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式,嘉宾合影:著名建筑师王鹿鸣(左三)、设计师王晓影(左四)、艺术家吴笛笛(左五) 、香港画廊协会副主席李安姿(右三) 及 艺术家吴松(右一)
()2019年3月25日,吴笛笛在香港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李安姿当代空间的第二次个人展览现正开幕,展出的十件新作,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艺术家一直以来的美学主张。展览开幕当天,众多香港艺术届的人士参加了开幕式。
展览开幕现场
吴笛笛的创作实践集中于将东方美学观与西方现代主义以来的现代性问题,以个体直观体验为基础进行重新架构,从而试图产生个体性的在地实践、思考和绘画方式。
展览开幕现场
在大多数情况下,吴笛笛的植物是直接悬挂在画布上的。它们的根基(土壤)被切断了,它们不是像苔藓那样生长在一个具体而切实的环境中,它们是在一个白色的画布虚空中来赤裸裸地展示。
艺术家吴笛笛 、香港画廊协会联合主席及李安姿当代空间总监李安姿女士
这是被割断的树木和树枝,是死亡的树木和树枝,但是,树木的特征就在于,它们死后并不变得衰朽,它们死后还有令人惊讶的生机,它们的生死界线并不分明——吴笛笛用过量的绿色来画它们,就像她也用过量的绿色来绘制那些藤蔓一样。
艺术家吴笛笛和收藏與拍賣雜誌Carmen卡文
竹子被画得如此细致而逼真——它就是竹子的实在再现,它的每个局部(哪怕是撕裂开的局部)都是竹子的完美再现,一个整体上不可能的竹子恰恰由细节上无可挑剔的竹子构造——这是绘画局部和整体的悖论游戏。在此,竹子脱去了它们的中国文化(绘画)中固有的神话意义(中国有一个漫长的以竹子为主题的绘画传统),而变成了可见性形式的游戏(没有人像吴笛笛那样将竹子画得如此地现实,也没有像她那样将竹子画得如此地不现实)。它从意义的神话跌落至形式的游戏,它从某种神秘的隐喻美学转换至愉快的图案结构,它从生生不息的永恒活力转向结结巴巴的呻吟喘息。
展览现场
吴笛笛的有关苔藓的平面画,在这里却完成了一个多重游戏——关于实物(植物)和绘画的游戏——的纵深画。它不仅是纵深画,还是多义画:它在画石头,在画苔藓,在画一张苔藓-石头画,在画一个物(石头-苔藓),也在画一个生命(植物灵魂),在画一个生命-物(植物-矿物),在画这个生命-物的绘画和装置。
批评家汪明安在其文章《植物的纯粹和绘画的纯洁》中指出:“吴笛笛的藤蔓是各种曲线的无穷无尽地编织,纠缠,渗透和伸展,每一条藤蔓线都是一种力的可见形式,都是力的表达和延伸,藤蔓就是各种力的缠绕,多样性的缠绕,差异性的缠绕,繁殖性的缠绕,异质性的缠绕,这是力的多样性游戏,它没有方向,没有基础,没有中心,没有目标,它在画布上自如地舞蹈,也是在白色的虚空中尽力地舞蹈——这些藤蔓线在画布上的舞蹈,就像书写在宣纸上的舞蹈。 这也是单纯的线的舞蹈。藤蔓和线一体化了。”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李安姿当代空间,吴笛笛,绘画,,藤蔓,展览,苔藓,绘画李安姿当代空间 吴笛笛 绘画 藤蔓 展览 苔藓 绘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