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19酉阳乡村艺术季:建构中国艺术乡建的制度路径与方法_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焦兴涛-艺术乡建-酉阳乡村艺术季叠石-斗笠-方式-中国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归去来兮——2019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启动现场()2019年6月6日,“归去来兮——2019中国酉阳

eQgI3oiUX3ln1QDpSCMBh9XHqtIK8c9HWZ1Sjy3i.jpg

归去来兮——2019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启动现场

()2019年6月6日,“归去来兮——2019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新闻发布会在重庆国际时尚发布中心举行。“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是重庆酉阳县政府打造的2019年度文化农旅盛事,旨在通过艺术介入乡建的形式,打造创新型文化艺术旅游IP,进而探索艺术振兴乡村的新道路。活动将于十月份国庆节期间开幕。

做什么?怎么做?呈现什么?

“我们想,2019年是酉阳乡村艺术季的第一年,策展行业有信心在酉阳县人民政府,在四川美术学院,在艺术季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坚实的走出这第一步,在中国目前艺术走进乡村的潮流中间,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孙振华讲到。

qHSEc5A74OkuVyataFDhuTxCwKyLjIpY8JCnygWn.jpg

总策展人之一孙振华致辞

总策展人之一孙振华分三部分介绍了此次活动的架构和组成:第一部分想做什么? 是酉阳乡村艺术季的定位和 目标 。第二部分 怎么做?是路径 和方 法。第三部分将 呈现什么?是内容和它的结构。

孙振华表示,第一部分想做什么,概括起来有三句话:第一句话“我们要做乡村建设者,做农村的合作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艺术家而言,到酉阳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去景区,要做 一个积极的乡村文化的建设者 ,要把当代的文化现代的文化  带给酉阳,不是让酉阳重返到点油灯的时 代,而是和进入到 一个互联网科技的时代,酉阳需要当代艺术。另外做真正接地气的艺术,农民、乡村需要的艺术。所以作品是需要能够融入环境,融入乡村,融入农民的生活。

第二,做在地的艺术,所谓的“在地”有两方面,第一方面就是要突出地方的资源,做作品希望和酉阳历史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发生关系。要真正做到具有在地性,所以酉阳乡村艺术季,有一个很特别的要求,就是要求每 一个创作者都必须到现场考察 ,到现场来创作。孙振华表示这可能是中国目前诸多艺术进入乡村的过程中间,一 个非常有特点的地方。“我们希望我们艺术  在乡村里  面生长出来,而不是把我们个人化、风格化、符号化的作品,从城市搬到乡村。”

B8SFl3d5E5UFbspyoU7cWSvNwDp14D40Kf6BE3vv.jpg

现场为学术为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证书

第三,要做生态的艺术,有功能的艺术。所谓生态的艺术,就是要求就地取材 ,要充分利用生态的地方性的材料,比如说石头、木头、稻草、植物、花卉、水面、废弃的农用工具、物品等等。希望利用可再生、循环的材料,最大限度的节省资源,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的突出乡村的地方特色;功能化是指,要做酉阳当地所需要的,帮助农民解决问题的作品,要争取能够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比如说修条路,以艺术的方式美化墙壁,用艺术的方式促进环境卫生,乡村文明的建设,居住条件的改善等等 。所以要把艺术生活化,要让艺术能够在乡村具有实际功能。

关于怎么做?孙振华讲到首先是常态化、制度化。常态化就是不搞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希望有条不紊进行,所以艺术季第一期安排了三年时间,逐年来做。所谓制度化,就是立足长远,要建立一个酉阳乡村艺术季的运行机制。保证乡村艺术季能够做得好,所以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学术委员会,是最后 决定乡村艺术季 重大事项把关决策的 机构 。同时还会实行策展人的制度,把它结合起来,各司其职,才能够保证它高质量,有条不紊的进行。作品征集方式采用邀请和广泛征集这两种方式,把它作为一个征集制度固定下来。所有的参展方案,都要经过学术委员会的同意,这次艺术季有一个高水准的学术委员会,它里面集中了中国当代最 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和策展人。所以有这 个学术委员会的把关 ,孙振华对这次酉阳乡村艺术季的艺术质量 ,有充分的信心。

