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4日下午,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主办,《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承办,美术评论家、策展人孙欣策划的“会心不远——孙逸然书法艺术纪念展”在《中国书画》美术馆隆重启幕,该展展出了孙逸然先生的阶段性作品50余件,集中呈现了其深耕书道32载的艺术成果,连缀出一个书家半生的心性与情思。
“这是一个有点特别的展览,也必将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策划。书家孙逸然,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精神导师,我的审美意趣和精神经验都与他息息相关,他以生命陶染了我13333天,又在离去后的一年中,持续以追忆的方式再次塑造我,字迹、心迹,见字如面。我试图通过此次展览,还原一个真实的孙逸然,一个勤勉致知、通文达艺的人,一颗抱持真性、寄寓书道之心。”对于策划此次展览的缘由,策展人孙欣说到。
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康守永先生开幕式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先生开幕式致辞
著名美术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陶咏白女士开幕式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 张见先生开幕式致辞
孙逸然先生夫人刘仁慧女士开幕式致答谢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 孙欣主持展览开幕式
孙逸然(1956.7.3-2018.7.30),本名孙增博,山东海阳人。自幼受父亲孙鑑章的陶染,酷爱书法;1976年参军,从事连队宣传工作;复员后,在本职工作之余勤于笔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其所著文章和报道多次刊载《淄博日报》等;1986年始研书道,广览经典字帖、书学理论及专业报刊杂志,尤喜楷、行、草、隶、魏碑,三十二载临池不辍,研习软笔书法的同时兼作硬笔,互为映照体会。
孙逸然其人,性平和,心质淡泊;嗜文章,才艺多方:喜好二胡、口琴、象棋、乒乓球、篮球、游泳、武术之娱,亦怀烹饪、垂钓、捕蝉、唤鸟之技。他能够成为一位书家,纯粹出于主体意志的不懈努力。在文化资源尚显匮乏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凭借对书法的满腔热忱,遍索视域所及,以期最大限度地鉴取经典遗韵,勤勉致知,渐得内化之思,蕴生出带有个人面目的风骨、气象。
展览嘉宾合影
著名美术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陶咏白,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荣誉会长、华达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晓华,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经济日报副秘书长郑光兴,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康守永,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贾磊磊,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杭春晓,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专职画家马硕山,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长魏广君,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周祥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杨中良,著名书法家、栖霞书院院长衣雪峰,杏坛美术馆馆长黄和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孙伟科,著名艺术家徐累,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党震,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葛玉君,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副院长孙夕恺、著名美术批评家、博士后于量,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刘燕,中国美术馆副研究馆员魏祥奇,北京画院美术馆展览部主任薛良、中国国家画院人事处负责人董雷、孙逸然先生夫人刘仁慧等重要嘉宾8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
魏广君(中国国家画院书法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长)
周祥林(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朱天曙(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衣雪峰(著名书法家、栖霞书院院长)
在《中国书画》杂志社社长、总编康守永看来,孙逸然的书法有以下三个特点:1、取法高古;2、格调高雅;3精神高尚。“孙逸然先生心质淡泊,多才多艺,一生与书为友,书写内容多以修身、养性为主,如‘静观’、‘神游’、‘静安和神’等,当然,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隐藏在作品深处的:自觉的文心、真切的情怀、以及永不止息的探索精神。”
“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展览,除了展示逸然先生的书法成就外,也深藏着爱女对父亲的浓浓爱意和无限追思。”其中,最令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感动的是“逸然先生不求闻达,但求心绪安然的大境界。在其书法作品中,我们能够看到一种平和淡泊、超然通脱的大境界。”
