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70余年后我们又相见了!_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亮相清华艺博_艺术-莫高窟-父亲-父女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开幕现场2019年7月15日上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

Kz3QDv6OGqd7WtRWw3dGpL0411hNqcueAhHMlxyY.jpg

“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开幕现场

2019年7月15日上午,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黄炫梓策划的“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是父女作品跨越七十三载后再次重逢,通过200余件油画、速写、壁画临摹、花卉创作、装饰图案设计、服饰设计等作品,讲述了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两代人与敦煌之间的深情。

50asBiubfgLeweppYEb5Fdv9D19Lm7cBNOk4YdRz.jpg

亲爱的爸:

我终生听着您的教导要弘扬渗透敦煌的文化艺术。

今天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花开敦煌”父女作品展,我们又相见了!展览引起众人的重视,敦煌研究院有了第五代接班人——赵声良院长也专程来了……您可以放心,国家和人民对敦煌高度重视,并共同为发展“丝绸之路”的明珠而努力!

您在天之灵,要心开心心地继续保护敦煌、保护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女儿沙娜

2019年7月15日

在“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展厅的许愿墙,常沙娜先生写下了这段留言。

zQ0a7xCQ1VcmiGrNVzT2jGpI1TXb3sYWjvdGJdTc.jpg

常书鸿、常沙娜父女均为我国知名的敦煌学家。常书鸿1927年赴法国留学,是早期中国留法艺术家中油画的佼佼者,返国后于1943年开始扎根敦煌。在他辛勤工作的几十年中,组织修复壁画,搜集整理流散文物,撰写了一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论文,还临摹了大量的壁画精品,多次举办大型展览,出版画册,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敦煌守护神”。

Nl2FtI9HFOtYNHJpz69GDWJuTyrz5Bif8jdwv33S.jpg

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讲话

z3uRyLpmF0Xeljey54YePkmFuIhoLzpc8w4oK0is.jpg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致辞

8GBI27B0TgEjNla1u8uz5fGalQNVlhQmnwJ23Hik.jpg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致辞

TaInfV500IDMeQ76DqpCWHLufFglPs1RkNgGQrq2.jpg

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致辞

B1bKLAXlAuKFQudljispABbNO3PwDPKU7YyCkViV.jpg

常沙娜先生向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捐赠4件作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向常沙娜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EBHfOWcO3S76x43qjdVJ3qf3s6WV5IOGqEJxK4ax.jpg

常沙娜先生致辞

pyPKZcdEQn5jyF3bzEJxroT2RmkacgPf9mEgwuq3.jpg

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宫秉祥宣布展览开幕

LqxOXbEiKmy32mEaSLfbGGWlIKVFldewe9Uc7RrT.jpg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邹欣主持展览开幕式

其女常沙娜受父亲影响,自12岁起随父临摹敦煌壁画,承载父亲遗志,一生亦致力于敦煌艺术教育推广。常沙娜展露出过人的艺术才华,赴美留学归国后,在林徽因的指点下走入工艺美学领域,以敦煌图案为蓝本,完成了如人民大会堂建筑装饰等国家重点设计任务。同时,向自然的生命形态攫取艺术灵感,创作一批花卉作品。常沙娜以纯粹的艺术态度,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传统文脉中融入当代设计方面具有突出贡献。

此次展览的叙述“从巴黎开始”,进入“血脉相连”,最后走进生活艺术的应用部分,让观众可以清晰理解“师古而不泥古”的真正应用。展览贯穿了两代人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经历,完整表达了“花开敦煌”展览的核心精神——“守护与传承”,引发当代人思考面对自身文化应该承接的使命。

LciOUkYPY9vH592wrgwKu7X6XQZsxsQa0PxzUbHH.jpg

DAuSY3ERYsPVpLAHJZvWn2o6VtDGpin9SIBk5Qox.jpg

KymHnADXzt2YZqwmx1OBBWgZ9iWUQooDGrbvV3wV.jpg

展览现场,常沙娜先生向观众介绍父亲与自己的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认为,“举办此次展览不仅对梳理学院文脉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承传和创新也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继承和创新是美术发展不变的主题,通过常书鸿、常沙娜两代人的创作,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还看到了代际的承传和血脉的温情。”

