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2018年9月9日上午,由中国当代青年水彩发展计划组委会主办、北京水彩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的“以水彩的名义·中国当代青年水彩发展计划” 首展在北京朝阳区马泉营万荷艺术区佶道艺术中心揭幕。展览展出艺术家白露洋、胡宝鑫、李宝荀、王洪云近期创作的水彩作品,作品灵感源于日常生活,又跳出日常,赋予画家的主观意识。四位艺术家均为美术学院出身,有着扎实的水彩画功底,他们一方面在研读历史、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也正在以全新方式重塑规则,拓展边界。
嘉宾合影
在展览开幕式上策展人姬忠鹏表示:“作为80后代表性的水彩艺术家,他们从本科至研究生阶段一直从事水彩艺术创作,我们选择从南北方不同学院的优秀学生毕业参展,以便更好地呈现当下中国当代水彩画青年板块的面貌。‘以水彩的名义’是首展,我们中国当代青年水彩发展计划组委会将在学术顾问的帮助下继续挖掘和扶持当代水彩画坛的新生力量,尽可能全面呈现当代青年水彩艺术家的个性化风貌。
展览现场
观看他们四人的水彩作品,可以看到他们的水彩创作风格与当下水彩领域的整体面貌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的水彩作品注重画面社会日常物象素材的选取,注重题材上的艺术家主观创作。他们努力突破水彩的固有表现方式,更多的介入到水彩艺术的创作,从写生描绘到艺术创作,把原来水彩默认的特点如:轻快、透明、尺幅不大的风格打破。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多样,黑灰色在他们的作品中大量使用,在空间化的社会场景背景下使画面层次感叠加,更准确地表达出艺术创作的精神指向。”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陈坚,武汉画院院长、武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陈勇劲,黑龙江省水彩画艺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龙美美术馆馆长 赵龙,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彩画研究中心秘书长、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徐明慧,湖北美术学院水彩画系主任 刘智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薛守田、副教授 冯建宇等莅临现场指导。
展览现场
艺术网在现场采访到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他们分别是中国美术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寿祥,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刚,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赵云龙,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黄亚奇,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陈流。
在中国美术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美术学院教授刘寿祥看来:“整个展览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扑面而来的是当下年轻人的思考方式,他们的作品对水彩来说有些冲突,但这是必要的,他们大胆地创造了很多新形式,这是我们整个展览中最宝贵的视觉经验,因为我们水彩画领域中靠近当代艺术的少。比如白露洋的作品,他的作品折射出一种生活态度,他的观察很细致,把一些常人可能忽视的东西以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水性表达做得非常彻底;他还是一位很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家,探索新材料,比如把丙烯或其他材料加进水彩,打破了传统水彩画的面貌。”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刚把展出作品与传统水彩比较之后,得出如下结论:“看过现场的每一张画,也与每位艺术家交流过了,感觉现场的作品很新,感觉大家思考的角度和绘画所选择的角度有变化。第一,过去在观察角度的时候,我们有一种固定的模式,比如在画室老师摆好静物、石膏,我们创作,而他们不是;第二,他们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很显然他们加入了的认识事物的历史,特别是画面的不完整性,在我们看来是不对等的构图,比如艺术家白露洋作品,但在他们的画面是成立的;第三,画面中表现技法,与我们老师那一辈传授的很不同,比如艺术家李宝荀作品注重在局部里面非常深入的塑造,在大的地方又放得开。”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赵云龙,表示:“通过这次展览,我们能看到整个80后艺术家艺术风格的缩影,他们对水彩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的新探索,以及当代绘画整个氛围对他们的影响,比如创作理念、更注重个性表达。另外,他们都是在学院受过学院教育,他们在基本功很扎实,能支撑起目前的艺术表达。艺术家胡宝鑫这次的作品还是很不错的,基本功很扎实,理念也很好,对艺术共性的理解也到位。对人物画深刻的表达还有提升空间,这种深刻表达,有两层,一个是精神层面的,另一个是艺术层面。”