faEp8WiHOSb1O0OiH34w9RbJX5kuUcCgoF3VEP4Y.jpg

现场嘉宾合影

还有就是强调作品及艺术家的跨界,参与这次创作的有雕塑家、设计师、建筑师,以及乡村的民间艺人,非遗传人。作品方面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参与到乡村艺术季中间来。此外还采用田野调查、工作坊的方式。这次乡村艺术季希望建立在一个艺术社会学的基础上,采用社会学的田野调查方式,深入乡村 深入酉阳,真正了解乡村的需求,酉阳的需求,比如说  现在有很多 高校的 老师会 带同学来 到乡村进行现场教学,现场的实践 ,这 样他们会是一个工作 坊,师生创作人员可以和当地居民,和当地老百姓一起来进行头脑风暴。

实际作品落成的时候,有三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空间构筑系列,这个系列里头会有雕塑、大地艺术、装饰艺术、环境景观艺术。第二个系列有行为、表演,新媒体艺术,有灯光艺术。第三个系列是活动  实践 类,这里面会有乡村的艺术沙龙,乡村生活体验营,乡村民间艺术的聚会晚会等等。

首批艺术作品公布:柴堆斗笠变身艺术作品

AKxGnac1UbMvg9B4cmT5oAlF0SXiJpQMyRydNvQZ.png

焦兴涛《沟通之介》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正式公布了第一批艺术作品——焦兴涛的《沟通之介》、傅中望的《斗笠》、刘佳的《对话》。

本次活动的总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其作品《沟通之介》取材为柴,用柴垛塑型的方式,在土地上堆砌了一组电话号码。当地村民以燃烧劈柴获得身体的温暖,当代乡村以电话通讯与家人、与城市、与外界沟通,获得心灵的温暖。作品把传统农耕社会一脉相承的习俗与城市日新月异的科技结合,利用当地原料,展现现代通讯对城乡交流壁垒的突破。更富有交互价值的是:这组以劈柴堆砌的号码正是焦兴涛教授的手机号,活动期间大众可以拨打这个号码向艺术家本人提问,艺术不仅可观赏,更可参与。

在焦兴涛看来,在酉阳做艺术,和过去我们习以为常的美术馆式的观看有很大不同,这种不同在于视觉上的观看,或者对某种形式的欣赏 ,转化成人与人关系的呈现。所有的作品都是一种凝结,艺术家需要以有效新颖的艺术方式,重现组织人与人的关系,这才是今天公共艺术发展最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个艺术作品最重要是通过在地化素材,利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出人意料的解决人和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我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opEZsgPcO065LfeN0lqrVQBJx36rI9NDfeSWwVR9.png

总策展人之一焦兴涛致辞

第一次到现场的时候,看到了酉阳很有特 色的农村乡村风光 ,给焦兴涛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户人家墙面背后堆积的柴火,这些柴火在每家都很常见,整面墙堆满了,静静的堆放在那里, 等待着冬天的到来。 他被这些等待的感觉所吸引,这种从远古农耕社会留下来取暖的方式,非常有温度 。所以后来在构思的时候,这个柴火就在他的脑海里面挥之不去,采点完毕回到 重庆,  从乡村回到 喧嚣的城市,那一瞬间各种微信电话的轰炸 ,信息的不断冲击  。让焦兴涛想到了能不能把这种沟通重新  以最原始的方式结合在一块儿 ?他用柴火在大地上组成了一个电话号码,为了做 这个作品,焦兴涛专门申请了 一个电 话号码,又另外买了一个手机,这个手机可以录下对话的内容 。

“我愿意在展览期间, 接听所有愿意打进来电话的朋友,尽我的所能来沟通,或者回答所有的问题 。而且我自己的变化,我看着一个陌生的 电话我经常不接,但是这个电话我都要接。”焦兴涛讲到。

同时他表示,这一堆柴 火,在一个合适的季节,在酉阳乡村里面,传统的一 个节日里面,可能每个月会点燃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焰特别有  节庆喜悦的气氛,同时也能 驱赶内心的烦恼。他最希望的这11堆木柴燃尽之后,成为木炭,成为叠石花谷旁边的,老乡们可以免费拿回家,作为冬季取暖的用品,焦兴涛认为这是这件作品 最好的归属,“怎么和当地村民,和所有进入的人,建立一个我自己都不能想象的一个很好的沟通,这是我的一个愿景。”