正如常沙娜所说:“我非常幸运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传承给我的不仅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父亲对祖国的赤诚热爱。他对艺术事业的忘我追求,将自己小家庭的利益置于国家的需要、艺术的需要之后。所以,我的血液里也流淌着父亲的血液”。

“100年对敦煌的历史是短暂的,而对父亲常书鸿在敦煌的50年人生是凝重而珍贵的。作为常书鸿的女儿,早期曾随父亲在敦煌经历了难忘的少年时代,与敦煌结下了深厚的情结,是敦煌的风土培育了我做人应有的淳厚;是敦煌的艺术给予了我学习传统艺术的功底。”

“此次展览,不仅全面总结了常书鸿、常沙娜两代人保护、研究敦煌所做出的贡献,更是面向未来,面向当代,将清华美术学院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继承和发扬光大。” 鲁晓波说到。

CRLstc6XL0e7JJRUoI9I00Q9h5JaWvfRoXPWlCl2.jpg

pR2iss93e6Ypm8hGUrQlK2loLifxSRKRDOyRzIiG.jpg

5jgJvCD2YIaWVCWQ0t4ZatfMLe51rrNXhITFYEdg.jpg

fHFTdgvZmqzBO8brJ3ekztYstfKfu9hhqeob1T2r.jpg

ohNMH7o6OubtaubmHtqKcFGAQEBV9oC3QX0py1yi.jpg

展览现场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希望这个饱含温暖和责任的展览,能够唤起人们继承和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让青少年一代感受到前辈的精神与品格,这也是高校博物馆应尽的责任。”

“常书鸿作为一代代敦煌人的楷模,今天的展览,也是我们学习常书鸿精神的体现。艺术创作不是件简单的事,需要一辈子投入精力,从两位先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敦煌艺术无限丰厚的历史,以及两位先生一生致力于敦煌研究的奉献精神,通过展览,我们不仅仅可以欣赏到他们的艺术,也能真正感受到他们对我们中国艺术的贡献。”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说到。

对于举办此次展览的原因和意义,策展人黄炫梓解释到:“敦煌不仅是少数人的敦煌,而是全世界的敦煌。在全世界了解敦煌之前,我们自己要先了解,这才筹备了此次展览。自2014年以来,此次展览已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四次,而且随着对两位先生研究的深入,每一次展览我们都会做出新的调整。此次清华大学美术馆举办的展览,我们新增了许多常书鸿先生的作品,以父女作品对话的形式进行展示。此外,生活艺术的应用部分,常沙娜先生进行了新的尝试,增加了众多工艺大师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让两位先生的研究能为我们所用。”

自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见到梁思成、林徽因两位先生,并跟随他们学习以来,常沙娜就与清华有着不解之缘,“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与清华的缘分也在不断发展深入,此次展览,是我们缘分的又一次体现。”

I9nZNsPgJ8V2HBeacVFS2UK85LJV0tyqqM8XWT4j.jpg

oivyOJ5KAVRxWhUtxvheEceY93tOfHZRcOgFDUzA.jpg

aEozzx49MLu7AdfcDgMEiwMgLLfQAfuTVJAgeLI7.jpg

LcdbHd6lN8QINDXKdDxHo4JVld505M7BXA5hj7Qf.jpg

r2Md1jeZ0YcOnU8oM1fY25Cd2RMCZtgQKVF518JL.jpg

XbYpXakClXAPtX74GyLL0pfgXIdzhpVGTk657e5a.jpg

wfl6cqwUEeJS2wlEbb7y7vF0S1df6oPlCPhv60sK.jpg

rDevBlxH0fjoZS4hIJVNolWdV0xDVMdOXnJjaWw6.jpg

M9ksbCj4WvBZywpQWUtky7bH66UXYzcmHk3Hzr13.jpg

展览现场

今天,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又有了新的涵义,作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第二个丝绸之路主题的相关展览,将从另一视角诠释“丝绸之路”的文化、艺术与历史意义。

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常沙娜先生,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姜胜耀,中宣部办公厅副主任宫秉祥,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甘肃省博物馆党委书记肖学智,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原副主任王明旨,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曾成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吕品田,苏州江南织造府研究所所长戚秋兰,普康集团副董事长王心广,策展人黄炫梓,清华美院师生,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及顾问,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志愿者等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邹欣主持。

