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王素柳 潘汶讯 王赛茱 李桐 徐静莲 卓鹤君 林海钟 罗颖 张捷 郑绍昌 王霖 成军
左起:林海钟教授 卓鹤君教授
2018年12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博导林海钟教授从西湖踏雪而行,抵达钱塘江彼岸的7+艺术馆,以一场“彼岸”茶会拉开《西行记》画展序幕。此展共展出林海钟教授书画作品42幅,截至开幕已悉数被收藏。林教授以西行记为主题,图文并貌地呈现其西行印度追随佛陀足迹之感悟,发生机于毫颖,寄妙悟于片楮,更有《十八罗汉》,小中见大,深藏妙理禅机。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卓鹤君、张捷、李桐、王霖、罗颖、潘汶讯,著名学者郑绍昌,艺术家唐伟民、成军、王素柳等各界嘉宾莅临现场。
林海钟教授致辞
张捷教授致辞
王霖副教授致辞
卓鹤君教授致辞
7+艺术馆馆长徐静莲主持
在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张捷眼里,林海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行者”。佛家的生死为“此岸”,而超脱生死,即涅槃的境界,称为“彼岸”。今天以“彼岸”为题的品茗赏画雅集,也正迎合了人们向往的理想境界。大家借助7+艺术馆展示的《西行记》躬自践行的人文笔墨印记,对印度古佛国及海钟先生的艺术追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王霖则表示,不管是“西游”还是“西行”,“游行”两字足以拿来概括海钟近来的画风,即佛经所谓的“游行自在”或“游戏三昧”。“游行自在”是中国艺术的极高境界,也是庄、禅合一的旨趣。要抵达这一高度,不仅依赖天分和学养,更需要技艺的炉火纯青。苏东坡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海钟的作品庶几见之。
现场,林海钟教授特意邀请了他已至耄耋之年的博导卓鹤君教授参加彼岸茶会。卓教授从海报上林教授沉思之像说起,认为此像和林教授很契合,他今日之成就得益于他的沉思,在沉思中变幻出无穷之境界来。他笑着回忆,当年林海钟教授青绿山水画得非常精彩,曾获大英博物馆收藏,但现在没有坚持而转道水墨,略以为憾,并希望林教授重拾青绿,传承丹青之妙。他细读每幅作品,发出“始知真放在精微”之慨!
据7+艺术馆主人徐静莲介绍,从最初《十八罗汉》约稿到展览最终呈现,用时近一年,但收获颇丰。“人生路上,做人与做事都像是在西行的路上,需要足够的勇气去降服各种妖魔鬼怪,也包括自己内心的各种魔障。但最终也会因为勇敢而终得圆满。”她说。
此外,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教师,青年琵琶演奏家杨靖,以及浙江音乐学院硕士朱云骄为开幕茶会带来精彩的琵琶及笛箫演奏,均为品茗赏画之开幕茶会增添一份浓厚的东方情韵。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3日,每天参观时间为早9:30至晚6:00。
主题:西行记——林海钟个展策展人:徐静莲展览时间:2018年12月9日-12月23日展览地点:杭州市滨江区信诚路857号世茂中心写字楼20楼2007 7+艺术馆
部分展品
舍卫国见大吉祥36-66cm
王舍城远望21-66cm
玄奘西行图33-16cm
雪山修行师57-41cm
印度瓦拉纳西恒河黄昏之彼岸35-35cm
十八罗汉系列
天竺西行记册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彼岸,林海钟,西行记,7+艺术馆,,茶会,彼岸,音乐学院,致辞彼岸 林海钟 西行记 7+艺术馆 茶会 彼岸 音乐学院 致辞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