ImFOSYszPGMnnSqZmv1U5SNs5Iy5t4Y6RCFYtPfy.png

艺术家傅中望致辞

艺术家傅中望对作品《斗笠》的创作理念进行了阐释。“戴上这顶斗笠,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斗笠由竹编制而成,而竹子根植于家乡的热土,戴上斗笠就等于把故乡的热土靠近心胸,具有浓郁的故乡气息,是寄托故乡情感的最好载体。

VffD9hggPycKZFNAD7yvt67Flhw5pYFOMSzSWswu.png

傅中望作品《斗笠》

“这次在酉阳做的这顶帽子  ,事实上是想表达我对农民, 或者我当过农民的感受和记忆。同时也想唤醒对农业文明早期的那种眷恋,非常自然的耕作状态。所以我想把这顶帽子戴在树上,一个普通的 帽子放大到六七八米的时候,就会给人一 种异常的感受,其实艺术是什么?有时候就是把一些正常的东西变得不正常。 把一些人们很熟悉 的东西做成一个陌生的东西,我想这就是艺术。”

TvPfZrAcusnDsIKNsqKkkcZz0nyt5myBfRFqXnbb.png

刘佳作品《对话》

刘佳的作品《对话》为一个系列,作品创作的思路缘起于农具。对农具进行解构和重组,改变其本身的作用,这既是对传统乡愁的记忆,也是农具在当代乡村生活中蜕变与新生的诠释。此次落成的作品是将鱼竿和鱼篓相连接,形成倒垂的喇叭状装置,在杆体处安装可供收集声音的装置,声音从此处可传递和扩散,说话者和听话者各自站在一端,可分享趣闻,也可诉说心事。

rZOJcpQh0vXN3nCoCn83hP0X5F4Wsjoor7DGugsX.png

四川美术学院为酉阳县授予“艺术创作基地”

Htal3y12Ogp3KQnJ4WkQdtBxkAbShsUo3EpwU10A.png

中央美院雕塑系为酉阳县授予“实习基地”

​发布会上,四川美术学院为酉阳县授予“艺术创作基地”以及中央美院雕塑系为酉阳县授予“实习基地”,本次酉阳乡村艺术季,也邀请了美术学院的师生进入叠石花谷乡村进行在地性创作,共同探讨乡村艺术创作的经验。据悉,首批三件作品后,还会继续以邀约、征集的方式,创造出多样化、先进性、参与性兼备的作品,呈现乡民需要的艺术,为酉阳当地的乡村观光旅游休闲产业供血赋能,打造艺术介入乡建的可借鉴范本。

艺术季开幕+景区开园

叠石花谷位于重庆市酉阳县城南郊12公里的板溪镇,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以山地、浅丘地形为主,地表多石且高低起伏,造就了以石为骨,以花为貌的叠石花谷景区,园区内叠石奇观星罗棋布,娇艳花卉不可胜数。本次乡村艺术季,更将为叠石花谷的花衣裳妆点上当代艺术大师们的杰作。

据悉,“酉阳县板溪叠石花谷生态园扶贫示范项目”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预计今年10月叠石花谷景区将正式开园营业,同期开放2019年首届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的艺术展陈,面向海内外游客。

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通过艺术介入乡建,引导文化回流,提升乡村魅力;引入创意经济,为乡村平权,让乡民实实在在感受到祖国的兴盛为自身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以艺术家的回归引导大众目光回归,助力乡村早日摆脱“封闭落后”的标签。中国酉阳乡村艺术季,不仅致力于为艺术乡建提供范本,更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提供了可搭载的语境,期待叠石花谷的蝶变,期待中华乡村的振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孙振华,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焦兴涛,艺术乡建,酉阳乡村艺术季,,叠石,斗笠,方式,中国孙振华 四川美术学院 公共艺术 焦兴涛 艺术乡建 酉阳乡村艺术季 叠石 斗笠 方式 中国
下一篇:现代油画院“芒种颜歌”油画联展隆重开幕_芒种颜歌-金莉梅-画院-致辞-杭州-联展||上一篇:“俄罗斯列宾美院五任院长作品联展”在深圳美术馆举办_写实-深圳美术馆-院长-苏俄-布面-俄罗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