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9月15日。

(注:图片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IlO82gOMsQyaZIccDib7cNoA9cgndvEkY9akZeZr.jpg

常沙娜与常书鸿在南京(1948年夏)

SqhO7z0uFgQtSzxRKHuIoAiK7RVZxCf42CZAmHA1.jpg

1933年,常书鸿和妻子陈芝秀、女儿常沙娜在巴黎

HfKvrDQqOHMOzvYygQpv0GXwiBEIEP2KCIZKkF4b.jpg

常书鸿 《画家家庭》1933年 油画 100×81厘米 浙江博物馆藏,此为复制品

hZbZm7hd5x9uhICQu3uTtdfABsZlbgVoS476pPk4.jpg

常沙娜与父母合影

展览前言

1946年常书鸿为了推广敦煌筹集经费,带着年仅15岁的少女常沙娜在兰州“物产馆大楼”举办父女联展。七十三年往事,一位成为“敦煌守护神”,一位成为“敦煌图案解密人”!一甲子人生岁月,我们会经历生命中的喜、怒、哀、乐。可试问,有多少人能为了一件看似小众喜好又无利可图的事就这么耗上几十年?六七十年后的人生岁月,你我究竟能有多少故事可以传诉?但相信对敦煌跟敦煌人们来说,经历时间的打磨,将会是一段又一段,说不完的故事!

dG6YqyQRUS4m4i10OufYDQ7ZMhjWnHHvHhDGkXSN.JPG

常书鸿 《敦煌农民》1947年 油画 70×93厘米 西北师范大学藏

2014年启动“花开敦煌”展,是一个美丽的意外,这个意外的碰撞,相信有神的恩典存在,所以我们承载着恩典,一次次的传递这个美丽又伤感且激励人的故事。

有人说:常书鸿是幸运的!初赴里昂,即获得学院派画家窦古特教授指导。窦古特教授要求常书鸿从油画颜色的制作方法及各种色彩的调和开始,这对当初赴法一心想学习最新染织技术的他,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或许命中注定的因缘是数算不到的!常书鸿开始了古典油画技巧学习,很快就抓住其精髓,而后转入巴黎艺术大学师从著名的艺术大师劳伦斯,他以启发式的言论,给予常书鸿无限的自我探索。他说:“艺术是相对的形而上的民族时代的精神表征”。这句话给了常书鸿莫大的启发。常书鸿在他与劳伦斯对话纪录中,以自己在巴黎生活的心情叙述:“那世界的东方,可怜我的祖国正在危亡旦夕......中国艺术,中华民族,那黄昏一般的前景,正在期待着我们共同奋斗!”从这段纪录中可以了解,常书鸿是以何心情坚决回国并时刻找机会落脚敦煌。这选择,是一位艺术家血液中的艺术因子在脉络中奔窜,狂乱且欣喜,遮掩不住内心对祖国文化艺术钟爱之情。

rTDwkomnsrUBkznpIwrdjzNG3Myrm8ujmZcxDjeH.jpg

常书鸿 女供养人—新疆拜城石窟第104窟 1953年 纸本,客观临摹,岩彩设色 60.3x56厘米 敦煌研究院提供

qU0Ke1sX50ZyKgBOUrsQuvmajbpGMRSg4ofvlxRA.jpg

常书鸿临摹 萨埵那舍身饲虎—敦煌壁画莫高窟北魏第254窟 1944年 77.3x98厘米 纸本,客观临摹,设色 敦煌研究院提供

法国留学时期的常书鸿意气风发,他将老师提倡的“新古典主义”运用到实际创作,自1932年创作《G夫人像》获得里昂美术专科学校全校毕业作品第一名后,就像打开幸运的盒子一般,连续几年参展,屡屡获奖,作品被国家级殿堂收藏,这在当时留法艺术家中,堪称是前景光明的一位模范生。但是与一本《敦煌石窟图录》在巴黎塞纳河畔的偶遇,彻底改变了他与夫人陈芝秀后半生命运,影响了女儿常沙娜一生命运的抉择。

rR412fmA76KRMuxGbUE6TKdQxFui5gHHuWU0qlZl.jpg

常书鸿 《九层楼》 1952年 油画 102.3×61.5厘米 敦煌研究院提供

回国后动荡不安的大时代并没有阻止常书鸿前进敦煌的梦想,敦煌对他来说,就是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不以外貌来论断,而以心灵崇尚之。当他看到一天天凋零的莫高窟,恐慌这个他尚未居住的殿堂顷刻瓦解,所以抱持着维系艺术殿堂的一切而寄身沙漠中。或许敦煌艺术就是有这种魅力,只要你真的走进来,不自觉中会产生莫名的民族情怀,会有想要再认识它多一点的执念!

