfOfDD6ajipme7oZ5tHHpUKu0c21RwtdKjk.jpg

展览呈现的文献资料

Z6QefKJ4PxsLCeWOyhu1MUcAIjDnwIu7Y3791BvR.jpg

展览呈现的文献资料

6gfvGTDpXJS9C55W7jX1IEBDmlrAhYL1fpNvCRFc.jpg

展览呈现的文献资料

BqogusYhrToN7pbtefEcCF2xniG5jt3KPW4CUxPu.jpg

展览呈现的文献资料

庄华岳先生是吴大羽得意门生之一,也是赵无极的莫逆之交。然而恰逢战争时代,两次出国留学的机会均化为泡影。命运辗转,庄华岳蛰居家乡潮安数十年,在中学教书为生。直至1979 年,远在法国巴黎的赵无极找到他,寄来画材颜料,和其他师友们一起鼓励他重新开始绘画创作。在他生命最后的三十年,为我们留下了大量水彩、水墨和速写。其水墨“涂鸦”作品线条灵动洗练,无论是猫咪还是花鸟,孩童或是草木,总是随性散淡又意味十足。而其90年代后创作的一批水彩作品,虽尺幅不大,却色彩感极强,抽象淋漓而气象万千。作为对吴大羽艺术理论“势象”的追随者和实践者,他将音乐、舞蹈、韵律的理解与色彩相结合,格调极高。

sxmThzTnKcZLWanpegVi6ZpqWjEKHRQwZCui0s4y.jpg

庄华岳作品

iuI52pMhIaYJd7HBJBLQLfENgCgFRkfSX8cZejlD.jpg

庄华岳作品

5oIu8C4WncP1zSbzjIE3ezGrrqxJ2PIGdfoxMw0q.jpg

庄华岳作品

jzJ1iy0OfvEv6S26VqrCdo0dugErYvyIP2S0iGli.jpg

水墨作品

qoDtKY0NqYGsLUAnP4iwg9eXdNviJMOmZ5L2qSnb.jpg

生机之感

4GvbKzzC9RiLWjdzRVZbKdOMrwazqnbW8jGdURQ3.jpg

读后感

OuSC4M3NjjBLaEnC2A6xmo8gNB6emQm1MxyS0Z2C.jpg

暮年之感

CgVCw0LE7difec4RO2CIE4vaj1r6ylKqLLGJztIQ.jpg

​空灵之感

吴藏石是庄华岳的同乡兼同窗,与丁天缺在学生时代更情同“结义”兄弟。他出身大户人家,自幼酷爱音乐和绘画,其琵琶独奏亦达到极高境界。他曾慷慨救济同学,即便后来颠簸流离,也不改其乐。可惜他在六十五岁时英年早逝,留下的作品不多。从本次展览的早期水彩作品上看,他基本功扎实准确,色彩明快,其风景画作追求柔美愉悦的诗意,给人清爽畅快之感。那片宁静和安逸,也是一种心境的写照。

“这是三位才华横溢的老艺术家,他们都走在了那个时代的前沿,直至今日仍独具特色并极具研究价值。”势象空间创始人李大钧在观展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三位艺术家用色大胆,个人风格独特,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当时都被边缘化了。但他们就如同一股潜流,从未消亡。这正是艺术本身的顽强力量,“从他们身上,也包括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等人,他们让今人看到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曾经达到的高度,他们与世界艺术的发展系统相接轨,他们的价值在今天慢慢从历史中浮现,并依旧保持着强劲的生命力。这个展览让我们更加强化了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比较边缘和隐匿的一个系统,也成为了研究国立艺专和林风眠、吴大羽体系的重要补充。”

QIqSLpNjsAOufZCyvRcVzraKc6Zl4hadKshHl11b.jpg

吴藏石作品

eZVw9xAUKwJ2i8zgJLTXvhg3hijujus9PNI01ps9.jpg

吴藏石作品

49zN3FdMe7zwh3EcV3OUG4N7GcSFuD74B2MngmMs.jpg

滇西小镇

cQKoyZULIPgjHyl2CZVkJWNUM6RPmzjmlsgfNZRt.jpg

搭建湖心亭

lHEoPzmrwmzyney6cZc9PQ4ZqnmflSx9Brx4MBSW.jpg

团扇

oblkzcgbrYWctkthYgltoRMeER6fitxsHrCQthDb.jpg

展览会

“看到这样的展览令我十分兴奋。”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张所家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这几位老先生是从美术史书本上很难查询到的,他们就像‘出土文物’一样,价值珍贵。更重要的是,他们作品中呈现的激情和才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单纯非常感人。他们让我想到中国古代的文人画,追溯到‘四僧’的才情与灵气,以及艺术中的纯粹。他们是艺术的理想主义者。”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除三位老先生的代表画作外,还展示了多组文献、书信和照片资料。策展人石建邦强调,这些文献的史料价值,成为研究他们创作的另一佐证,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三位老先生对艺术的纯粹追求。很多由庄华岳先生家属提供的书信往来中,无论是跨洋信笺还是师生、同门的交流,都是对艺术创作的探讨和沟通,笔墨见真实,观者亦无不为之感动。

GuqlyWo0HpKz3gJaZKYiJMUKTIGAzG8y78nf1Nzr.jpg

丁天缺作品

4cXqFiGsmKsIImN8NDXGZXE6qycUPxyNNcXzOWfm.jpg

丁天缺作品

zBm2VOozeRKFSyhdDpDo1fT6vYdI0Ukf993hhFPt.jpg

1JUZhOQSiAQvp6Ah6aBeHijJOcT37QG0gatNOwul.jpg

小舞台(静物)

ScYoZmojr4PdLCCcZ2isVVMDmn37Yk6tk3iqKc5e.jpg

真真肖像 

h14eGRIbiGUkx6xdyAU55uv7BQTLSSc0WIgZe5Xz.jpg

闲庭寂寞露华浓

丁天缺、庄华岳、吴藏石,他们如同历史上的“失踪者”,在当时与大时代的主流并不相同,但却一直坚持着最为接近绘画本质的探索。历史又一次证明,只有有力的作品才能在沉宕与边缘化后再次发声,而无论时代的磨难如何在他们身上碾压,他们的声音却依旧干净而纯粹。

吴大羽先生曾一再声言:“绘画更本质、更本源、更广大的载体是生活,是人生,是生命本身!”丁天缺、庄华岳和吴藏石用各自的一生,践行并捍卫着老师的这一箴言。意与象汇,终有晚晴。人怀洁愿无别离——人怀洁愿,终相见。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8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丁天缺,庄华岳,艺栈画廊,吴藏石,,文献资料,丁天,大羽,无极丁天缺 庄华岳 艺栈画廊 吴藏石 文献资料 丁天 大羽 无极
下一篇:“城——葛城光”个人摄影展在黎艺术馆开幕_黎艺术馆-展览-媒介-副主席-艺术馆||上一篇:“会心不远——孙逸然书法艺术纪念展”隆重启幕《中国书画》美术馆_孙欣-《中国书画》美术馆-孙逸然-展览-研究院-中国-行草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