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由广东画院主办的“广东画院第三届签约画家学术成果汇报展”于岭南画派纪念馆开幕,展期至3月21日。此次展览展出24位签约画家在近几年所创作的精彩作品约72件,内容丰富涉及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漆画领域,艺术风格多样,展示出各签约画家的独特艺术气质。
在广东画院前任院长许钦松的主导下,广东画院创立了签约画家制度和青年画院,使得体制内外的画家能在同一个学术平台内进行对话交流。
广东画院首批签约画家制度自2007年6月8日实施以来,至今已走过了十多个春秋。2015年,在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关怀与指导下,“广东画院第三届签约画家”项目正式启动,广东画院在全省范围内选拔了24位具有影响力、艺术个性和发展潜质的画家。
三年期间,签约画家队伍除了完成上级所布置的参展与创作任务外,在艺术语言、风格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艺术面貌,取得了丰硕成果。转眼间三年时间已过,循例举办展览与出版画册,作为签约画家三年创作历程的一次汇报与总结。
许钦松
许钦松介绍,广东画院这两项制度创新已经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中国国家画院也成立了青年画院,有些省份的画院也相继推行签约画家制度。“不占编制,不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同事也让这些签约画家能够享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许钦松说,打破体制内外的疆界是签约画家制度最大的优势所在。享受与在职专业画家同等的展览、采风以及学术交流等待遇给这些体制外的画家带来了更多的观摩学习的机会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
对于广东画院的在职专业画家来说签约画家的到来也带来了新鲜的美术观念。“签约画家和在职画家之间会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和互动的氛围在这种氛围当中现在画家们见面谈论的都是学术”许钦松谈到。
签约画家队伍的年龄层覆盖了老中青三个阶段,不同年龄段的画家对于技术表现、审美趣味以及对流行和爱好的不同诠释,通过展览等为每个画家提供了更多解读艺术创作的角度。
李劲堃
现任院长李劲堃说认为这种互动和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在广东画院创作年度展上,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从这三届签约画家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广东画院在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方面的尝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在未来,广东画院将以“学术立院、公益为先、传承传统、创作发展”的宗旨,继续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改革步伐,以开放的姿态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担负起社会责任与担当。
签约画家作品欣赏
黄泽森 《故乡水》 190cm×530cm 纸本水墨 2008年
陈一峰 《大汉雄风》 240cm×180cm 纸本水墨 2010年
沈默 《临风》 180cm×97cm 纸本水墨 2018年
张向钧 《潮汕女孩》 136cm×69cm 纸本设色 2016年
彭铭利 《伙伴》 100cm×100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关坚 《航》 180cm×144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林淼 《长城印象之六》 150cm×150cm 纸本设色 2008年
张廷波《得民心·安天下》240cm×200cm 纸本设色 2018年
曾春平 《我把春天带回家》 226cm×145cm 纸本设色 2014年
包泽伟《珠海码头上的劳工》180cm×180cm 布面油画 2014年
张军《喀什街头的牵羊人》90cm×13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陈向兵《原野》80cm×60cm 布面油画 2015年
张振江《援疆艺记·雪域天路》 130cm×190cm 布面油画 2018年
周作俊《残冬》80cm×180cm 麻布油彩 2007年
许永城 《拐角》 160×120cm 布面油画 2016年
罗跃刚《熟悉的风景》62cm×95cm 套色木刻 2014年
顾亦鸣《解语花系列一》50cm×40cm 水印木刻 2017年
李明娟《相生·1》122cm×103cm 纸本设色 2017年
王少浩《水天清影I》76.5cm×57.5cm 水印木刻 2016年
郑峰《夜潜行》60cm×42cm 石版画 2011年
袁炽彬《源》60cm×90cm 版画 2014年
冯伟《远去的村庄》120cm×120cm 纸本水彩 2009年
林涓《花园物语之四》 47cm×40cm 漆画 2014年
陈锦钦《大砖》122cm×122cm 漆画 2002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书画,油画,广东画院,,布面,签约,广东,油画展览 书画 油画 广东画院 布面 签约 广东 油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