孙逸然的书法用笔潇洒自如,蕴含着浑厚、圆融、温和的品质。著名美术批评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陶咏白特别欣赏其书法中的飞白,这“无疑是体现他笔法奥妙的亮点。这要经多少次的锤炼,方有看似不经意而得的神妙。他的书法变化无常,于法度中妖娆多姿,生气勃勃。他将象形文字转化为线条跌宕顿挫的律动,转换为心绪的激昂慷慨、云淡风轻的节奏,转换为悲天悯人真善美的人文情怀,转换为充盈人性的温度和光茫的审美符号!孙逸然书法的审美品格为这个时代带来了正能量。”
展览现场
“这是一个迟到的展览,迟到的祝贺。”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张见于展前受策展人孙欣之邀,为孙逸然先生绘制了一幅素描画像,这件作品在此次展览中亦有展示。他希望借此略表心意,“通过作品,对孙逸然先生表示致敬,致敬这位没有诗人称谓的诗心人,没有书家称谓的真书者。”
张见 孙逸然先生素描肖像 58×46cm 纸本 2019年
“我和我的母亲,一个是‘慧’,一个是‘欣’,这是‘会心不远’的另一维解读。”策展人孙欣解释到。孙逸然先生的夫人刘仁慧当天也来到现场,“我先生这辈子酷爱书法,他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书座右铭,以‘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为人生宗旨,他对书法没有丝毫的倦怠,对家人没有一处的马虎,我们能成为他的家人,备受他一生的呵护而感到满足。他曾说过,‘我非常喜欢书法,如果有机会能办个展览就好了’,今天我们圆满完成了他的夙愿。”刘仁慧对嘉宾的到来表示感谢。
展览现场
今天我们父女以书法的方式,联袂在这里举办展览,这让我想到一位作家曾说:“所有的自传都是在讲故事,而所有创作都是一种自传。”他不一定到场,却以缺席的方式存在在他所书写的每一张作品当中。这个展览在我的设想中,一定不能带给大家故人难聚的无限伤感,而应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盛景。所以我在前言中说:
往与不往,恩泽犹在;星汉灿烂,会心不远——谨此,献给孙逸然(增博)。
我的父亲,我永远的灯塔,谢谢他!感恩他。
展览自8月24日起将持续至8月30日。
展览现场
参展作品(部分):
孙逸然 行书 34×138.5cm 纸本 1996年
释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丙子年秋,增博书。
钤印:会心不远(白) 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草书 68×68cm 纸本 2007年
释文:室雅花香。丁亥冬,逸然书。
钤印:清趣(朱)) 孙(朱) 逸然(白)
孙逸然 行草书 68×68cm 纸本 2007年
释文:松风竹雨。丁亥冬,逸然书。
钤印:清趣(朱) 孙(朱) 逸然(白)
孙逸然 行书 68.5×34.5cm 纸本 2016年
释文:艺海。逸然书之。
钤印:心画(白) 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书 34.5×74.5cm 纸本 2016年
释文:松风。逸然。
钤印:一期一会(朱) 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楷书 34.5×137.5cm 纸本 2017年
释文:鸾凤和鸣。逸然书。
钤印:一期一会(朱) 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草书 69.5×34.5cm 纸本 2017年
释文:鹤舞云间。逸然书。
钤印:乐而康(朱) 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草书 69×34.5cm 纸本 2017年
释文:神游书海。逸然。
钤印: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草书 68.5×34.5cm 纸本 2018年
释文:道似行云流水,德如甘露和风。逸然书。
钤印: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草书 68.5×34.5cm 纸本 2018年
释文:无暇人品清如玉,不俗文章淡似仙。逸然书之。
钤印:清趣(朱) 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楷书 69.5×34.5cm 纸本 2018年
释文:谋猷归哲匠,词赋引文雄。逸然。
钤印: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书 69×139cm 纸本 2017年
释文:紫气东来。逸然书。
钤印:游于艺(朱) 孙逸然印(白) 会心不远(白)
孙逸然 隶书 68×39cm 纸本 2005年
释文: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增博书于颜山山麓。
钤印: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草书 68×68cm 纸本 2006年
释文:静安和神。逸然书。
钤印:心画(白) 孙(朱) 逸然(白)
孙逸然 草书 68×68cm 纸本 2007年
释文:草堂观圣迹,花径觅诗魂。丁亥冬,逸然书。
钤印:心画(白) 孙(朱) 逸然(白)
孙逸然 草书 68×68cm 纸本 2008年
释文: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戊子年,逸然书。
钤印:心画(白) 孙(朱)
孙逸然 行书 70×35cm 纸本 2015年
释文:如面。
钤印: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书 69.5×34.5cm 纸本 2017年
释文:静观。逸然书。
钤印:清趣(朱) 孙逸然印(白)
孙逸然 行草书 69.5×46.5cm 纸本 2018年
释文:鸣飞。逸然书之。
钤印:逸然(白)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法,孙欣,《中国书画》美术馆,孙逸然,,展览,研究院,中国,行草书法 孙欣 《中国书画》美术馆 孙逸然 展览 研究院 中国 行草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