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岳一川个展在因味茶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岳一川于2018-2019年创作的9幅作品,是中国古代山水绘画在工业化、标准化的当代社会的呈现,以期探讨在人与人造物过于密切的今日,人的生存空间、价值意义等诸多问题。
开幕式嘉宾合影
岳一川认为,人和机器、和人造物之间过于密切,全球一体化使城市面貌日益整齐划一,差异被消抹,生活环境日益趋同,人类文明变得模糊。机械、电子产品一方面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人本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又该如何定义呢?如果连快乐,这种最原生性的、本真的情感体验都要借助人工化、电子化、数据化的产物来获取,或者说被它们所取代的话,那么作为人最基本的功能是否也会被替代?人存在的空间和意义是否会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局限了呢?
展览现场
基于这种思考,在创作初期,岳一川一直在思考思考代表现代科技文明的符号,试图以此作为语言进行视觉构建,在创作之始思考如何把握传统和当代之间的实质与平衡,把握视觉符号、传统精神、情境叙事之间微妙平衡,并且以当下所具有的宽广时空感的视觉体验下进行全方位关照,让视点在画面的不同位置游移。
展览现场
于是,岳一川选择以几何图形对物象进行概括和提炼。她认为这是速度,效率和人工化的标志。自然是一种地理形态,是自然选择的面貌,人工化的自然是人的意志决定其形貌的。因此被称为“第二自然”。人工化的环境固然舒适实用,但这就如同工业化大生产的模式一样,个体之间没有差别。现代人的生活无聊而平淡,虚幻而脆弱。个体的不安和焦虑如影随形。人类由自然而生,又发展为自然的主宰,时至今日,人又与自然隔绝,与动物、神灵隔绝,这种隔绝不仅仅是空间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精神上的隔绝。
《山间瀑布》78X92cm 综合材料 2019
岳一川想要传达的便是在工业科技智能化作用下发展出来的“第二自然”,与现代人生活的无聊与平淡。“第二自然”追求简约的造型,同时伴随重复和复制。其作品造型看似高古,实则源自这个时代的特点:全球一体化导致机械式的工作模式统治着这个时代的节奏,每个人都是工业大机器之上的一颗螺丝钉,做着重复的运动。古人所追求的精微感和丰富的变化以及强烈的民族文化风格如今已经被无差别、同一化、重复性所取代。
在视觉元素上,岳一川借鉴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绘画、壁画作品,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思考和选择,都极其慎重。东晋画家顾恺之强调“以形写神”。重神但不轻形,认为神似须由形似达到,因此形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而山水之形则千变万化、形态各异。于是她把着眼点放在最古朴、原始的造型上面。原始形态的简约、概括和凝练的线条让岳一川深深着迷。岳一川对敦煌莫高窟北魏257窟中的《鹿王本生图》赞叹不已。她说道,其中的山水造型非常奇特美妙,尽管是并列结构,然而每座单体山峦都有变化而不流于重复。远古的造型充满了神话的曼妙想象力和奇异的心理体验。然而,在这个并不相信神话而过分崇拜科技力量的今天,神话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幻。
《两重天》86X20 cm 综合材料 2017
有人说,这是个毫无特点的时代,因为差异性被逐渐排除了,世界变得越来越趋同。但是岳一川依然相信神话,相信它的影响还在。她说道:“尽管我深知人性的复杂,但我依然相信人,相信时间的积淀,相信生命还会继续创造奇迹和感动。相信那些几千年来不变的事物,才值得我们去秉持和追求。”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8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神话,山水,因味茶,岳一川个展,岳一川,,造型,思考,视觉,神话神话 山水 因味茶 岳一川个展 岳一川 造型 思考 视觉 神话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