敦煌莫高窟的今日,仿若一将功成万骨枯!是一代代人坚守才有今天的璀璨再现!

2017 年10月,里昂·富维埃尔山顶的古罗马大剧院,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射向那片山头,叶片翠绿闪闪发光,整个天空霎时明亮了起来,让人心旷神怡。露天剧院斑驳的石柱,随着光影忽近忽远,这一抹夕阳的点墨,有种时光错落之感,阳光洒落在老人脸上,顷刻间吸了一口气,她笑说:没想到再回来,头发都白了!我从小跟随父母回国,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听不懂,如果不是我父亲坚持要到敦煌,我或许不会离开这里…….越是老来,越觉我父亲工作、生活的不容易!母亲走后,我们相依为命,我对父亲的话,唯命是从。我受父亲影响,敦煌的一切,竟也在不知不觉中,刻到我的骨子里了,越理解我父亲所做的一切,越是发自内心的敬重他!

1nC3w15Yg1cWO4XxALsPRBKn7qPuoE8ba2Y3apER.jpg

1948年10月,常书鸿与女儿常沙娜在吕斯百教授家中,展卷观看由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跋、画家潘絜兹创作的工笔重彩人物画

4LAc9r5iBl24GZkbLRI6hefXJYSDR1zVwDQfHbH5.jpg

常书鸿、常沙娜及弟弟在莫高窟内

常沙娜出生在法国里昂,最后却在中国长成。回到里昂参加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她说:“太多的记忆了,小时候这里的点点滴滴一直涌上来,我觉得我的妈妈特别可怜,但是历史已经决定了,再也没法改变。”在广场散落的石上小憩,那一抹阳光折射而下,仿若时光隧道;古老与现代仅是咫尺之遥,却让人犹如穿越时空轨迹,随着她的声音,回到从前。面对她娓娓诉说的一切,我感到一股难以解释的情绪油然而生,动荡不安的年代,他们对自己轻,却对国家十分看重!

她说:“我十分清楚自己名字的来历,竟然也时常感觉‘沙娜’二字隐喻着某种缘分,正是这缘分,促使我跟随爸爸走进了茫茫沙漠,走进了神奇的敦煌石窟……”坐在里昂这座古罗马文明的遗址看夕阳听风,听她说起遥远中国西北敦煌石窟里的人、事、物;似乎不管是哪里的遗址,都住着老灵魂,透过风吹的树叶,述说着过去的辉煌,这思绪特别的奇妙!

a7Je7aRu4PrX9CvVK04h1NK4ukwxC9KQGpDlhyoA.jpg

常沙娜临摹 燃灯菩萨—初唐 1947年 纸本画稿 51x40.5厘米

zcMZXtWXKlk1rzsZN3IIoCD0fua3f3XgjG3lBaSf.jpg

常沙娜临摹 五百强盗成佛图—西魏285窟 1945-1948年 纸本画稿 564×86.5厘米

ea9KAqiZkFLb3YudfiVUDh0SiX62LNvDF40xYOvP.JPG

常沙娜 说法图—西魏288窟 1947年 纸本画稿 156.3×127.3厘米 敦煌研究院藏

这十多年来中国当代文化艺术奔腾发展,似乎不说说“当代”一词就是落伍,但究竟这是谁的当代?21世纪是个世界化、全球化的社会,国家提出要复兴中国文化,但不安的世代,中国文化如何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延续和继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如何表达?

