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艺术家和嘉宾合影
()“抄袭”近期成为一个热词,对此西安的十位当代艺术家们进行了反思;“抄袭”和“挪用”“借鉴”“戏仿”等之间的关系和边界到底在哪里?如何定义“抄袭”?言语讨论之余,他们举行了一场展览来表达自己的态度:道德的“边界”不可逾越;当代艺术虽然包容但需要甄别。《抄袭---西安当代艺术展》3月19日上午于西安见唐k酒店炼金术艺术空间开启。参展艺术家有(按音序排列):白夜、储小龙、裴晓宇、唐健、王健、王文聃、杨洋、查大维、赵海龙、张耘。策展人为张耘,学术主持为白夜。
展览现场
策展人张耘导览作品
策展人张耘阐释展览初衷时候说:“在西安这一城市应该有一个作为公共空间的地点让我们去探讨及对近期这件热点事件发声,或者说西安的当代艺术家应该有这样一种对待当代艺术中抄袭现象的反思和批判态度。”从策展本身来说,展览是用一种多元的角度去呈现,因为和抄袭相近的概念比较多,比如说挪用、戏仿等等。还有艺术当中“撞车”也是一种可能性。其实社会现实当中有很多作品,包括食品、日用品、汽车工业等等,这些东西可能都会有深深浅浅的抄袭行为,像是已经形成了一种山寨文化。另外,从艺术家的自我实践当中,也有可能具备抄袭的倾向。一个比较实际性的问题即艺术家的创作空间总受限,所以不能够更多地完全凭借自身创作而不受外界的叨扰。“因此这次展览也不单纯是为了对抄袭这种行为进行批判,还想要提供一种更新的思考维度来让人们去理解和定义‘抄袭’这种概念。”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抄袭”,西安当代艺术,,展览,白夜,当代艺术,挪用“抄袭” 西安当代艺术 展览 白夜 当代艺术 挪用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