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湘博即将呈现“风筝不断线”吴冠中个展_湖南省博物馆-书画-油画-布面-冠中-艺术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网
 
展览名称:风筝不断线——走进吴冠中的绘画世界展览日期:2018年10月23日

展览名称:风筝不断线——走进吴冠中的绘画世界

展览日期:2018年10月23日—2019年1月10日

展览地点:湖南省博物馆特展二厅

主办单位:湖南省博物馆 浙江美术馆

  此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与浙江美术馆联合主办,共展出浙江美术馆珍藏的吴冠中先生绘画作品80件,皆为吴冠中先生及其长子吴可雨先生前后两次向浙江美术馆捐赠的作品。其中速写41件、油画10件、彩墨画29件,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吴冠中先生深厚的艺术底蕴与博大的人文情怀。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散文家。他的实践与理论成果为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开启了广阔视角,影响深远。他长期致力于油画民族化和中国画现代化的探索,将西方和东方的艺术理想、审美经验融合到了一起,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个人绘画风格,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对当代中国美术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崭新思路。

  吴冠中先生勤于著述,立论鲜辣,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讨论了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等一系列重大美学问题,提出了“风筝不断线”、“文化战争”、“笔墨等于零”等一系列艺术主张,在引起广泛关注、讨论、争议的同时,也激发了当代艺术从业者们的探索热情。他一生致力于融合西方油画与东方水墨画这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所作彩墨画力图用传统水墨的绘画工具展现时代风尚,构思新颖、章法别致、推陈出新,既有传统韵味,又有当代精神,每一件作品都透露着他的艺术理想与人生感悟,展现着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同时,吴冠中先生始终坚持强调艺术作品的社会普及性,并多次将自己的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香港艺术馆等机构收藏,充分体现了吴冠中先生回馈社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一、 速写

  速写是吴冠中先生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底稿与草图的速写,承载了他鲜活的审美感受与创作理念,直接呈现了他对景物的观察和对意境的发掘,孕育了宏幅巨作的审美因子。本次展出的创作于1978年的《云南行》速写,将云南边陲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用鲜活的笔触记录在画纸上,从中可窥见一位艺术大师善于发现素材、捕捉感受进而摹形、写意、抒情的非凡才情,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及文献史料价值。

  我自己,在速写中主要是捕捉构思构图。寻寻觅觅,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因为美是一种感觉,她虽在物象中闪光,但往往从芜杂的物象中提取美之精灵,需动手术,移花接木,移山倒海。

  ——吴冠中:《吴冠中画语录》,“抽象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云南行(竹楼小院) 纸本 1978年 15×21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云南行(竹楼小院) 纸本 1978年 15×21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瀑  纸本 1985年 22×58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瀑 纸本 1985年 22×58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二、 油画

  吴冠中的油画创作融入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象,运用散点透视进一步开拓了油画语境中点、线、面的勾连与组合关系,诗意般的美感从画面中流淌出来。他以祖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作为描绘对象,提高了西方油画在中国的本土写意精神,在油画民族化进程中迈出了一大步。

  油画风景,山山水水、树木房屋……这些具体形象的表达并不太困难,而这些具象物体间抽象形式的组织结构关系,即形的起、伏、方、圆、曲、直及色的冷暖、呼应、浓缩与扩散等,才是决定作品美丑或意境存亡的要害。

  ——吴冠中:《吴冠中画语录》,“东西方墙与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羊圈  1998年 油画、布面 50×61 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羊圈 1998年 油画、布面 50×61 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岸  2002年  油画、布面 70×60 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岸 2002年 油画、布面 70×60 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江南旧梦 2008年 油画、布面 70×90 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江南旧梦 2008年 油画、布面 70×90 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眼  2009年  油画、布面  80×80 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眼 2009年 油画、布面 80×80 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三、  彩墨画

  从20世纪70年代起,吴冠中先生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探索,让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产生交汇与碰撞,用中国传统绘画的材料与工具创造出油画般的质感与艺术感染力,以求中国画的革新。他的彩墨画完美融合了中国绘画的意境与西方绘画的形式,以半抽象的艺术形态通过点、线、面的交织再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律动,并对应了与此相关的心理感受,使东方传统意趣与时代精神相互融通,为观众提供了崭新的审美视角。

  在宣纸厂看造纸,一大张湿漉漉的素纸拓上墙面烘干,渐渐转化成一大幅净白的画面,真是最美最美的图画,一尘不染。此时我渴望奋力泼上一块乌黑乌黑的浓墨,则石破天惊,艺术效应必达于极点……黑被象征死亡,作丧事的标志,正因这是视觉刺激之顶点。当我从具象趋向抽象时,似乎与从斑斓彩色进人黑白交错是同步的。

  ——吴冠中:《画眼》,“墨韵”,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

竹林 1997年 纸本 70×140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竹林 1997年 纸本 70×140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紫禁城 2006年   纸本 45×48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紫禁城 2006年 纸本 45×48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窗外无月   2007年 纸本 49×48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窗外无月 2007年 纸本 49×48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深宫二十年 2006年 纸本 45×63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深宫二十年 2006年 纸本 45×63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彩珠闲抛 2007年 纸本 61×123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彩珠闲抛 2007年 纸本 61×123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老屋 2009年 纸本 49×84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老屋 2009年 纸本 49×84cm 浙江美术馆藏品

  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历程、人生感悟,无法通过一个展览得到细致描述;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创作,也难以通过这80件作品得到全面概括。但他在油画和中国画两个领域内的艺术实践、对中西绘画进行审美融合的艺术探索、为当代艺术创作领域所提出的诸多理论与观点,都成为了当下宝贵的精神及物质财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启发,值得我们回味与思索。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吴冠中,湖南省博物馆,书画,,油画,布面,冠中,艺术吴冠中 湖南省博物馆 书画 油画 布面 冠中 艺术
下一篇:杭州第九届文玩交易会10月26日-28日将在杭州吴山古玩城举办_文玩交易会-文玩-浙江省-万里-建都-吴山||上一篇:首届安徽省漆画艺术作品展(巡展)暨“徽州漆艺漫谈”的专题讲座在巢湖学院举_徽州漆艺漫谈-巢湖学院-艺术-艺术学院-委会-学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