展览现场
辽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鲁迅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黄亚奇,认为:“这四位青年艺术家正处于个人艺术实践的探索之中,对当代性的把握到位,也形成了各自的风格。比如艺术家李宝荀,对日常事物特别细心敏感的艺术家,看似简单的静物,实则并非传统概念中的静物画,画面很注重表现性;还有技法上也有突破,打破色粉与水彩的边界,两者结合,产生新的表现形式。”
展览现场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陈流对艺术网分享了他对展览的看法:“进入展厅的第一感觉是展出作品很新,主题、观念都很新,打破固有观念,他们把作为本体语言的水彩画进行适当削弱,削弱以后主要的目的是能更好地融入到一个大美术的环境,由此,格局不一样了。他们思考的更多地是一种还原自己的想法,还原自己一些状态的观念,为此,他们可以靠近国画、版画、油画等,甚至是涂鸦。而以往的类似靠近,它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比如说我用水彩模仿油画,模仿国画,但是只在形式上面,在内容和观念上其实是没有明确的指向。
我对白露洋的作品比较感兴趣,其作品在观念表现上比较突出,影响了70、80后艺术家的创作。很多时候,我们在陷入到一种旨在研究水彩本体技法的时候,很需要在思想上做一些转换,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画种,一种延伸或者它的发展,靠的是内容,靠的是思想的一种介入才可以提升,白露洋在这一方面做得好。”
关于: 中国当代青年水彩发展计划
随着对水彩艺术认知的普及,以及相关创作研究的不断深化,中国当代水彩的创作者和受众队伍都在不断壮大,如今,水彩已经被确立为独立的学科,无论是学术范畴还是商业领域,逐渐生长为当前最受瞩目的艺术门类之一。在此期间,除了一些已为国人所知、具有成熟水准的水彩大家,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水彩艺术家也开始崭露头角。他们一方面在研读历史、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也正在以全新方式重塑规则,拓展边界。
为挖掘和扶持这些当代水彩的新生力量,也为中国水彩奠定更坚实、更具有创造力的未来,推出“中国当代青年水彩发展计划”,尽可能全面呈现当代青年水彩艺术家的个性化风貌,此外,还将在学术顾问的帮助下,进一步引导和推动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与实践,实现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同提升。
学术顾问(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 坚 陈 流 陈勇劲 黄亚奇 李晓林
刘寿祥 刘永健 赵 龙 赵云龙 周 刚
白露洋
白露洋 石板 100x150cm纸本水彩 2016
白露洋 演员 75x105cm纸本水彩 2017
白露洋 游戏场之七 75x105cm纸本水彩 2017
白露洋 在场 68x95cm纸本水彩 2017
胡宝鑫
胡宝鑫《漱·NO.22》76cmX98cm 2017
胡宝鑫《漱-NO.1》,78cmx110cm
胡宝鑫《花的随想-4》36cmX54cm 2018
胡宝鑫《花的随想-15》36cmX54cm 2018
李宝荀
李宝荀 现状考察之二 水彩 39x42cm 2017年
李宝荀 彩色的骨头 纸本水彩 15.1x30cm 2018年
李宝荀 对石头的思考 15x17cmx9 水彩 2018年
李宝荀 生存法则之一 75x113cm 纸本色粉 2018年
王洪云
王洪云 向上的世界·插翅南飞 57x75cm 纸本水彩 2018
王洪云 向上的世界·觉 57x75cm 纸本水彩 2018
王洪云 印迹·燎原 120x60cm布面油画 2015
王洪云 浴·候 57X75cm 纸本水彩 2016
王洪云 浴·问天 57X75cm 纸本水彩 2016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国当代青年水彩发展计划,水彩画,白露洋,胡宝鑫,李宝荀,王洪云,,展览,艺术,作品,现场中国当代青年水彩发展计划 水彩画 白露洋 胡宝鑫 李宝荀 王洪云 展览 艺术 作品 现场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