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以现代方式重现古代艺术荣光:千高原1000+项目呈现韩梦云“玉屑集”_韩梦云-1000+项目-玉屑集-菩萨-空间-艺术家-佛像

编辑:李璞 来源:雅昌网
 
展厅入口​2019年4月26日下午,千高原艺术空间“1000+项目”展示了艺术家韩梦云的绘画、装置作

27Xt8UC3NO2TgrffHshhqjoyDRaPLBbXqvxjaD2q.jpg

展厅入口

​2019年4月26日下午,千高原艺术空间“1000+项目”展示了艺术家韩梦云的绘画、装置作品“玉屑集”。

这次画展的题目来自魏庆之的《诗人玉屑》,这一意象的挪用是用来强调韩梦云对残破的理念、物件、认同与历史的理解。

pnpc161a89B4yYWTxExwop9vLL7zN6oG0SY4cyLK.jpg

H0OYEhC30wFae4fOeErF6Jcj2enwAku5Sm1wsBMQ.jpg

展览现场

艺术家韩梦云经年积习于梵语、佛教与佛教艺术,这让她得以广涉细究大量的佛寺遗址出土报告。从这类考古报告中观者可以读到的大多是陶器的碎片、织物的残缕、无首的佛、断臂的菩萨或无形之物。虽然都难逃时间的暴政,但它们的美仍然在缺失残破之中闪烁着灵光。这些时间的残余也恰好应证了佛教对无常的理解:

譬如陶家,埏埴作器,一切要壞,人命亦然。(《北傳法句經・第一無常品》)

这次展览是对韩梦云最近佛教题材墨画的一次陈布,是她对从印度、健陀罗、尼泊尔到中国乃至其余东亚各地佛教雕塑的研究的结果。在游历敦煌莫高窟与其它佛教艺术遗址时,韩梦云意识到佛像与佛龛、以及与整个石窟群的星罗密布的空间关系,与当代装置艺术之间的相似性,亦即这两者都是建构于空间与身处其中的观者的身体体验之间的艺术。韩梦云尝试重新塑造古代石窟,她拆分并重新陈设了固有元素中的空间架构、文本与图像。

rEJzfX3sXFyklsaPo4epHmO1Q6FRmkllcTfvdQcd.jpg

zlVaKOXWpHemyjmEXKQPMQgbXRkFYx5ZzIWcRaWS.jpg

1LWXjFUcBwruBWZBT8zKmFJjfFFfCjIFnBRYGJqL.jpg

rOa16oAm8GKyqJHakfgWNK3QYa1X1mLppj5LsLJL.jpg

QDAqr1Q01ZpA5qeMfPjX6Y89tCAHkqlXSzKPyTty.jpg

RpFME3kI9L7xFDu0ZapulpFQqaUNkvBb8EQTWuDW.jpg

展出作品

展览中也包括了由艺术家本人与泰国玛希敦大学佛教学教授玛提亚·沙维尼一同摘取的佛经、佛论与佛教诗歌。沙维尼教授认为图像与文本的协作常常是对菩萨面相的直接印象,以唤起有关慈悲的特定偈颂,而有时与图像的匹配则强调的是佛教二谛的矛盾与本质上的和谐,这一点在佛教的文献中一般表述为:最上的佛教三宝并不落于知觉或心智的统摄范围之内——因此,我们会寻求将容纳这一智慧的文字分列在佛与菩萨的视觉现身之旁。

为了暗示“观”的不同方式,展览的空间经过了周密设计,而空间之中的文本与图像则展示了佛教诸观的深度与广度,不仅是从艺术地,而且是哲学地与经验地。

eagy9jYz3F0PFDz3PjY9V49UQ24HvSdYM37DH8pH.jpg

艺术家韩梦云​

展览现场,韩梦云表示自己从宗教艺术尤其是佛教艺术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宽容,相互理解和接纳,打动她的同时也开始了自己临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佛像的创作。“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也在博物馆工作,这些都影响到了我。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博物馆中的佛像都是陈列在那,如何在机械复制时代,以现代的方式重现古代艺术的荣光,也是我在思考的。这批创作陆续有两年,变创作我也边在思考如何呈现原有的空间感,于是在这个展厅我将洞窟、佛、菩萨等元素打散,并进行重现。水墨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基于自己一直搬家没有固定工作室,这样便于绘画和携带,另一方面也有点像过去僧人的禅修,比较自由也具有可重复性。”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千高原艺术空间,韩梦云,1000+项目,玉屑集,,菩萨,空间,艺术家,佛像千高原艺术空间 韩梦云 1000+项目 玉屑集 菩萨 空间 艺术家 佛像
下一篇:重回绘画性:徐新武个人艺术项目以“通道”搭建想象空间_亨曼画廊-个人艺术项目《通道》-布面-丙烯-创作-展览||上一篇:近万株大漠植物空运至上海__让你“仿佛回到了敦煌”_壁画-首次-现场-艺术-洞窟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