两位常先生亲身经历的故事给出许多启发!所以当您在看展的时候,请您一定要将脑海里的时光往前推进七十年,去想象,那个年代,苍茫大漠中,荒芜的洞窟里,艺术家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年幼少女对父亲信任且相依为命的深情。

古代画师以想象的翅膀,把我们引入佛国世界,也是众生世界。这些画师没留下任何姓名,但播下想象的种子后,意念成为枝繁叶茂的植被。莫高窟艺术受后世各国追寻、探索跟喜爱,文人墨客在此脉络下汲取灵感,莫高窟的神话故事拥有的乌托邦式色彩、超现实主义的面貌,是代代艺术家们追寻的目标。常沙娜先生追随父亲常书鸿在莫高窟度过的青葱岁月,为她一生的事业打下无以撼动的基础。

ed23FwBLdbed6alpiyHlqZ9ftqQ7E8goze4ijaSl.jpg

常沙娜临摹 供养菩萨1—晚唐14窟 1947年 63x50cm

zbzPndYUnjXJlerOg75ImJPYa1s2LUrboyMMhjiI.jpg

常沙娜 人字披—北魏254窟

Zws68UeCyiWjpKEBVlb6sTSTC1uGKmkybdj53UUW.jpg

常沙娜临摹整理 敦煌壁画女供养人缬染刺绣披带图案分析—五代98窟 

在识字率不高的古代,人们离不开图像的说明。常沙娜受林徽因启发进入清华营建系工作,林徽因要她以敦煌图案作设计,她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敦煌图案研究专家与教育家,她对洞窟艺术的解析,让世人从图案艺术的角度重新认识敦煌石窟。若说常书鸿以艺术家的视角打开世人对敦煌艺术的敬崇,那么常沙娜则通过对图案装饰元素的解析,让人简易了解敦煌石窟蕴含的智慧,每一个局部都令人惊艳。她更大的成就应是作为中国美术史上不可被轻易忘记的一位“历史的传述者”。她见证了父辈那一代人,以自己的所学奉献国家,对国家民族充满热情,她不仅传承这份热情,更希望继续传递给新一代年轻人。因她的引导,在展览推广上我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深度价值与转型方式。我认为,艺术,应该立足当下,介入历史。

0tJUDYEgObMFtnahOp2JfBWM1dGeCqiLWW3x6FfZ.JPG

人大会堂宴会厅天顶装饰设计彩色设置效果图(90年代重建时用)

DdQi5UIyLYsjG50ywyPwy6PXb9eo1Qqkev4yLf24.jpg

常沙娜 《向日葵》 1996年 粉蜡笔彩绘 25.5x38cm

eHRm5IvVPBknRe9UPSfV5uuRTiY2gk1gjOwmRmAH.jpg

常沙娜 《飞燕草》 1979年 粉蜡笔 34x25cm

如今父女作品时隔七十余年再次聚现,这岁月沧桑砥砺,有太多内在深沉的意义!对常沙娜来说,这个展览是她对父亲的纪念,是对父亲诉说自己坚守敦煌的一种承诺,是希望唤醒更多人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这个展览有艺术家对艺术坚持的梦想,有女儿对父亲的敬重与骄傲!

面对敦煌艺术的推广工作,常沙娜说自己的态度是:“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 人生诘问,她予以简单的答案,督促自己,面对大众推广敦煌,比谁都勤奋!这也是回馈老父亲对她的培育之情!

这是故事的开始,但我相信,未来,这故事会继续延续下去。

策展人

黄炫梓

K1tACplNxwxSCisrHB0NkORMgL1AtU0qAzjLXnNi.jpg

展览名称:花开敦煌——常书鸿、常沙娜父女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9年7月16日至2019年9月15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

总 策 划:苏  丹

展览顾问:鲁晓波

策 展 人:黄炫梓

参展艺术家:常书鸿、常沙娜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敦煌研究院、西北师范大学、江南织造府研究所

执行单位:北京薪火相传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关键字: 内容标签:常书鸿,,艺术,莫高窟,父亲,父女常书鸿 艺术 莫高窟 父亲 父女
下一篇:来美仑看大师如何起步_央美附中素描巡展将在湖南开幕_素描-巡展-美仑美术馆-美仑-铅笔-艺术-附中||上一篇:探索AI时代_Hyundai_Blue_Prize_2018获奖展“撒谎_当代艺术-现代汽车文化中心-来源-图片-人龙-展览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