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许经文水墨展亮相中国美术馆_“臙淼”中的自由梦境_当代水墨-中国美术馆-展览-开幕式-创作-纪念馆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臙淼·许经文水墨展”开幕现场  2018年9月21日16时,

“臙淼·许经文水墨展”开幕现场

  2018年9月21日16时,“臙淼·许经文水墨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由徐悲鸿纪念馆主办,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段君策划,展出了青年艺术家许经文近两年以云林为主题创作的两个系列新作“风竹系列”和“幻系列”,记录了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

  展览主题“臙淼”源于作品本身。“这次展出的作品主要以胭脂色和墨色为主,胭脂也称臙脂,整体风格灵动朦胧谓之飘淼,颜色形态上各取一字,故作‘臙淼’。”艺术家许经文解释到。

徐悲鸿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高小龙展览开幕式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展览开幕式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许俊展览开幕式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徐虹展览开幕式致辞

艺术家许经文展览开幕式致辞

“臙淼·许经文水墨展”嘉宾合影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徐悲鸿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高小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许俊,原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晖,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徐虹,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吴鸿,批评家、策展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夏可君,徐悲鸿纪念馆副馆长魏文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于洋,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何桂彦,《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等出席了开幕式。

  许经文,1982年出生于辽宁沈阳。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师从许俊教授。现任职于徐悲鸿纪念馆,从事专业的创作和研究。

  “自大学毕业至今的十几年间,许经文从未间断自己的艺术创作和研究,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同时,也延续了徐悲鸿先生对中国画的改良与创新精神。他的创作不仅有技法上的创新,在画面精神上也有着区别于当下喧嚣浮华社会的空灵与超然。希望许经文在以后的创作中不断改进自己,批判自己,超越自己,为观众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徐悲鸿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高小龙对许经文的工作和创作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认可,并对其未来的艺术创作充满期许。

展览现场

  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巨德看来,许经文的创作心境非常可贵,“他的作品非常安静,有一种中国山水画的缥缈气象和禅宗意味,作品富有动感,层次丰富,既经得起远观,近看也别有趣味,是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艺术家。”

  许经文的恩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许俊对艺术家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许经文是我十多年前教过的学生,那时他以优异的成绩从东北沈阳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二年级分专业时,他选择了中国画;三年级进工作室时,他选择了我主持的山水画工作室,也许这就是缘分吧。经文是一个勤奋且有悟性的学生,从毕业至今,他一直坚持创作,从他的作品中,你能感觉到他对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几年前,我曾在《宁静致远——我看许经文的山水画》一文中详述了我对许经文艺术的总体认识,这也是他自己的艺术追求。从今天的作品来看,许经文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研究的基础上,把中国画的元素进行衍化,创作出了更具深远意味的图式,并带给我们更多的联想。”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徐虹认为“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又一个青年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与此同时,许经文的艺术也给批评家带来了许多困惑,在促进批评家思考的同时,也为中国美术史在当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案例。”

展览现场

上一页 12 下一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许经文,当代水墨,中国美术馆,,展览,开幕式,创作,纪念馆许经文 当代水墨 中国美术馆 展览 开幕式 创作 纪念馆
下一篇:“诗意的重逢”何多苓、师进滇双人展亮相D空间_D空间-诗意的重逢-师进滇-何多苓-诗意-钢丝-布面-空间||上一篇:台风过后,郑飞水墨重彩带来一场心的重逢_水墨重彩-致辞-展览-水墨-丙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