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合影
2019年4月26日,“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2019上海当代艺术展在上海临港当代美术馆启幕。此次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策展,王馨宁担任助理策展人,共呈现丁设、王韦予、王伊楚、王燮达、毛宗种、毛艳阳、李戈晔、邱加、张平、佘松、肖敏、杜海军、陈彧君、何振华、庞飞、罗威、洪健、曾雷等18位优秀中青年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一同探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展览涵盖油画、水墨、雕塑、装置、影像、版画、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以“国际视域与中国方式”作为主题,是希望通过艺术家对真实生活的体验探索,找寻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精神支点,建构起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与价值体系。
临港管委会党组成员、南汇新城镇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苗挺致辞
临港管委会党组成员、南汇新城镇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党建工作)办公室主任苗挺指出,当前当代艺术正处在一个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如何树立中国的文化自信是值得探讨的议题。本次18位参展艺术家以他们的中国方式来表现艺术,为临港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
上海宸资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严春致辞
而国际视域下中国方式的独特性,为当代艺术带来新的思考方向,上海宸资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严春认为,本次展览有态度、有深度,通过展览也必将为打造临港多元文化高地注入新的力量。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柏林艺术大学荣休教授 Wolfgang Knapp致辞
结合在中国二十几年经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特聘教授、柏林艺术大学荣休教授Wolfgang Knapp觉得,中国的艺术正处于一个飞速变化与发展的时段,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走上国际的舞台,中国的艺术具有很深厚的传统底蕴,未来中国艺术的发展也必将基于传统走向新的发展方向。
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导览现场
“视域”(Horizont)从生理上说是指一个人的视力范围,但是本次策展人傅军看来,视域是一个人在其中进行领会或理解的构架或视野。
她认为,国际视域和中国方式首先是一种艺术态度和文化立场,既有多元开放的文化视野,洞悉世界艺术潮流的变化起伏,又有独立自主的文化自觉。此外,在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具有强烈文化主体意识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可以探寻具有中国方法论意义的当代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规律。
展厅现场
国际视域下的中国方式其实是当下艺术创作的一种思维,一条取向,既为中国艺术的发展供给动力和资源,又能重振中国民族文化的自信,并突破当下中国艺术发展的新局限。
本次参展的艺术家,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与文化修养,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均有着深刻的感悟。他们以生活中的真实体验为基础,积极探索和寻找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精神支点,关注中国文化自身特色社会情境与人类普遍精神的持久对话。透过这些带着强烈个人意识、东方意境和当代审美的作品,以此可以窥见多元文化叠加之下的时代缩影与文化趋势。
丁设《105201702121015》
纸本水墨
35×55cm 2017
王韦予《脱臼》
视频
尺寸可变 2017
王伊楚 《星辰往事》
纸本设色
66.7×97cm 2018
王燮达《子曰0901》
藤 纸浆 墨 沙 光 影 碳粉
毛宗种 《绝对自由 1》
色浆、尼龙胶、丙烯
200X200 2017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6月26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当代艺术,,艺术,当代艺术,上海,方式当代艺术 艺术 当代艺术 上海 方式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