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开幕现场
2018年10月22日下午3时,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东京富士美术馆共同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株式会社黄山美术社支持的“西方绘画5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大厅举行开幕式。展出了60幅最能代表西方500年绘画历程的经典藏品,为大家呈现“一部浓缩的西方艺术史”。
展览嘉宾合影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公益财团法人东京富士美术馆理事长忍田和彦,展览中方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李希奎,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先后致辞。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主持。东京富士美术馆馆长五木田聪、株式会社黄山美术社社长陈建中、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主任胡伟等嘉宾,艺术界人士、清华大学师生等近200人参加开幕式。
“1968年,东京富士美术馆的创立者池田大作提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建议,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成功,今年恰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建议提出5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举办此次展览,既是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一个纪念,亦是推进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对于此次展览的初衷,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在展览开幕式中说到。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副馆长苏丹主持开幕式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常务副馆长杜鹏飞致辞
公益财团法人东京富士美术馆理事长忍田和彦致辞
展览中方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致辞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秘书长李希奎致辞
清华大学校副校长杨斌致辞
在中方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看来,“‘西方绘画500年一一东京富士美术馆馆藏作品展’是一个有点特别的展览。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展出的是一座日本美术馆收藏的西方艺术画作。展览精选60幅经典作品,共分为五部分:个性发现与人文阐扬,华彩乐章与怀古幽情,古典理性与浪漫情感,真实镜像与光色建构,纯粹观念与混杂多元。以时间为叙事主线,流派为发展形态,展现了西方艺术发展历程,从文艺复兴,巴洛克与洛可可、写实主义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一直到后来的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潮流,由此勾勒出了一幅16至20世纪西方艺术500年的历史画卷。”
此次展出的作品都出自享誉世界、蜚声艺坛的艺术大师之手,如文艺复兴威尼斯画派巨匠贝利尼,巴洛克艺术杰出代表鲁本斯,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和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戈雅,以及现实主义大师库尔贝、米勒,印象主义大师马奈、莫奈,后印象主义巨匠塞尚、梵高、高更,一直到现代主义的代表性艺术家毕加索、莱热、米罗,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沃霍尔等,可谓大师云集。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不仅提供了一个东西方艺术观念交汇碰撞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个观察西方艺术的双重视角。第一个视角是西方艺术史的演变发展,展品生动地诠释了16世纪至20世纪西方艺术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此外,富士美术馆作为一个以收藏西洋绘画著称的美术馆,本次展览所展出的西方艺术品,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艺术界和博物馆界对西方艺术史的理解与认知。” 杨冬江说到。
近代以降,日本与西方文化交流频繁,明治维新以后努力学习西方,甚至有“脱亚入欧”的主张。东京富士美术馆是由日本著名摄影师、和平运动倡导者池田大作先生于1983年创办,至今已收藏了超过30000件艺术作品,尤其是有计划地收藏了西方艺术史上众多代表性的艺术作品。“16至20世纪的西洋文明,是日本所不曾拥有的一段灿烂历史,而艺术恰恰是文化交流中最容易被理解的形式,收藏艺术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西方的历史。”东京富士美术馆馆长五木田聪在接受采访时说到。“之所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日本艺术受中国艺术影响较大,此次展览也是我们对中国的报恩。”
展览现场
对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而言,此次展览既是博物馆及清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的体现,又是中国与他国间文化交流的盛事。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自2016年建成以来,已举办了不少西方艺术大展,如“对话达・芬奇:第四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从莫奈到苏拉热:西方现代绘画之路(1800-1980”“回归・重塑:布德尔与他的雕塑艺术”等。“我们希望通过对西方绘画的介绍,让中国观众可以不用走出国门就能近距离观看到大师的原作,在西方艺术史的熏陶下,以新的视角重新回顾东西方的交流。此外,此次展览作为中日合作的重要契机,为东西方的文化交流架起新的桥梁。”对于此次展览的意义,杜鹏飞说到。
展览自10月23日起将持续至12月23日。
行政长官的肖像 乔凡尼·贝利尼 约 1507年
倚靠着废墟的女子 (据传)厄斯塔什·勒絮埃尔 17 世纪
《君士坦丁的婚姻》 彼得·保罗·鲁本斯 1622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
《朱庇特和忒提斯》
布面油画 82.0×65.0厘米 约1807-25年
约瑟夫•玛罗德•威廉•透纳 《暴风雨来临前的海景》
布面油画 45.7×60.9厘米 约1803-04年
让-弗朗索瓦•米勒 《男子肖像》
布面油画 59.0×47.0厘米 约1840-41年
让-弗朗索瓦•米勒 《牧鹅少女》
布面油画 45.7×55.9厘米 1866-67年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 《忧郁的少女》
布面油画 46.3×38.1厘米 1865-70年左右
爱德华•马奈 《漫步》
布面油画 92.3×70.5厘米,1880年左右
克劳德•莫奈 《睡莲》
布面油画 101.0×90.0厘米 1908年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穿红衣的年轻女子》
布面油画 65.4×54.5厘米 约1892年
保罗•塞尚 《奥维尔的环路》
布面油画 59.7×49.0厘米 1873年左右
文森特•梵高 《挖炭农妇和村舍》
布面油画 30.5×40.0厘米 1885年
保罗•毕加索 《鸽子》
版画 54.0×70.0厘米 1949年
费尔南德•莱热 《城市研究》
纸上水彩 38.0×32.0厘米 1919年
乔治•德•契里柯 《赫克托耳与安德洛玛克》
布面油画 60.0×50.0厘米 1955年
雷尼•马格利特 《抽象理念》
布面油画 41.0×33.0厘米 1966年
乔治•莫兰迪 《静物》
布面油画 30.0×35.0厘米 1948-49年
胡安•米罗 《改进》
布面油画 56.0×42.0厘米 1916年
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 《保罗•亚历山大医生肖像》
布面油画 100.5×81.5厘米 1909年
马克•夏加尔 《马戏》
纸上油画裱于油画布 38.0×57.2厘米 1967年
安迪•沃霍尔 《坎贝尔的汤罐头》
布面丝网印刷、丙烯 92.0×61.0厘米 1965年
安迪•沃霍尔 《女人》
布面丝网印刷、丙烯 101.0×101.0厘米 1975年
安迪•沃霍尔 《运动员(杰克•尼克劳斯肖像)》
布面丝网印刷、丙烯 25.4×25.4厘米(各) 101.6×101.6厘米(全体) 1977年
关键字: 内容标签:展览,东京富士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富士,展览,美术馆,东京展览 东京富士美术馆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富士 展览 美术馆 东京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